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钇领实战派”全国总决赛武汉落幕 河南省肿瘤医院万百顺斩获总冠军

2025-9-17 来源:医药卫生网 - 医药卫生报  浏览:次  

医药卫生网讯(记者贾佳丽 通讯员王晓凡)近日,由中国抗癌协会肝癌专业委员会、湖北陈孝平(院士)科技发展基金会联合主办的“钇领实战派”肝癌规范化诊疗提质赋能行动全国总决赛在武汉圆满收官。经过区域赛、半决赛多轮激烈角逐,河南省肿瘤医院肝胆胰外科副主任医师万百顺凭借在肝癌转化治疗领域的深度探索与精彩报告,最终荣获全国总冠军,充分展现了河南省在肝癌精准诊疗领域的领先水平。

 

据了解,“钇领实战派”项目自2025年5月启动以来,历经广泛征集与严格筛选,全国32位肝癌诊治领域专家成功入围。随后,通过北京、武汉、杭州、西安四场区域选拔赛的层层比拼,仅8位选手脱颖而出晋级全国总决赛,赛事竞争激烈程度可见一斑。

 

在总决赛现场,万百顺代表该院主任医师周进学医疗组,围绕肝癌转化治疗的前沿热点问题作专题报告。他精准指出,当前肝癌转化治疗面临的核心难题在于“如何在增大剩余肝体积的同时有效控制肿瘤进展”。针对这一痛点,他系统分析了传统治疗手段的局限:门静脉栓塞术(PVE)虽能促进肝再生,但存在再生周期长、肿瘤进展风险高的问题;联合肝脏分割和门静脉结扎的二步肝切除术(ALPPS)虽缩短肝再生时间,却因治疗空窗期难以抑制肿瘤转移。

而钇90选择性内放射治疗(90Y-SIRT)的出现,为突破这一困境提供了创新解决方案。万百顺形象地将其比喻为“围魏救赵”的治疗策略——通过超选择内放射技术,可同步实现“精准降期、促进肝组织代偿性增生、持续抑制微转移灶”三大核心效应,将解剖学转化与肿瘤控制动态结合,推动肝癌治疗从传统外科模式向微创整合策略加速转变。

对于90Y-SIRT的未来发展方向,万百顺进一步提出三大关键探索路径:一是量化肿瘤应答与肝再生的平衡关系,优化手术干预时机;二是探索根治性内放疗与系统治疗的序贯联合策略;三是建立基于非手术终点的疗效评估体系,依托多学科诊疗(MDT)模式整合三维剂量规划与功能评估,最终实现肝癌转化治疗的精准化与个体化。其报告内容兼具临床实践指导性与前沿学术价值,赢得了现场评委的高度认可。

 

国际肝胆胰协会中国分会MDT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肝脏外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张必翔教授为万百顺颁奖

此次万百顺斩获全国总冠军,不仅是个人专业能力的体现,更离不开河南省肿瘤医院在钇90治疗领域深厚的临床积累与完善的多学科协作体系支撑。据该院肝胆胰外科主任韩风介绍,医院自2022年起率先开展钇90微球治疗,当年7月21日便成功完成河南省首例钇90树脂微球治疗,开创了中原地区肝癌精准内放射治疗的先河。截至2025年7月,医院已累计完成钇90树脂微球治疗100余例、钇90玻璃微球11例、钇90炭微球13例,治疗范围覆盖原发性肝癌与转移性肝癌,为大量肿瘤负荷大、病灶位置特殊、术后复发、无法耐受手术及需桥接肝移植的患者提供了新的生存希望。

多学科协作(MDT)是河南省肿瘤医院钇90治疗成功的关键保障。早在2016年,医院就组建了涵盖外科、介入科、内科、核医学科、病理科等多学科专家的原发性肝癌MDT团队。在每例钇90治疗中,患者均需经过MDT团队全面评估,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确保治疗的安全性与有效性。同时,医院微创介入科和核医学科持续探索技术优化,除常规治疗技术外,积极应用“造影球囊微导管阻断技术”提升治疗精准度,减少并发症;借助CBCT(锥形束 CT)三维重建技术精准定位肿瘤供血血管,通过放射性微球剂量分区模型精准计算辐射剂量,进一步提升治疗效果。此外,医院还在积极探索钇90联合免疫治疗在中晚期肝细胞癌(HCC)患者中的应用,持续推动技术创新与疗效突破。

值得关注的是,最新临床试验DOORwaY90的中期数据显示,钇90树脂微球治疗的最佳客观缓解率达98.5%,基于这一优异数据,美国FDA已于2025年7月7日批准钇90树脂微球用于治疗不可切除的肝细胞癌,为该技术的临床应用提供了更强有力的循证支持。

此次“钇领实战派”全国总决赛的成功举办,不仅为全国肝癌诊疗领域专家搭建了技术交流、经验共享的优质平台,更以临床实践案例为依托,推动了钇90选择性内放射治疗技术的规范化应用与前沿探索。而河南省肿瘤医院在赛事中的亮眼表现,以及在钇90治疗领域的扎实积累,也将进一步带动中原地区肝癌精准诊疗水平的提升,为更多面临治疗困境的肝癌患者带来新的生存可能与健康希望。

审核:星星 责任编辑:杨小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