肝豆状核变性的诊断误区

2018-07-12 来源:医药卫生报 第七版:诊治参考 浏览:10741 次 


□张东锋

   肝豆状核变性(HLD)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铜代谢障碍性疾病。本病由Wilson(威尔逊)在1912年首先详细描述,故又称威尔逊氏症。本病由于发病年龄悬殊、起病缓急与病情进展速度不一,且各脏器受损的顺序和程度也存在差异,以及体内铜沉积的部位和数量存在个体差异,可以造成不同脏器为主的全身性功能损害。该病临床症状复杂多变,误诊比较普遍。据有关报道,患者的误诊率为24~90%,平均为43.2%,误诊时间最短1个月,最长19年,从症状出现至确诊时间大多数在一年以上。该病的治疗效果又与确诊的早晚关系十分密切,因此早期诊断特别重要。一旦诊断延误,不能及时治疗,将会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

误诊范围

   该病以肝脏损害为首发症状。无明显神经症状者易被误诊为各种肝病,如暴发性肝炎、急性或慢性肝炎、肝硬化等。
    小儿患者常以明显的肝脏损害为首发症状,如食欲不振、倦怠、恶心、呕吐、黄疸、肝脾肿大以及发热等。也有个别患者直到死亡也未出现神经症状,常被误诊为各型肝炎;患有渐进性肝脾肿大、腹水和食管静脉曲张的患者,易被误诊为肝硬化。

病例分享   患者亮亮(化名)的奶奶诉说亮亮曾经有个姐姐,但亮亮的姐姐在14岁时,在甘肃省某市医院因“急性肝炎”治疗无效后死亡。
    3年前,只有9岁的亮亮体检时发现肝功能异常,当地医院诊断为肝炎。亮亮虽然一直进行治疗,可是效果不明显,后来出现肿大、腹水等症状,医院进行脾切除手术。3个月前,亮亮出现了言语不清、饮水呛咳、手足抖动、动作笨拙、书写困难等症状。亮亮在多家省、市级医院检查,医生都只是发现肝功能异常,并未给予明确诊断结果。经人介绍,亮亮来到笔者医院就诊,经过检查,被确诊为肝豆状核变性。
    笔者随后给予患者综合驱铜治疗,治疗10个疗程后,患者的手抖、动作笨拙等症状得到明显改善。根据患者的症状,笔者推测亮亮死去的姐姐可能也是肝豆状核变性患者。

病例二

   锥体外系反应明显者,易被误诊为帕金森病、小舞蹈病、甲亢、神经官能症等。中年患者有突出的肌张力增高及震颤症状,易被误诊为帕金森病;也有少数患儿以舞蹈症为临床表现,常与小舞蹈病混淆;青年患者以震颤为主要症状时,常被误诊为甲亢或神经官能症。
    患者静静,16岁,在上体育课时,突然发生双侧肢体快速、不规则、不自主舞蹈样运动,且伴有挤眉弄眼、舌不自主伸缩等症状,随后被送往当地某医院。医生询问患者病史,患者一周前出现头痛、乏力、鼻塞、流涕感冒等症状。经过检查,诊断结果为感染性舞蹈病,随后给予患者抗炎、免疫抑制剂等药物治疗。患者治疗3周后,体温恢复正常,但上述症状未明显改善。
    患者为求进一步诊治,来到笔者医院就诊,经过做铜蓝蛋白、铜氧化酶、血清铜、24小时尿铜、肝彩超等检查,最终诊断结果为肝豆状核变性。
    笔者给予患者综合驱铜治疗1周后,口舌、肢体舞蹈样动作得到了满意控制。病例三

   患者以精神异常为首发症状时,易被误诊为精神分裂症、躁狂症、抑郁症等功能性精神病或癔症。
    3年前,大学刚毕业的患者刘某进入一家银行工作。但刚入职不久,他的手指出现打字动作笨拙等症状,半个月后,双手不自主抖动明显。刘某诊治半年病情也无好转,最终丢掉了银行的工作。失业后的刘某脾气越来越大,动不动就骂人,后来发展到经常打架,思维也越来越混乱。身边的朋友都认为刘某因疾病和失业的原因导致“神经”了。
    刘某的妈妈李女士带着他去了多家精神病医院,均被诊断为精神分裂症,经过多次住院治疗后,“神经”的症状没有缓解,反而愈来愈严重。李女士无奈之下,将儿子送到西安某精神病院。经过检查,刘某被确诊为肝豆状核变性。大夫告诉李女士,她儿子的这些精神病症状是肝豆状核变性引起的。
    后经推荐,患者到笔者所在医院进行驱铜治疗。患者经过半个月治疗后,不再疯癫,手指抖动也有明显改善。李女士高兴地说:“儿子又能正常工作了。”

病例四

   患者有肾脏损害或合并蛋白尿和肾功能障碍时,易被误诊为急性或慢性肾炎及肝肾综合征。
    患者王某,男,16岁,4年前突然出现血尿,在当地医院被诊断为肾炎,给予对症处理后,血尿消失。这4年期间,患者多次因双下肢水肿、血尿、蛋白尿等疾病复发,均按慢性肾炎治疗,病情时轻时重。
    王某渐渐出现皮肤暗黑、双手活动笨拙、言语缓慢等症状。经人介绍,患者来到笔者医院就诊,检查后被诊断为肝豆状核变性。给予综合驱铜治疗2个疗程,患者血尿症状得到控制。在治疗8个疗程后,患者的言语缓慢、动作笨拙等症状得到明显改善。

病例五   患者有骨关节改变症状时,易被误诊为各类关节炎、佝偻病等。尤其是骨-肌型肝豆状核变性,均以佝偻样骨骼改变和肌病样症状为主,神经系统和肝脏方面的症状较少,多被误诊为各类关节炎、佝偻病以及肌营养不良等疾病。
    患者白某,男,11岁,1年前出现双下肢无力,不固定性疼痛,下肢以膝、踝关节为主肿胀及活动受限且伴压痛感,有碾轧音,无红热。家人刚开始带白某到当地医院就诊,医生告诉家长孩子可能是生长痛,可能由于孩子骨骼生长迅速,而四肢长骨周围神经和肌腱生长相对较慢,因而产生牵拉痛,多给孩子补点营养就好;可是家人越为孩子补充营养,患者上述症状越明显。患者在当地医院反复检查,X线结果为:骨质稀疏,皮质变薄,类似佝偻病样改变,以双腕骨、膝、踝关节及四肢长骨改变为主。患者被诊断为关节炎。当地医院给予患者对症治疗后仍无缓解,且出现了双下肢呈O形改变。后经介绍,患者来到笔者医院就诊,诊断后确诊为肝豆状核变性,给予综合驱铜治疗8个疗程后,上述症状缓解。

误诊原因分析

   首发症状表现多样:由于临床医师对该病起病症状不熟悉,而误诊。该病的三大特征为肝损害、锥体外系损害、角膜色素环。以肝脏损害为首发症状者,其神经症状多在1~10年间出现。因时间间隔较长,当对该病起病症状不熟悉,从而未将肝脏损害症状与神经症状联系起来综合分析时,易造成误诊。如有一位患者,肝脏损害症状已存在20余年,有角膜色素环,但无神经症状及体征,被长期误诊。
    过于注重表象:该病可累及一个或多个系统,易与肝炎、肝硬化、神经系统疾病相混淆。许多医师往往只注重表象,轻易做出诊断。
    询问病史不详细:患者有无阳性家族史,医师有没有耐心地去详细询问;另外,不少肝硬化患者均伴有神经症状或精神症状,且均有角膜色素环,血铜蓝蛋白均低于正常值。由于医生临床经验不足,尽管出现较为典型的临床表现,但是仍被多次误诊。
    对以肢体震颤为首发症状者警惕性不够。肢体震颤是该病早发而常见的神经症状之一,尤其是当伴有记忆力减退、情绪不稳等症状时,医师对该病警惕性不够,未详细询问病史,亦未作肝豆状核变性的有关实验检查,易误诊为甲亢或神经官能症等。
    对肝豆状核变性的精神症状缺乏认识。该病的精神症状发生率为64.7~80%,既会有情绪障碍如淡漠、欣快、兴奋、易怒等神经官能症表现,也会有幻觉、妄想、攻击行为、自杀企图等精神症状,常使该病的锥体外系和自主神经症状加重。早期患者易被误诊为精神分裂症等精神疾病,其原因是大夫孤立地考虑患者的精神症状,没有全面体检,从而没有将精神症状与神经症状联系起来,造成误诊。
    大夫对各种新的病型认识不足。该病分为肝豆状核变性型、假性硬化型和腹型等3中类型。近年来,已发现以骨骼和肌肉症状为主要表现的骨-肌型的肝豆状核变性;以肾损害引起低血磷、骨骼改变、佝偻病为主的类型;以急性暂时性血管内溶血为主的类型等。临床大夫对此不熟悉易造成误诊。
    有些患者的肝脏损害及神经症状不明显,而以其他脏器损害为首发症状,如早期出现全身浮肿、尿中有蛋白及红细胞、白细胞等。肾脏损害的病例,往往被误诊为急性或慢性肾炎或肾结核。
    忽视HLD的相关检查。患者多有在多家医院长期就诊的经历,但临床大夫可能对本专业太专注,忽视了血铜蓝蛋白、双眼角膜色素环的检查,进而再次导致误诊。

减少误诊的措施

   加强对肝豆状核变性的发病机制、临床病理和分型知识的了解,提高对该病的临床表现,尤其是少见类型的认识。
    重视家族史调查。肝豆状核变性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较少遗传下一代。家族中有肝病或神经系统疾病史的患者,应作有关铜的实验检查,对早期确诊该病有重要价值。
    由于儿童的肝豆状核变性首发症状多表现为肝脏损害,因此患有慢性活动性肝炎、肝硬化、不明原因肝脾肿大的儿童或少年,应警惕该病的可能。可首先考虑进行角膜色素环、彩超、铜生化等检查,并且需要进行神经系统检查。
    肝豆状核变性的神经系统体征表现最多的是锥体外系。凡是以不自主运动症状为主的神经系统损害患者,如有震颤、肌张力增高、各种不自主运动等症状,均应考虑该病的可能。
    青少年发生原因不明的非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或血尿、蛋白尿等症状,应疑为肝豆状核变性,并进行有关该病的检查。
 (作者供职于河南省人民医院)

发布人:报纸编辑  编辑:报纸编辑  审核:报纸编辑

近期,有不法分子以医药卫生报(网)编辑的名义联系作者,以修改文章、领取证书等借口让作者付费。医药卫生报社在此严正声明:医药卫生报(网)编辑不会以以上等任何借口收费,请各位作者注意辨别,谨防受骗。核实举报电话:0371-85967132  85967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