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瘦小吃不胖?不是缺营养,可能是脾胃“吸收差”,中医调理有妙招

2025-9-18 来源:医药卫生网 - 医药卫生报  浏览:次  【查看证书

在儿科门诊中,经常会遇到家长们忧心忡忡地带着孩子前来,诉说着孩子吃饭不香、体型瘦小的困扰。家长们往往认为孩子长不胖是营养没跟上,于是变着花样给孩子做好吃的,各种营养品也没少买,可孩子依旧是瘦瘦小小,不见长肉。其实,孩子瘦小吃不胖,问题可能并不出在营养摄入上,而是脾胃的“吸收差”惹的祸。

一、认识脾胃的重要性

中医称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孩子生长需脾胃将食物转化为气血津液输至全身。脾胃如“加工厂”,功能正常则食物被充分利用,孩子茁壮;失常则消化吸收差,再多营养也难吸收,致消瘦、食欲不振。

二、孩子脾胃吸收差的表现

(一)食欲不振

孩子对吃饭不感兴趣,看到食物没有明显的食欲,吃饭时磨磨蹭蹭,一顿饭要吃很长时间,甚至需要家长追着喂。

(二)腹胀腹痛

孩子经常说肚子胀、肚子疼,尤其是在饭后更为明显。有时候还会出现恶心、呕吐的症状。

(三)大便异常

大便的性状和次数发生改变。可能会出现便秘,好几天才大便一次,而且大便干结;也可能会出现腹泻,大便稀溏,不成形,甚至含有未消化的食物残渣。

(四)睡眠不安

中医认为“胃不和则卧不安”。脾胃吸收差的孩子,晚上睡觉往往不踏实,翻来覆去,容易惊醒,还可能会出现磨牙的情况。

(五)面色发黄

孩子的面色缺乏光泽,显得发黄、发暗,和同龄人相比,气色明显要差一些。

三、导致孩子脾胃吸收差的原因

(一)饮食不节

现在的孩子零食种类繁多,很多孩子养成了吃零食的习惯,而且没有节制。零食大多是高糖、高脂肪、高盐的食物,吃多了会影响孩子的食欲,加重脾胃的负担。另外,有些家长担心孩子营养不够,给孩子过度喂食,让孩子吃得过饱,也会损伤脾胃。

(二)情志因素

孩子的情绪变化也会影响脾胃功能。如果孩子长期处于紧张、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中,会导致肝气郁结,进而影响脾胃的运化功能。比如,有些孩子在上学前会出现食欲不振、腹痛等症状,就是因为情绪紧张引起的。

(三)体质因素

有些孩子天生脾胃功能就比较弱,这可能与遗传因素有关。另外,早产儿、低体重儿等,由于在母体内发育不足,出生后脾胃功能也相对较弱。

(四)疾病影响

孩子如果患有某些疾病,如感冒、咳嗽、腹泻等,在疾病治疗过程中,使用了一些寒凉的药物,也会损伤脾胃阳气,导致脾胃功能下降。

四、中医调理孩子脾胃吸收差的方法

(一)中药调理

中医会根据孩子的具体症状和体质,进行辨证论治,开出适合孩子的中药方剂。比如,对于脾胃虚弱的孩子,常用的方剂有参苓白术散,它具有健脾益气、渗湿止泻的作用;对于脾胃虚寒的孩子,理中丸是比较合适的选择,能够温中散寒、补气健脾。中药调理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家长不要自行给孩子用药。

(二)推拿按摩与中药贴敷

小儿推拿是中医特色疗法,通过按摩孩子脾经、胃经、足三里等特定穴位调节脾胃功能,按摩脾经可健脾益胃、消食化积;按摩胃经能和胃降逆、理气止痛;按揉足三里可调节免疫力、增强抗病能力。此外,搭配中药贴敷治疗,将特制中药膏贴于相关穴位,通过皮肤渗透发挥药效,与推拿协同增效。三伏贴是“冬病夏治”的重要方式,利用夏季阳气旺盛时,将中药贴于特定穴位,温通经络、扶正祛邪。家长可在医生指导下,学习简单推拿手法并正确使用中药贴敷,在家为孩子调理。

(三)食疗调理

1.山药粥

山药具有健脾益胃、滋肾益精的功效。将山药洗净、去皮、切成小块,和大米一起煮成粥,给孩子食用。

2.红枣小米粥

红枣能补中益气、养血安神,小米具有健脾和胃的作用。把红枣和小米一起煮粥,既能调理脾胃,又能补充气血。

3.山楂麦芽饮

山楂和麦芽都有消食化积的作用。将山楂、麦芽加水煎煮,取汁饮用,可以帮助孩子消化食物。

(四)艾灸调理

艾灸是中医传统疗法之一,通过温热刺激穴位,来调节人体的气血和脏腑功能。对于脾胃吸收差的孩子,可以艾灸中脘、神阙、足三里等穴位。艾灸时要注意温度和时间,避免烫伤孩子。艾灸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五、日常养护注意事项

(一)合理饮食

培养孩子良好的饮食习惯,定时定量进餐,少吃零食和冷饮。食物要多样化,保证营养均衡。可以多给孩子吃一些健脾益胃的食物,如山药、薏米、芡实、白扁豆等。此外,进食时要提醒孩子细嚼慢咽,这样有助于脾胃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避免让孩子在吃饭时看电视、玩玩具等,以免分散注意力,影响消化。

(二)适当运动

鼓励孩子多参加户外活动,适当的运动可以促进胃肠蠕动,增强脾胃功能。比如,散步、跑步、跳绳、踢毽子等都是不错的选择。除了这些常规运动,还可以让孩子参加一些亲子运动,如亲子瑜伽、亲子登山等,既能增进亲子关系,又能帮助孩子锻炼脾胃。

(三)情绪调节

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尽量为孩子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生活环境。当孩子出现不良情绪时,要及时进行疏导。可以通过和孩子聊天、做游戏、听音乐等方式,帮助孩子缓解压力,放松心情。同时,家长也要注意自己的情绪管理,避免在孩子面前争吵、发脾气,以免给孩子带来不良影响。

(四)注意保暖

尤其是腹部的保暖,避免受寒。孩子睡觉时要盖好肚子,防止着凉。在季节交替时,要及时给孩子增减衣物。夏天开空调时,温度不要调得过低,避免孩子腹部受凉。另外,孩子玩耍出汗后,要及时擦干,更换干爽的衣服。

六、结语

孩子的脾胃健康关系到生长发育和身体健康。当孩子出现瘦小吃不胖的情况时,家长们不要盲目地给孩子补充营养,而是要关注孩子的脾胃功能。中医在调理孩子脾胃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和丰富的方法,通过中药调理、推拿按摩、食疗调理等综合措施,可以有效地改善孩子脾胃吸收差的问题。同时,在日常生活中,家长也要注意孩子的饮食、运动和情绪调节,做好日常养护工作。相信在中医的调理和家长的悉心呵护下,孩子们一定能够拥有健康的脾胃,茁壮成长。

(湖南省娄底市新化县中医医院 陈梦霞)

责任编辑:杨小玉  一校:曲星  二校:张驰  三校:贾佳丽  一审:杨小玉  二审:赵曦  终审:梁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