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缺铁性贫血高发?食补“铁”三角了解一下

2025-9-15 来源:医药卫生网 - 医药卫生报  浏览:次  【查看证书

孕期是女性身体发生巨大变化的时期,血容量增加、胎儿发育迅速,都对铁的需求量提出了更高要求。缺铁性贫血是孕妇最常见的营养缺乏性贫血类型,不仅影响孕妇的健康,还可能对胎儿的生长发育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孕期补铁、预防缺铁性贫血至关重要。本文将从缺铁性贫血的原因、危害、诊断、食物补铁策略以及饮食搭配技巧,为孕妈们提供全面的科普指导。

一、孕期缺铁性贫血为什么高发?

孕期缺铁性贫血主要是由于体内铁储备不足,导致血红蛋白合成受限。原因主要包括:

1. 生理性需求增加

 怀孕期间,尤其是在孕中晚期,血容量(主要是血浆)可增加40%~50%,而红细胞量仅增加约20%~30%,造成血液稀释,加之胎儿和胎盘对铁的需求显著增加,导致孕妇更易出现铁缺乏和贫血。

2. 饮食摄入不足

 一些孕妇饮食偏素,铁摄入不足;

 饮食单一、喜欢吃精细加工食品,也会导致铁吸收不足。

3. 吸收障碍

 胃肠道疾病(如慢性胃炎、炎症性肠病)会影响铁吸收;

 过量饮用茶、咖啡会抑制铁的吸收;

某些药物(如钙剂、抗酸药)以及高钙食物(如奶制品)如果与含铁食物或铁剂同服,也会抑制铁的吸收,建议错开时间食用。

4. 血液丢失

 孕前存在月经过多、胃肠道出血或手术出血史的孕妇,铁储备本来就少;

 孕早期流产、宫外孕等出血史”也可能是铁储备不足的原因之一。

二、孕期缺铁性贫血的危害

缺铁性贫血对孕妇和胎儿均可能产生不良影响:

对孕妇的影响

1. 疲劳、乏力:血红蛋白不足,氧气输送能力下降;

2. 心悸、头晕:严重时可出现心动过速或头晕眼花;

3. 免疫力下降:更容易感染;

4. 影响产程:缺铁性贫血可导致孕妇体能下降、耐受力减弱,增加产程中疲劳、宫缩无力、产后出血等风险,从而可能间接提高剖宫产需求。

对胎儿的影响

1. 宫内生长受限(IUGR):氧气和营养供应不足,影响胎儿发育;

2. 早产(PTB,<37周分娩)风险增加;

3. 低出生体重儿(LBW,出生体重<2500g):铁缺乏会影响胎儿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生成;

4. 长期认知影响:研究表明,孕期严重缺铁可能影响胎儿脑部发育,增加后代注意力缺陷、学习能力下降等风险,尤其在严重贫血或长期未纠正的情况下。

因此,孕期缺铁性贫血不是小事,早期发现和干预非常重要。

三、如何诊断孕期缺铁性贫血?

1. 临床症状

 轻度贫血可能无明显症状,仅表现为轻微疲劳;

 中度贫血可出现心悸、头晕、乏力、注意力下降;

 重度贫血可能出现呼吸困难、面色苍白、手脚冰凉。

2. 实验室检查

医生通常根据血红蛋白水平判断是否贫血(如孕晚期 Hb <110 g/L),并结合血清铁蛋白(SF)、血清铁、总铁结合力(TIBC)、红细胞平均体积(MCV)等指标,判断是否为缺铁性贫血(通常SF <30 μg/L,MCV降低,铁蛋白与转铁蛋白饱和度下降)​,从而制定个体化补铁策略。

四、孕期补铁的食物“三角”

食物补铁是孕期干预缺铁性贫血的重要措施。铁的吸收率因来源不同而异,因此我们推荐“食物铁三角”理念:

1. 富含血红素铁的食物

血红素铁主要存在于动物性食物中,吸收率高(约15%~35%):

 红肉:瘦牛肉、猪里脊、羊肉;

 禽类:鸡胸肉、鸭肉;

 鱼类和海产品:三文鱼、金枪鱼、贝类。

血红素铁不仅吸收率高,而且对调节血红蛋白非常有效。孕期每天适量摄入,可显著改善贫血。

2. 富含非血红素铁的食物

非血红素铁主要存在于植物性食物,吸收率相对低(2%~20%),但数量丰富,可与血红素铁互补:

 豆类:黄豆、黑豆、红豆、扁豆;

 坚果和种子:芝麻、南瓜子、核桃;

 全谷类:燕麦、糙米、全麦面包;

 深绿色蔬菜:菠菜、油菜、芥菜。

为了提高非血红素铁的吸收,可与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搭配,如橙子、猕猴桃、甜椒、西红柿。

3. 铁强化食品

市面上部分孕妇奶粉、谷物制品、面包中加入了铁,作为膳食补充剂也是不错的选择,尤其是食量有限或吸收能力差的孕妇。

五、食物搭配技巧——提高铁吸收率

即便摄入铁丰富的食物,如果搭配不当,吸收率仍然不高。下面提供几条科学搭配方法:

1. 维生素C搭配

 维生素C能显著提高非血红素铁吸收;

 例如:菠菜炒红椒、豆腐加番茄汁、燕麦加柑橘片。

2. 避免抑制吸收的食物同时食用

 茶、咖啡含单宁,会抑制铁吸收;

 富含钙的奶制品同时大量摄入也可能影响铁吸收;

 建议在主餐后1~2小时再饮茶、咖啡或喝奶。

3. 均衡膳食

 每餐合理搭配血红素铁+非血红素铁+维生素C食物,可最大化吸收;

 避免单一依赖补铁剂或某一种食物。

4. 分次补铁

 对于缺铁较严重的孕妇,可采用小量多次摄入食物或补铁剂的方式,提高吸收率,同时减少胃肠不适。

六、何时需要口服或静脉补铁

虽然食物补铁是首选,但对于中重度缺铁性贫血,单靠食物可能不足:

 口服铁剂:如硫酸亚铁、富马酸亚铁、葡萄糖酸亚铁、多糖铁复合物(如力蜚能,较不易引起胃肠刺激),建议餐后服用,搭配维生素C,避免与钙、咖啡、茶同服;

静脉铁剂:

严重贫血(如Hb <90 g/L)

口服不耐受(如严重胃肠道反应)

晚期妊娠需快速补铁者;

 监测血常规:通常每2~4周复查Hb和铁蛋白,观察上升趋势,Hb每周可上升约10~20 g/L为合理速度。。

补铁时要注意:

 服用铁剂可引起便秘、恶心,适量分次服用,餐后半小时服用可减少不适;

 不要随意增加剂量,遵医嘱为宜;

 补铁期间仍要保证膳食多样化。

七、生活方式与日常护理

除了饮食,孕妈们的生活方式对预防贫血同样重要:

1. 规律作息

 保证充足睡眠,避免熬夜;

 睡眠不足会影响身体代谢和红细胞生成。

2. 适度运动

 适度散步、孕妇瑜伽可促进血液循环,有助于营养吸收;

 注意避免剧烈运动和高风险动作。

3. 避免过量咖啡因和茶

 影响铁吸收,可选择低咖啡因茶或在两餐之间适量饮用。

4. 监测血压与体重

 孕期贫血常伴随低血压或血容量变化,规律产检能及早发现问题;

 体重增长情况也可提示营养是否充足。

八、补铁误区

孕妈们在补铁过程中常有一些误区,需要注意:

1. “越多越好”

 铁摄入过量可引起胃肠不适,甚至中毒;

 医生会根据血检结果制定适量补铁方案。

2. “多吃菠菜就够了”

 菠菜含铁但不易吸收,且草酸高,应焯水并搭配维C。

3. “贫血就全靠补铁剂”

 补铁剂是辅助手段,膳食补铁仍是基础;

 合理饮食可减少对药物依赖,同时更安全。

4. “怀孕晚期补铁没用”

 即便孕晚期才发现缺铁,仍然可以改善血红蛋白水平,降低分娩风险。

同事提醒大家,补铁后大便变黑是正常的,不必惊慌(是铁剂代谢所致)。

九、总结

缺铁性贫血不是“孕期必经之路”,关键在于“食物补铁+合理搭配+生活方式管理+必要时补铁剂”,只要掌握科学食补策略和健康生活方式,孕妈们完全可以安全度过孕期,迎接健康宝宝的到来。

(海口市龙华区妇幼保健所 陈灵妹)

责任编辑:星星  一校:曲星  二校:张驰  三校:贾佳丽  一审:杨小玉  二审:赵曦  终审:梁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