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砺医学路 践行医者心

——记信阳市中医院工区路院区皮肤科主治医师程露

2025-11-3 来源:医药卫生网 - 医药卫生报  浏览:次  

本报记者 王明杰 通讯员 朱晓红 郑思杰

“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更是照见健康的‘外在窗口’。每一片皮疹、每一次瘙痒背后,都藏着患者的痛苦与期待——我必须拼尽全力帮他们解决困扰。”在信阳市中医院工区路院区皮肤科诊室,主治医师程露正俯身轻查患者皮损,眼神专注温和,仿佛面对的是亟待帮助的亲人。

程露从郑州大学怀揣梦想的学子,到皮肤性病学领域的业务骨干,1991年生于河南淮滨普通家庭的她,用近十年时光,在医学路上写下“学大医、铸精诚”的生动注脚。

学府筑基,夯实医学根基

从郑州大学到昆明医科大学,程露用八年时光,一步步筑牢行医为民的初心。2007年盛夏,怀揣“救死扶伤”的愿望,她踏入郑州大学临床医学专业。面对解剖学、生理学等厚重课程,她从未松懈,五年里专业成绩稳居前列,写满批注的课本、堆成摞的笔记,都成了日后行医路上最扎实的 “铺路石”。

2013年9月,为深化医术、帮助更多患者,程露又考入昆明医科大学攻读皮肤病与性病学硕士。读研三年,她在临床与科研间连轴转:白天跟着导师泡在诊室,学问诊查体的细节,更学对医学的严谨、对患者的耐心;夜晚钻进实验室钻研课题,梳理病历、核对数据常熬到深夜,遇瓶颈就抱文献找导师请教,对每处数据偏差都追根究底。2016 年,她不仅顺利拿下硕士学位,还将研究成果写成论文发表,用八年的坚持与热爱,为行医之路打下了坚实根基。

临床启航,锤炼医术仁心

2016 年 7 月,程露入职信阳市中医院工区路院区皮肤科,开启从医生涯。在她心中,“医生”是责任的代名词,患者需要时,从无“下班时间”与“麻烦事”。曾有深夜,一位急性荨麻疹患者全身突发风团,在留观期间突然休克倒地。“患者从椅子上滑落的那一刻,我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程露回忆道。她虽心急却手不慌,大喊推抢救车,与护士抬患者至抢救室,短短2分钟,患者转危为安。“要不是程医生坚持留观,我可能就倒在家里了。”康复后的患者感激不已。

岗位担当,拓展行业影响

为精进医术,程露主动到河南省人民医院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培训结束后已能独当一面,成为患者口中“能解决难题”的医生。曾有患者全身满是水疱,辗转未确诊,程露详细问诊,结合病史与用药,精准判断病症。经抗病毒治疗,患者水疱大多干涸结痂,但腋窝出现大面积糜烂,疼痛难忍。她连续五天亲自换药,消毒、清创每步都细致。夏日诊室闷热,她白大褂浸满汗水,汗珠直流也顾不上擦,眼里只有患者伤口。患者康复后,专程送来“妙手仁心,医德高尚”的锦旗,为她的坚守与付出写下注脚。

不忘初心,笃行医者使命

程露常说:“‘为人民服务’不是口号,要落实在每一次问诊、治疗中。”无论深夜急诊的急危重症,还是需长期跟进的慢性疑难病,她都以同样耐心与专业对待,认为患者无“轻重之分”,只有“需要帮助”和“更需要帮助”之别。

从2007年踏入医学院,到如今从容接诊,程露在医学路上的近十年里,她见过患者的痛苦与康复,经历过熬夜钻研的疲惫与成功救治的喜悦,但对医学的敬畏、对患者的真心从未改变。谈及未来,她眼神坚定:“我会继续扎根皮肤性病学领域,精进临床技能,更关注患者心理——治病不仅靠药,更靠‘温度’。”她仍记得初入医学院时在誓言墙前的承诺,如今正用言行将其化作守护患者健康的实际行动。

审核:星星 责任编辑:刘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