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县人民医院普外科:小切口为年近九旬老人成功脱险

2025-9-11 来源:医药卫生网 - 医药卫生报  浏览:次  

 

本报记者 王正勋 通讯员 郑雅文 任怀江

日前,因持续五天的右上腹剧痛,年近九旬的朱爷爷再一次突发晕厥之际,被家人紧急送进温县人民医院。老人意识模糊,生命垂危……

然而接下来的检查结果更是令人倒吸一口凉气:血小板仅为29×10⁹/L,还不到正常值的三分之一,这意味着凝血功能严重障碍,术中随时可能发生难以控制的大出血;老人还患有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同时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和结肠癌术后等多种基础病,手术风险极高。一旦感染指标飙升,电解质紊乱,老人的身体就会像一座堤坝随时可能崩塌。

“手术,怕下不了手术台;不手术,病魔将很快夺走老人的生命。”主管医生的话道出了治疗中两难境况。

 

面对老人的病情,该院普外科二病区凭借近年来持续强化的技术积累与先进设备支持,迅速启动多学科会诊。麻醉科、心内科、呼吸科、重症医学科的专家们齐聚一堂,在全面评估患者心肺功能、出血风险及全身状况后,经过充分讨论,最终达成“珍惜生命,安全第一”的共识:“必须手术,但不开腹”。

“我们可以做微创。”普外二科主任吴利明的话让大家看到了希望,“如今微创手术已经不是年轻人的‘专利’”。近年来,该科持续引进高清腹腔镜、超细胆道镜等先进设备,医护团队多次赴上级医院进修学习,已经成功为多位高龄、高危患者实施微创手术。

手术当天,吴利明和团队凭借娴熟的操作与密切的协作,以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和细致入微的“绣花功夫”,不开大刀,仅在腹部打了几个0.5-1cm的小孔,就迅速解除胆道梗阻,彻底清除结石。

“真没想到,我88岁的老父亲还能闯过这一关。”朱爷爷的儿子激动地说。

由于手术创伤极小,朱爷爷术后第一天即可在床上活动,第二天便能下床行走,且腹痛症状显著缓解。术后一周,老人各项生理指标基本恢复正常,随即顺利出院。

审核:星星 责任编辑:刘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