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中医药人才:求同、求异、求真、求新

2018-01-09 来源:医药卫生报 第六版:视界 浏览:12697 次 

培养中医药人才:求同、求异、求真、求新
本报记者 索晓灿

    河南省人口众多,历史厚重,从来不乏中医、好中医。国医大师李振华、唐祖宣、张磊,首届全国名中医丁樱、毛德西、崔公让等中医名家层出不穷。据有关统计数字显示,截至2016年年底,河南中医药从业人员共有9.2万人。可是,这对于有庞大人口基数的河南省来说,总量还是有一些不足。
    目前,河南省的中医药从业人员分布呈现“两头小、中间大”现象。“中间大”是指医疗技术水平不错或较好、分布在县级及以上中医医疗机构的人员较多;“两头小”是指在基层从事中医药服务的人员较少,“很多人不愿意到基层去”,同行认可、老百姓认可的“双认可”专家数量不足。加上总量不足、缺口较大,中医药人员的学历结构、年龄结构、知识结构不完善等问题,给中医药事业发展带来了挑战。
    中医药人才的问题,从来就不是小问题。《中医药法》中说,国家发展中医药教育事业,建立适应中医药事业发展需求、规模适宜、结构合理、形式多样的中医药教育体系,培养中医药人才。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领导人一直把中西医结合作为中医药事业发展的重要方针政策。国家大力发展中医药事业,实行中西医并重的方针,鼓励中医、西医相互学习,相互补充,协调发展,发挥各自优势,促进中西医结合发展。
    中医、西医是两种不同的医学模式,临床运用各有所长,中西医结合可以互补,弥补各自的不足。推动中西医结合事业的发展,需要培养具有中西医结合思维和能力的高层次人才,他们要有扎实的中西医理论知识打基础,之后再进一步培养其求同,即找结合点;求异,即找交叉点;求真,即实现现代化和科学化;求新,即坚持创新。
    中医药教育应当遵循中医药人才成长规律,以中医药内容为主。目前,在高等中医药院校设置的课程中,现代医学课程在本科生的学习任务中占比越来越大。中医药院校毕业生不但具备传统中医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而且能够应用现代医学知识与技能处理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可是,设置高等中医药院校的核心目标是培养中医药人才,发展中医药学术,现代医学课程的比重应当设置在一定的范围之内。中医药教育的教学内容应以中医药为主,体现中医药文化特色,使学生掌握中医学理论、中医学思维,并掌握一定的中医临床诊治技能。
    此外,中医药教育应注重中医药经典理论和中医药临床实践相结合,现代教育方式和传统教育方式相结合。临床教学必须以传授中医临床知识和训练中医临床技能为主,着力培养学生的中医临床思维和临床能力。中医药教育应坚持院校教育与师承教育相结合的教育方式,二者并重,在政策保障、经费投入、组织管理等方面统筹发展。

《中医药法》第三十三条
    中医药教育应当遵循中医药人才成长规律,以中医药内容为主,体现中医药文化特色,注重中医药经典理论和中医药临床实践、现代教育方式和传统教育方式相结合。

发布人:报纸编辑  编辑:报纸编辑  审核:报纸编辑

近期,有不法分子以医药卫生报(网)编辑的名义联系作者,以修改文章、领取证书等借口让作者付费。医药卫生报社在此严正声明:医药卫生报(网)编辑不会以以上等任何借口收费,请各位作者注意辨别,谨防受骗。核实举报电话:0371-85967132  85967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