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后镇痛你了解吗?
2025-9-20 来源:医药卫生网 - 医药卫生报 浏览:次 【查看证书】手术作为一种常见的治疗手段,在为患者疾病带来痛苦的同时,也会因为手术以及术后治疗恢复过程带来痛苦。痛苦不仅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舒适度,还能引起患者焦虑、恐惧、失眠等症状,甚至影响患者的术后恢复。因此,术后镇痛对患者术后恢复有重要作用。
术后疼痛多为较强的急性疼痛,机制涉及复杂的生理病理过程。手术导致局部炎症释放炎性介质,如前列腺素等,炎症介质作用于神经末梢上的受体,引起疼痛感受。同时手术引起的肌肉痉挛和紧张情绪也会加重疼痛感受。患者手术部位、手术大小、手术时间长短及患者个体差异也会影响术后疼痛的程度。心理社会因素也在术后疼痛中起到重要作用,患者对手术的恐惧、焦虑和心理压力等心理状态也会加重术后疼痛的感受。可导致患者血压升高、失眠,甚至抑郁等症状。
术后镇痛可以减轻患者痛苦,把术后疼痛控制在一个患者可以承受的范围内。并尽量把手还镇痛的副作用降低到较低水平。根据当前的医疗水平和镇痛技术,完全可以消除患者术后的大部分疼痛,而且十分安全。有效镇痛可以改善患者术后的焦虑情绪,调整患者内分泌,降低血压、改善睡眠,增强免疫功能,促使患者早点咳嗽排痰,提前下床活动,减少肺部感染、下肢静脉血栓的行成和肠粘连等术后并发症的形成。
近年来,如何减轻术后疼痛和提高围手术期生活质量,在医学界成为广泛关注,并且越来越被患者和其家属重视。以往医院只治病救人,而忽略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忽略了疼痛对患者围手术期和术康复的影响。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减轻围手术期疼痛有了更高的要求。而现代医学技术水平完全控制减轻大多数疼痛的发生,提高患者围手术期的生活质量和满意度。
那么,术后镇痛有什么优点呢?
1 术后镇痛可以减轻患者的痛苦和不适,缓解焦虑改善睡眠,让患者在较为舒适的状态下度过术后痛苦阶段。
2 消除因为疼痛导致不敢咳嗽、深呼吸,改善呼吸,促进排痰,减少肺部感染。
3 术后镇痛减轻了患者创伤疼痛,患者可以早期下床活动,早期进行各种功能锻炼,而减少长期卧床可能形成的静脉血栓和功能障碍。
4 阻断交感过度兴奋,消除精神过度紧张,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促进伤口愈合,加快术后恢复。
5 减少术后并发症,加速术后恢复,减少住院时间,节省住院费用。
常用的术后镇痛有哪几种?
1 口服或肛塞镇痛药,常用于中小手术,术后疼痛不太重。由于患者个体差异,止痛效果也有不同,有些患者可能会出现胃肠道不适等症状。
2 皮下注射镇痛,用于头颈、乳腺及体表手术。这些部位对疼痛不敏感,镇痛效果较好。而躯干和四肢经常活动部位对痛敏感,镇痛效果不理想。
3 肌肉注射镇痛,常用阿片类药物,可用于全身各种疼痛,用药方便简单,较口服药快效果好。不足之处是注射部位疼痛,大量使用可能会抑制呼吸。
4 静脉注射镇痛,可持续加脉冲式注药,血药浓度比较稳定,镇痛效果好,是现今临床主要镇痛方法,可长时间术后镇痛,需要镇痛泵。可在泵中加镇痛药、镇静药和止吐药等。
5 锥管内镇痛,主要用于下腹部和下肢,将麻药注射到硬膜外腔,麻药作用于神经根部而达到镇痛疼痛作用,镇痛疼痛效果较好。
6 神经阻滞镇痛,在B超引导下,将麻药注射在支配手术部位的神经周围,多用于四肢手术活胸腹部手术。常用的有臂丛神经阻滞、股神经阻滞腹横肌平面阻滞等
疼痛不能硬扛,疼痛控制不佳会影响患者,咳嗽、睡眠、下床活动,从而增加肺部感染、血栓形成。现在术后多采用多模式镇痛、个体化、预防性给药,PCI或PCA自控镇痛会让患者有尊严地度过围手术期,平安快速康复,恢复正常生活。
(新野县妇幼保健院 陶洪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