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早期不痛不痒?身体出现这4个异常,别忽视

2025-9-17 来源:医药卫生网 - 医药卫生报  浏览:次  【查看证书

“胃不舒服忍忍就过去了”“老胃病了,吃点药就行”——生活中,很多人对胃部不适习以为常,尤其觉得“胃癌早期没症状,发现就是晚期”。确实,胃癌被称为“隐形杀手”,早期病灶较小,对胃黏膜的损伤较轻,往往不会出现剧烈疼痛或明显不适,这也导致我国约60%的胃癌患者确诊时已处于中晚期,5年生存率不足30%。但“不痛不痒”不代表“毫无痕迹”,身体其实会悄悄释放一些细微异常,只是容易被当作普通胃炎、胃溃疡忽略。今天就为大家梳理胃癌早期最易被忽视的4个信号,帮你抓住“早发现、早治疗”的黄金时机。

一、异常信号1:长期胃胀、嗳气,吃药也没缓解

“饭后总觉得肚子胀,还老打嗝,吃了胃药能好一点,但过几天又犯了”——这种反复出现的胃胀、嗳气,是胃癌早期最常见的信号之一,却常被归为“消化不良”“胃动力不足”。

胃癌引发的胃胀、嗳气,有两个明显特点:一是持续性,通常持续超过2周,即使服用促胃动力药、胃黏膜保护剂,也只能暂时缓解,无法彻底消除;二是无规律,不同于普通胃炎“饭后加重、空腹缓解”的规律,胃癌相关的胃胀可能在空腹时出现,也可能伴随莫名的嗳气,且嗳气多无明显诱因,有时还会夹杂酸腐气味。如果你近期胃胀、嗳气频繁发作,且常规胃药效果不佳,尤其是本身有老胃病的人,一定要警惕。

二、异常信号2:胃痛变得“不寻常”,别再当“老毛病”

很多人有“胃痛”经历,尤其老胃病患者,容易默认“胃痛就是旧疾复发”。但如果胃痛的性质、频率或部位发生改变,就可能是胃癌发出的信号。

普通胃炎、胃溃疡引发的胃痛多有规律:比如胃溃疡常是“饭后半小时到1小时痛,空腹缓解”,十二指肠溃疡多是“空腹痛、夜间痛,吃点东西能缓解”;而胃癌早期的胃痛往往无规律,可能在饭前痛、饭后痛,也可能在夜间突然发作,疼痛程度时轻时重,有时是隐痛、胀痛,有时是刺痛,服用以往有效的胃药后也无法缓解。更需要注意的是,如果胃痛从“偶尔发作”变成“每天都痛”,或疼痛部位从“上腹部正中”转移到“左上腹”“胸骨后”,一定要及时就医检查,排除胃癌风险。

三、异常信号3:食欲突然下降,体重莫名减轻

“以前饭量挺大,最近突然没胃口,吃几口就饱了,体重还不知不觉掉了好几斤”——这种不明原因的食欲下降、体重减轻,是胃癌早期容易被忽视的“隐形信号”。

胃癌会影响胃的消化功能,导致食物无法正常消化吸收,同时肿瘤细胞会消耗身体大量能量,进而引发两个问题:一是食欲减退,对以往爱吃的食物失去兴趣,甚至看到油腻食物会恶心,进食后还可能出现腹胀、反酸;二是体重下降,在没有刻意节食、运动的情况下,1个月内体重减轻超过5公斤,且伴随乏力、精神差。很多人会把这种情况归咎于“压力大”“没休息好”,但如果同时有胃部不适,一定要警惕——这可能是身体在提示“胃里出了大问题”。

四、异常信号4:大便发黑、呕血,别不当回事

大便颜色和呕吐物状态,是反映胃部是否出血的重要指标,而“胃出血”是胃癌早期的典型信号之一,却常被忽视或误解。

胃癌引发的出血有两种常见表现:一是黑便,因胃部出血后,血液经过肠道消化,血红蛋白中的铁元素会转化为黑色的硫化亚铁,导致大便呈“柏油样”(黑色、发亮、黏稠),有时还会伴随腥臭味,不同于普通便秘导致的“深褐色大便”;二是呕血,若出血量较大,血液会直接从胃部呕出,呕吐物可能是“鲜红色血液”,也可能是“咖啡色黏液”(血液与胃酸混合后的颜色)。很多人出现黑便时,会误以为是“吃了猪血、桑葚”等食物导致,但若排除饮食因素后仍持续黑便,或出现呕血,一定要立即就医——这可能是胃癌侵犯胃黏膜血管引发的出血,拖延可能导致贫血、休克等严重后果。

五、出现异常信号后,该做什么?

一旦发现上述任一异常信号,最关键的一步是及时做胃部检查,而非自行吃胃药拖延。目前临床诊断胃癌的核心检查有两种:

- 胃镜检查:诊断胃癌的“金标准”。医生通过带摄像头的软管深入胃部,能直接观察胃黏膜是否有溃疡、息肉、肿瘤等病变,发现异常后可立即取组织活检,明确病变性质(良性或恶性)。很多人害怕胃镜“痛苦”,其实无痛胃镜通过静脉麻醉,检查过程几乎无不适感,全程仅需10-20分钟;

- 幽门螺杆菌检测:幽门螺杆菌是引发胃癌的重要诱因,约70%的胃癌患者存在幽门螺杆菌感染。常用的检测方式有“碳13/碳14呼气试验”(无创、便捷,空腹即可做)和“胃镜活检检测”,若检测结果为阳性,需在医生指导下规范杀菌,降低癌变风险。

胃癌虽然早期“隐匿”,但并非无迹可寻。长期胃胀嗳气、胃痛变规律、食欲下降体重减轻、大便发黑呕血——这4个信号,都是身体在向你“求救”。记住,胃癌从早期病变(如胃黏膜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发展到晚期,通常需要5-10年,只要及时捕捉这些信号,通过胃镜等检查明确诊断,早期胃癌经过规范治疗,5年生存率可超过90%。对胃部不适多一分重视,就是为自己的健康多筑一道防线。

(河南省人民医院肿瘤中心 张梦怡)

责任编辑:星星  一校:曲星  二校:张驰  三校:贾佳丽  一审:杨小玉  二审:赵曦  终审:梁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