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慢阻肺不是“老慢支”!早发现早干预能保命
2025-10-29 来源:医药卫生网 - 医药卫生报 浏览:次 【查看证书】在呼吸内科的日常诊疗中,经常会遇到患者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和“老慢支”(慢性支气管炎)混为一谈。实际上,这是两种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疾病。正确认识它们,对于疾病的早发现、早干预至关重要,甚至能在关键时刻挽救生命。
一、认识“老慢支”和慢阻肺
1.“老慢支”的定义与特点
慢性支气管炎,也就是大家常说的“老慢支”,是气管、支气管黏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主要症状表现为长期反复咳嗽、咯痰,一般每年发病持续3个月,连续2年或2年以上。“老慢支”通常与吸烟、空气污染、感染等因素有关。在寒冷季节或气候变化时,症状往往会加重。
2.慢阻肺的定义与特点
慢阻肺是一种具有气流受限特征的可以预防和治疗的疾病,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进行性发展。不仅会影响肺部,还可能导致全身的不良效应。除了咳嗽、咯痰外,慢阻肺患者还会出现气短或呼吸困难,这也是慢阻肺的标志性症状。随着病情的进展,患者的活动耐力会逐渐下降,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二、“老慢支”和慢阻肺的关系与区别
1.两者的联系
“老慢支”和慢阻肺关系密切。“老慢支”患者如果病情长期得不到有效控制,气道炎症持续存在,就有可能发展为慢阻肺。可以说,“老慢支”是慢阻肺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
2.两者的区别
诊断标准不同:“老慢支”主要依据患者的症状,即长期反复的咳嗽、咯痰来诊断。而慢阻肺的诊断除了症状外,还需要进行肺功能检查,当吸入支气管舒张剂后,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与用力肺活量的比值小于70%,则可诊断为慢阻肺。
病情严重程度不同:“老慢支”在病情较轻时,对患者的肺功能影响相对较小,通过积极治疗和预防,症状可以得到较好的控制。而慢阻肺一旦形成,气流受限呈进行性发展,病情往往更为严重,会逐渐导致呼吸功能衰竭等严重并发症。
治疗侧重点不同:“老慢支”的治疗主要是针对咳嗽、咯痰等症状进行对症治疗,同时预防感染。而慢阻肺的治疗除了对症治疗外,更强调改善肺功能,延缓病情进展,减少急性加重的次数。
三、慢阻肺的危害
1.对呼吸系统的危害
慢阻肺会导致气道狭窄、气流受限,使患者呼吸越来越困难。随着病情的发展,肺部会逐渐失去弹性,气体交换功能受损,导致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长期的缺氧会引起肺动脉高压,进而导致肺心病,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
2.对全身的影响
除了呼吸系统,慢阻肺还会对全身多个系统产生不良影响。患者可能会出现体重下降、营养不良、肌肉萎缩等情况,导致身体抵抗力下降,容易并发其他疾病。此外,慢阻肺患者患心血管疾病、骨质疏松等疾病的风险也会增加。
四、慢阻肺的高危因素
1.吸烟
吸烟是导致慢阻肺的最重要危险因素。烟草中的有害物质会损伤气道上皮细胞,导致气道炎症和黏液分泌增加,同时还会降低肺部的免疫力,增加感染的机会。无论是主动吸烟还是被动吸烟,都会增加患慢阻肺的风险。
2.空气污染
长期暴露在空气污染的环境中,如工业废气、汽车尾气、雾霾等,会吸入大量的有害物质,刺激气道,引发炎症,从而增加患慢阻肺的可能性。
3.职业粉尘和化学物质
某些职业,如煤矿工人、水泥工人、油漆工等,长期接触粉尘和化学物质,会对呼吸道造成损害,增加患慢阻肺的风险。
4.遗传因素
虽然大多数慢阻肺患者是由环境因素引起的,但也有部分患者存在遗传易感性。如果家族中有慢阻肺患者,那么其他家庭成员患该病的风险可能会增加。
5.呼吸道感染
反复的呼吸道感染,如感冒、流感、肺炎等,会损伤气道黏膜,导致气道炎症反复发作,从而增加患慢阻肺的几率。
五、慢阻肺的早期症状
1.咳嗽
咳嗽是慢阻肺最常见的早期症状之一。初期可能是间歇性咳嗽,早晨较为明显,随着病情的进展,咳嗽会逐渐加重,甚至会持续一整天。
2.咯痰
咯痰也是常见症状,痰液一般为白色黏液或浆液性泡沫样痰,偶尔可能会带有血丝。在急性发作期,痰液量会增多,颜色可能会变黄。
3.气短或呼吸困难
这是慢阻肺的标志性症状。早期可能仅在剧烈运动或劳动时出现气短,随着病情的发展,在日常活动甚至休息时也会感到呼吸困难。
六、如何早期发现慢阻肺
1.定期体检
对于高危人群,如吸烟者、长期暴露在污染环境中的人、有家族病史的人等,应定期进行体检,包括肺功能检查。肺功能检查是诊断慢阻肺的金标准,通过简单的吹气测试,就可以了解肺部的通气功能,早期发现气流受限。
2.关注自身症状
如果出现咳嗽、咯痰、气短等症状,且持续时间较长或逐渐加重,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排除慢阻肺的可能。
3.重视呼吸道感染
反复发生呼吸道感染的人,应警惕慢阻肺的发生。在感染治愈后,也可以进行肺功能检查,评估肺部功能。
七、慢阻肺的早干预措施
1.戒烟
对于吸烟的患者,戒烟是最重要的干预措施。戒烟可以减轻气道炎症,延缓病情进展,降低急性加重的风险。同时,避免被动吸烟也非常重要。
2.避免危险因素
尽量减少暴露在空气污染和职业粉尘的环境中。如果无法避免,应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如佩戴口罩等。
3.药物治疗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肺功能情况,医生会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治疗。常用的药物包括支气管舒张剂、糖皮质激素、祛痰药等。这些药物可以缓解症状,改善肺功能,减少急性加重的次数。
八、总结
慢阻肺和“老慢支”虽然有一定的联系,但却是两种不同的疾病。慢阻肺的危害巨大,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寿命。然而,通过早期发现和及时干预,可以有效延缓病情进展,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挽救生命。因此,我们要正确认识慢阻肺,关注自身健康,尤其是高危人群更应定期体检,早发现、早治疗。希望大家都能重视呼吸健康,远离慢阻肺的威胁。
(四川省乐山市五通桥区牛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蔡小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