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扎实推进传染病防控医防协同医防融合试点工作

2025-9-25 来源:医药卫生网 - 医药卫生报  浏览:次  

医药卫生网讯(记者杨须 通讯员焦学静 苏梦凡)9月23日,记者从全省传染病防控医防协同医防融合试点工作推进培训会上获悉,河南省疾控局聚焦国家医防协同医防融合相关工作会议精神,对国家层面的最新要求和工作部署进行详细解读,就当前全省医防协同医防融合工作中存在的信息互通不足、协同处置机制不完善等共性问题深入分析,明确工作任务并针对性地提出工作建议,包括加强顶层设计和政策支持、党建引领和工作创新实践、检测资源共享等深度融合措施。

河南自医防协同医防融合工作启动以来,省卫生健康委、省疾控局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疾控局、国家卫生健康委有关要求,联合印发《关于开展医防协同医防融合试点工作的通知》和《传染病防控医防协同医防融合试点单位名单的通知》等配套文件,统筹推进国家和省级医防协同医防融合试点工作,6个国家级试点单位、37个省级试点单位积极响应,形成了上下联动、各具特色的工作推进格局。公共卫生服务网络覆盖面不断扩大,截至2024年底,全省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中的3138家设立公共卫生科室,配备专业人员30603人。在医疗机构和疾控机构同步推进狂犬病预防处置门诊建设,截至今年8月底,全省已设置180家二级狂犬门诊,全面开展健康科普、疫苗接种、犬伤处置等一体化服务,真正实现医防协同服务闭环。全面落实传染病疫情报告首诊负责制,全省已有4761家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纳入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人才融合机制破局起步,聘用68名指导医师,遴选10名学员开展为期2年的“公共卫生+临床”融合培训。医疗机构疾控监督员试点深化,完善专家巡查、培训考试等11项制度,实现“巡查-整改-评估”全流程信息化,覆盖913家试点医疗机构。试点单位建设成效初显,比如灵宝市在全省率先探索开展“成人疫苗处方”试点工作,17家医疗机构均提供成人疫苗处方开具服务,并在国家平台进行经验交流。

省卫生健康委党组成员、副主任,疾控局党组书记、局长郭万申说,医防协同、医防融合工作涉及到体制机制多维度多层次多方面的问题,各地疾控局要牵头建立“问题排查-经验提炼-创新突破”的闭环工作机制,推动试点成效转化为全域提升的长效机制。要明确权责边界,压实主体责任,强化疾控机构主导,牵头建立“多部门会商”制度,构建“日常会商+应急联动”工作机制。完善考核评估与保障激励机制,建立“预防为主”的资源配置机制,探索实行“定额补贴+绩效奖励”模式,形成“以考核促落实、以激励促提升”的良性导向。提升监测预警与信息共享智慧化水平,在全省二级以上医疗机构部署传染病智能监测前置软件,为早期识别传染病聚集、发现新发传染病提供数据基础。强化实验室检测与网络建设,聚焦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鉴定、不明原因疾病溯源、新发再发传染病确诊等关键领域,进一步提升实验室“一锤定音”的精准检测能力,为传染病“早发现、早诊断、早处置”提供坚实技术保障。破解人才瓶颈,构建“防治一体化”培养体系,有序推进公卫医师规范化培训提质扩面,稳步探索公卫医师处方权改革落地,深化公共卫生与医疗机构人员交叉培训等工作。

郭万申强调,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强化传染病多病共检、多病共防、多病共管,建立形成疾控行政部门负责、各部门密切协作的工作机制和格局,立足试点成效,深化互学互鉴,充实工作举措。聚焦问题整改,攻坚难点堵点,提升实践效能。依托机制创新,拓展路径探索,提炼经验亮点,推动医防融合向更深层次、更高水平发展。

来自各省辖市、济源示范区疾控局、疾控中心、部分试点单位负责人及传染病防控医防协同医防融合省级专家参加培训会。郑州市、南阳市、洛阳市等相关试点单位分别以PPT形式汇报试点单位和试点区域在医防协同医防融合机制运行中的创新做法与典型经验。汇报内容涵盖组织管理、业务协作、信息共享等多个方面。培训会还对全省疫情防控和安全生产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

审核:星星 责任编辑:侯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