漯河医专二附院:多学科护航 危重孕产妇母子平安
2025-10-14 来源:医药卫生网 - 医药卫生报 浏览:次医药卫生网讯(记者王明杰 通讯员卢闯 李雪丽 刘可涵 刘旭 )近日,漯河医专二附院(漯河市骨科医院、漯河市立医院)妇产科成功为一名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的孕妇实施安全分娩,在血小板极低的高危情况下,通过多学科协作和个体化治疗方案,帮助产妇顺利诞下宝宝,实现母子平安。
该产妇孕37周,2年血小板减少史,伴有牙龈出血及鼻出血病史,近期因血小板39x109/L(正常值:100-300x109/L)收入该院妇产科,复查血小板降至10x109/L为危急值,若不及时处理随时可能引发致命大出血等,严重威胁着母儿生命。
考虑孕妇妊娠风险评估为红色,属于危重孕产妇,主管医师立即上报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同时妇产科主任何宏舸联系医务科组织多学科会诊,联合麻醉科、血液科、风湿免疫科、输血科、检验科及新生儿科,全面评估孕妇及胎儿病情,共同制定救治方案。
产妇住院期间,血小板多次报危急值,经过积极治疗,血小板升至31x109/L。妇产科团队与产妇及家属充分沟通,并充分术前准备后行剖宫产。术前将救治人员分为四组:手术组、新生儿抢救组、麻醉组、血液供应组,备齐止血球囊、止血纱条、促宫缩药物,麻醉科制定精准麻醉方案,并于术前进行桡动脉置管便于血压监测、中心静脉置管保障循环稳定。手术由何宏舸主刀,各组各司其职,手术室里争分夺秒,有条不紊地完成手术,并顺利娩出一男婴。
目前,新生儿情况良好,产妇术后恢复良好,术中出血远低于预期,一场“出血风暴”被团队精心协作化解。
据介绍,血小板减少症是围产期一种常见疾病,发病率5%-10%,血小板计数低于100×109/L作为诊断标准。血小板减少对妊娠主要影响为出血,妊娠时可导致自然流产、早产、胎儿生长受限、自发重要脏器严重出血。血小板<50×109/L时,分娩时屏气用力可诱发颅内出血,分娩后可致产道血肿形成、难治性产后出血等情况,严重者新生儿可发生自发性颅内出血。血小板减少的常见原因如下:妊娠期血小板减少症、子痫前期HELLP综合征、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继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如APS、SLE、SSA,其他因素如感染等。在妊娠期间,最常见的血小板减少是妊娠期血小板减少症,其约占妊娠期合并血小板减少的80%。虽然妊娠期血小板减少多数病情较轻,短期内预后良好,但要警惕潜在自身免疫性疾病可能。当孕期发现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时,产妇无需过分紧张及焦虑。在孕期做到配合好医生,做好相应检查和治疗,减少潜在风险,平安、顺利分娩健康宝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