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市人民医院:守正创新融贯中西 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
2025-9-15 来源:医药卫生网 - 医药卫生报 浏览:次医药卫生网讯(记者王明杰 通讯员刘子扬 郭鑫 杨楠 鲁勇)日前,信阳市人民医院以人民健康为中心,以技术创新为驱动,以疗效提升为目标,推动中医药与现代医学深度融合,持续提升医院中医药服务能力。通过完善中医药服务体系、强化学科人才建设、优化诊疗环境等举措,逐步打造出一批中西医结合特色专科,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
信阳市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紧扣中西医协同发展办院方向,针对传统康复治疗“周期长、易反复”的问题,整合中医传统特色技术与西医现代康复手段,构建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体系。在脑损伤、骨关节术后等患者康复治疗中,有效缩短患者治疗周期、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升功能恢复效率,帮助患者更快回归家庭生活与社会活动。
该院康复医学科介绍,在常规康复治疗中,西医现代康复技术依托科学的评估工具,并运用多种物理治疗技术——如肌力训练、关节活动度训练、平衡训练、步态训练,以及言语治疗、吞咽治疗、物理因子治疗等,针对患者的具体功能障碍开展精准干预,助力其逐步恢复运动、认知、语言等核心功能。同时,经颅磁刺激仪、减重支持训练系统、言语认知训练系统等现代化设备的应用,也为康复治疗提供了精准技术支持与科学保障。
中医则强调整体观念,通过针灸、推拿、艾灸、中药熏蒸、穴位贴敷等传统特色技术,调节人体气血、平衡阴阳,改善全身机能,达到提升正气、抗炎促醒、缓解疼痛的效果,进而实现“局部治疗”与“整体调理”的深度互补,为患者康复提供更全面、更有效的保障。
中西医技术的结合,既能针对局部问题进行有效治疗,又能从整体上调理身体内环境,实现二者协同“标本兼治”。
在脑损伤患者康复治疗的过程中,针灸与经颅磁治疗、高压氧治疗相结合达到改善认知促醒的作用;中药内服与超短波治疗相结合达到消除肺部炎症、减少并发症的效果;穴位贴敷与中频脉冲电治疗相结合改善患者大小便控制能力;运动疗法与艾灸相结合使患者训练效果事半功倍……
上述多种中西医结合手段,极大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
在骨关节术后患者康复治疗过程中,运用艾灸、中药熏蒸、物理因子治疗、肌力训练、关节活动度训练等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更帮助患者“少痛”甚至“无痛”康复,显著提升患者功能恢复效率,降低二次损伤风险。
信阳市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表示,该科探索的中西医结合康复模式,在临床应用中能够帮助患者实现“少痛康复”“高效恢复”的目标。未来,科室将持续深化传统医学与现代康复技术的融合创新,加强中医特色技术传承与改良,推动现代化康复设备临床应用与技术升级,拓展中西医结合康复服务领域与应用场景,为推动大别山革命老区康复事业发展、守护群众健康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