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病时应注重“身心合一”和“形神统一”

2018-01-23 来源:医药卫生报 第六版:视界 浏览:15394 次 

治病时应注重“身心合一”和“形神统一”
□李 广  文/图

    唐宋现为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的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为全国第四批、第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全国名老中医专家传承工作室指导老师。他曾担任全国高等中医院校教学管理研究会理事,全国高等中医教育临床教育研究会常务理事等职务。唐教授出版了《唐宋临证心悟》《唐宋医论医话集》和《唐宋中医学基础讲稿》等十几部专著。
立志学医  济世救民
    唐教授幼年时期目睹了群众深受社会动荡和疾病痛苦的折磨。后入学堂,他学习四书五经,兼修现代科学知识,常以孟子“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的名言激励自己,从小就立下了治病救人的誓言。
    唐教授始终把医务工作作为神圣而崇高的职业,并时常对学生说:“医学是关系到人们生命的大事。作为医生,虽然不能成为大医,但是应以天下民生为己任,更要具备渊博的医学知识和精湛的技能,以及对病人高度负责的责任心。”唐教授要求学生首先要树立仁心仁术的意识,把医德的培养放在首要位置。在临证中,他视病人如亲人,诊病时专心致志,一丝不苟。他时常遵循孙思邈《大医精诚》中的名言:治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媸,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见彼苦恼,若己有之,深心凄怆”。无论是教学还是进行临床,他都兢兢业业,恪尽职守。“医乃仁术”集中表达了医学的仁爱、仁慈和仁义观。唐教授认为,在临证中,关注人心、人性,做到不失人情,高尚的医德加上高超的医术,才能成为大医。
崇尚仲景学说,善用经方治疗疾病
    唐教授医术精湛,医德高尚,潜心中医医疗、教学和科研工作50余载,学验俱丰。唐教授谙熟《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等经典著作。时至今日,对经典中的许多段落、句子,每每用时,他均信手拈来,朗朗上口。在临证时,唐教授时常告诫学生,虽然在大学“院校式教育模式”中,他对四大经典有系统的学习,但是对其他医籍很少涉及,加之上班后,诊疗工作繁忙,故对经典的学习,与古代医家相比相差甚远;重温经典,学习新的经典书籍,对于继承与学习古贤的经验,很有必要。唐教授说,他常常要求学生学习中医时要端正思想,从进入学校开始就要树立牢固的中医思想,打下扎实的中医基本功;在临床上要勤于钻研中医典籍,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中医药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是几千年来维系中华民族生存、繁衍的纽带,在健康领域的诸多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如今,中医临床中出现了一部分医生采用西医诊断、中医治疗的现象,比如对乳腺癌、喉癌,没有辨证分型就进行治疗。这种现象,表面上用的是中医疗法,实际上已经偏离了中医的传统思维。针对这种情况,唐教授严格要求学生在临床诊疗中,要在中医药理论的指导下,分析疾病的病因、病机和辨证分型,从而采取具有中医特色的治疗措施。这往往疗效颇佳。同时,他擅长治疗肝胆病、脾胃病、不孕不育及肿瘤等内科疑难杂症。
    唐教授基本上是使用中医中药为患者解除病痛的。他认为,中医就应该具备基本的中医思维,要充分运用中医理论和中药“简、便、验、廉”的优势为患者解除病痛,这是唐教授临证指导思想之一。在带教过程中,他进一步通过中医疗效,巩固和增强了实习学生和徒弟们的中医思维,进而起到了良好的引导作用。
注重“身心合一”和“形神统一”
    “天人合一”的思想体现了中医的整体观,这是唐教授的指导思想之一。其主要表现形式有3种:一、人类本身就是大自然的组成部分,大自然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人是其中的一个小天地。大自然通过具有不灭性、连续性、运动性、传递性等属性的物质性本原“气”的流行,保持着天地万物的相互对立、相互联系、相互依赖和相互促进的协调统一,在阴阳的支配下,永不停息地进行着生、长、化、收、藏的变化。二、人与天地相应,大自然的四时变迁,日月星移,海水潮汐等都会影响人体,导致人体发生适应性变化。如《素问·生气通天论》中记载:“故阴阳四时者,万物之始终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三、人与自然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人从自然界摄取营养以维持生存,同时人们认识自然、利用和改造自然。在“天人合一”的思想指导下,人与自然保持着平衡、协调、统一、和谐的关系,维系着天地万物共生共长。《中藏经·人法于天地论第一》中说:“人有百病,病有百候,候有百变,皆天地阴阳逆从而生。”医者欲明辨证用药大法,必先明天人之相合和百病皆为阴阳逆从而生之理。
    “天人合一”的另一个含义是诊治疾病时要注重“身心合一”,“身心合一”和“形神统一”是唐教授的指导思想之一。中医素有“天人相应”的整体观和“内伤七情”的情志致病学说,无论是从生理、病理,还是从诊断治疗上来说,总离不开“神”的存在,即现代医学所说的心理因素。
    唐教授认为,现代社会节奏快,若能耐得住寂寞,潜心钻研,这的确难能可贵。他常常告诫我们:学习是潜心思悟的过程,需要不懈努力,博学深思,悟明事理,穷极医源,精勤不倦,这样才能达到理想的彼岸。
(作者供职于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发布人:报纸编辑  编辑:报纸编辑  审核:报纸编辑

近期,有不法分子以医药卫生报(网)编辑的名义联系作者,以修改文章、领取证书等借口让作者付费。医药卫生报社在此严正声明:医药卫生报(网)编辑不会以以上等任何借口收费,请各位作者注意辨别,谨防受骗。核实举报电话:0371-85967132  85967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