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心耳封堵术:预防房颤患者卒中的创新技术

2017-12-07 来源:医药卫生报 第一版:要闻 浏览:19718 次 

左心耳封堵术:预防房颤患者卒中的创新技术
——访郑州市心血管病医院院长袁义强
本报记者 丁 玲

   房颤是最常见的老年性心律失常,它虽然不会直接危及生命,但房颤患者卒中发病率是正常人的六七倍,卒中也是房颤患者的第三大死因。
    研究表明,超过90%的血栓形成起源于左心耳。鉴于药物预防房颤患者血栓形成的效果不佳且有出血风险,近年来,以消灭房颤患者血栓“根据地”为目的的左心耳封堵术(LAAC)成为预防房颤患者卒中的最新技术。
    近日,郑州市心血管病医院(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心内科在该院院长袁义强博士带领下,成功为一位91岁的患者实施了左心耳封堵术。手术仅1小时便顺利完成,术后患者恢复良好。
    左心耳封堵术的技术难点和优势是什么?哪些患者适合左心耳封堵术?带着这些疑问,本报记者走访了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郑州市心血管病医院院长袁义强博士。
    以下为此次访谈主要内容。
    记者:左心耳封堵术是心血管诊疗的三大创新技术之一。目前,郑州市心血管病医院已将该技术广泛应用于临床。请您简单介绍一下什么是左心耳封堵术?
    袁义强:左心耳是胚胎时期的左心房的残留,位于第三肋间。患者一旦出现房颤,左心耳没有收缩功能,血液不流动,容易形成血栓。因此,房颤患者血栓的发生率是正常人的六七倍。
    左心耳封堵术是一种预防非瓣膜性房颤患者卒中的创新术式。该手术是用微创技术,将一个“封堵器”一样的网状物体植入患者左心耳,通过封堵左心耳,预防左心耳内血栓引起的血管栓塞,从而避免缺血性卒中和全身性栓塞。
    记者:左心耳封堵术的适应证是什么?所有的房颤患者都适合左心耳封堵术吗?
    袁义强:出血风险高或者抗凝药物过敏患者,以及不愿意吃抗凝药物的患者都可以选择左心耳封堵术,尤其是房颤患者既有出现血栓的高风险,又有抗凝治疗出血高风险,最适合接受左心耳封堵术。但不是所有的房颤患者都适合,要根据手术进行综合评估。
    记者:袁院长,有的房颤患者原来进行过射频消融手术,还能接受左心耳封堵术吗?
    袁义强: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如果患者房颤消融以后再次复发,同时患者又有左心耳封堵,可以接受左心耳封堵治疗。射频消融术和左心耳封堵术是两种不同的手术方式,互不影响。
    我们医院的这两项技术都很成熟,并在河南省率先开展了三维立体定位下房颤射频消融术。2015年4月,我们医院成功实施了河南省第一例左心耳封堵术。2017年1~11月,我们团队成功完成40余例左心耳封堵术。目前,射频消融术和左心耳封堵术在我们医院可以“一站式”进行。
    记者:患者接受左心耳封堵术后,完全不用再服用抗凝药物吗?
    袁义强:一般来说要服用45天抗凝药物。患者经食道超声检查没有血栓形成,没有明显的残余血流,就可以停掉抗凝药物。
    记者:左心耳封堵术作为心血管疾病治疗创新方式之一,其风险程度如何?
    袁义强:手术风险大小与患者病情轻重有关,所有风险均可以通过正规和系统的训练大大降低。左心耳封堵术是一种相对安全的手术,无需开胸,创伤小、恢复快。从目前掌握的随访情况来看,没有出现封堵器脱落或者发生栓塞情况。
    记者:患者接受左心耳封堵术前需要哪些准备?
    袁义强:患者术前需要常规完成血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血脂、血糖、凝血功能及心肌标志物等指标检查,完成心电图、经胸超声、食道超声、头颅CT、心脏CT造影等检查,完成左心房三维重建,辅助评估左心耳解剖及毗邻结构。
    记者:现代心脏病学是当今临床医学学科发展较快的学科之一,左心耳封堵术作为房颤卒中的新型预防手段,对操作团队有什么具体要求?
    袁义强:左心耳封堵术是基于团队、多学科合作的治疗方法,其成功开展需要一个强有力的专业合作团队。左心耳解剖千差万别,世界上没有一模一样的左心耳。针对左心耳大小、形态和位置在影像学的解剖变异,要求操作专家释放左心耳封堵器时必须精准,这样才能保证非常薄弱的左心耳壁不受损害,避免心包填塞等并发症。
    记者:近年来,郑州市心血管病医院不断引进新技术,支撑咱们医院不断突破的初衷和动力是什么?
    袁义强:目前,我国房颤患者高达1000万人,适合做左心耳封堵术的患者约有200万人,而河南约有20万人可以接受左心耳封堵术。我们医院就是为患者服务的。左心耳封堵术为房颤患者带来了福音,这也是我们医院力推新技术的初衷。技术创新是立院之本。今后,我们医院依旧会大力创新,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发布人:报纸编辑  编辑:报纸编辑  审核:报纸编辑

近期,有不法分子以医药卫生报(网)编辑的名义联系作者,以修改文章、领取证书等借口让作者付费。医药卫生报社在此严正声明:医药卫生报(网)编辑不会以以上等任何借口收费,请各位作者注意辨别,谨防受骗。核实举报电话:0371-85967132  85967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