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嗽久不愈?警惕!这可能是肺癌发出的“早期警报”
2025-10-17 来源:医药卫生网 - 医药卫生报 浏览:次 【查看证书】“咳嗽而已,吃点感冒药就好了”“老毛病了,换季都这样”——生活中,很多人把咳嗽当成“小问题”,直到咳嗽持续数周不愈,甚至出现咳血、胸痛,才惊觉不对劲。可你知道吗?在肺癌患者中,约70%的人早期首发症状就是咳嗽,尤其是“久咳不愈”的情况,往往是身体发出的“危险信号”。别再把咳嗽不当回事,分清普通咳嗽和肺癌相关咳嗽的区别,才能抓住早期发现的机会。
首先要明确:不是所有咳嗽都和肺癌有关,但持续超过2-3周的咳嗽,尤其是性质特殊的咳嗽,必须警惕肺癌可能。普通感冒、支气管炎引起的咳嗽,通常伴随鼻塞、流涕、咯痰(多为白色或黄色脓痰),且在用药或休息后1-2周内会逐渐缓解;而肺癌引起的咳嗽,多是“刺激性干咳”——没有明显痰液,或只咳出少量白色泡沫样痰,像有东西“挠着喉咙”一样,忍不住想咳,且吃普通止咳药、感冒药基本无效,还会随着时间推移越来越频繁,甚至出现咳嗽时胸痛、声音嘶哑的情况。
为什么肺癌会引发这种特殊咳嗽?因为肺是人体的呼吸器官,支气管像“树枝”一样分布在肺部,当肺部出现肿瘤时,肿瘤会刺激支气管黏膜,或压迫支气管导致管腔狭窄,就像气管里卡了异物,身体会通过持续咳嗽试图排出“异物”,但肿瘤无法排出,咳嗽也就会反复不愈。临床上,不少肺癌患者曾有“咳嗽半年没当回事,最后咳血才检查”的经历,就是因为忽视了这种“特殊咳嗽”的信号。
除了久咳不愈,肺癌早期还可能伴随这3个“隐藏症状”,出现任何一个都要及时就医:
第一个是痰中带血或咯血。这是肺癌较典型的早期信号之一,表现为咳嗽时咳出的痰里带有血丝,或直接咳出少量鲜血,颜色多为鲜红色或暗红色,有时只是“痰里带一点红”,容易被误认为是“上火”或“牙龈出血混进痰里”。但肺癌引起的咯血,是因为肿瘤表面的血管破裂所致,通常会反复出现,且血量可能逐渐增多,一旦出现就要立即做肺部检查,排除肺癌可能。
第二个是不明原因的胸痛。早期肺癌引起的胸痛多为“隐痛”或“钝痛”,位置不固定,可能是胸部左侧、右侧,也可能是后背,疼痛程度不剧烈,有时只是“偶尔疼一下”,容易被误认为是“岔气”“肌肉痛”。但这种胸痛和运动、姿势无关,会在安静时或夜间突然出现,且随着病情进展,疼痛会越来越频繁、越来越剧烈,甚至出现“深呼吸或咳嗽时胸痛加重”的情况,这是因为肿瘤侵犯了胸膜或胸壁组织,需要及时排查。
第三个是短期内体重骤降、乏力。如果没有刻意节食、运动,却在1-2个月内体重减少5公斤以上,同时总觉得浑身没力气、食欲变差,稍微活动就累,别只当是“压力大”或“肠胃不好”。肺癌细胞会不断消耗身体的营养,同时影响肺部的呼吸功能,导致身体缺氧、代谢紊乱,进而出现消瘦、乏力的症状,这种“无理由”的体重下降,往往是恶性肿瘤的重要信号之一。
看到这里,可能有人会问:“我不吸烟,也会得肺癌吗?”答案是肯定的。虽然吸烟是肺癌的第一大诱因(约80%的肺癌和吸烟相关),但长期接触二手烟、厨房油烟(尤其是中式烹饪的高温油烟)、空气污染、职业粉尘(如石棉、煤尘),或有肺癌家族史的人,也属于肺癌高危人群。这类人群即使不吸烟,也可能因长期接触致癌物,导致肺部细胞癌变。
想要预防肺癌、尽早发现,做好这2点很关键:
第一,远离肺癌诱因。吸烟者要尽早戒烟,避免吸入一手烟;不吸烟的人要远离二手烟环境,做饭时打开油烟机,减少油烟吸入;长期接触粉尘、化学物质的人,工作时做好防护(如戴专业口罩),减少有害物质对肺部的损伤。
第二,高危人群定期筛查。年龄在40岁以上,且满足“吸烟史≥20年”“长期接触二手烟或油烟”“有肺癌家族史”“有慢性肺部疾病(如慢阻肺、肺结节)”中任意一项的人,建议每年做一次低剂量螺旋CT检查。低剂量螺旋CT能发现肺部直径1毫米以上的微小病灶,比普通胸片更灵敏,可将肺癌早期检出率提高50%以上,很多早期肺癌患者就是通过这种筛查被发现,经过治疗后5年生存率能达到60%以上。
咳嗽虽小,却可能藏着大隐患。别再把“久咳不愈”当成“小毛病”,也别觉得“不吸烟就不会得肺癌”。身体发出的每一个异常信号,都值得我们重视——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才是对抗肺癌最有效的方式,别让一时的疏忽,错过拯救健康的最佳时机。
(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呼吸肿瘤内科 赵晓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