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牟县中医院康复科的“小事”温暖着每一位患者
2025-9-5 来源:医药卫生网 - 医药卫生报 浏览:次医药卫生网讯(记者李志刚 通讯员徐艳霞)近日,中牟县中医院康复科里发生的几桩“小事”,让我们深刻读懂了“医者仁心”的真正含义,也看到了康复医疗背后最动人的温度。
康复科医生李哲的诊室里,来了一位特殊的患者:因脑梗死引发偏瘫、失语,还伴有认知障碍,老人不仅无法清晰表达需求,连日常用药都成了难题。陪伴在旁的患者妻子,因不识字,面对桌上混合摆放的多种药物,既分不清服用顺序,也记不准剂量,只能焦急地反复翻看药盒。而患者的儿女因工作忙碌,难以时刻在身边协助,用药安全成了悬在全家心头的 “隐患”。
李哲在查房时,敏锐地注意到了这一情况。没有简单的口头叮嘱,他当即拿起患者的药袋,温和地对患者妻子说:“阿姨别担心,这些药我来帮您管,以后一顿一发,您按时给叔叔吃就行,保证错不了!”从那以后,李哲每天都会提前把患者当天所需的药物按剂量分好,到了服药时间,亲自送到患者手中,仔细叮嘱服用方法。
不仅如此,李哲还第一时间联系上患者女儿,耐心细致地说明老人的用药情况,贴心建议她为父亲购置一个分层服药盒,“这样以后您不在家,阿姨按日期和时间段拿药,也能清清楚楚,咱们都放心”。一句句叮嘱、一次次行动,不仅解决了用药难题,更给患者全家吃了一颗 “定心丸”。
医生宋艳方的“加班日常”早已成了科室里的一道暖心风景。考虑到很多患者是上班族,白天没时间来做康复治疗,宋艳方大夫主动把自己的工作时间“拉长”每天下班铃响后,他的治疗室依然亮着灯;中午饭点,他常常还在为患者进行针灸、推拿,或是贴耳穴、做艾灸。
“宋大夫,不好意思啊,我下班过来晚了,耽误你吃饭了。”常有患者带着歉意说。但宋艳方大夫总是笑着摆摆手:“没事,先把你的治疗做完,效果才好。我晚点吃没关系,你们能按时治疗、早点康复,比啥都强。”
从精准的穴位针刺,到力道适中的推拿手法,再到细致的耳穴压豆,每一项治疗他都亲力亲为、一丝不苟。哪怕错过了饭点,哪怕累得腰酸背痛,宋艳方也从没有敷衍过任何一位患者。这份“延时服务”的背后,是他对患者需求的体谅,更是对“守护健康”这份职责的坚守。
目前,中牟县中医院康复医学科从来不是简单的“治病”,而是要帮助患者重拾生活的信心与能力,回归有质量的生活。中牟县中医院康复科的医护团队,正是这一理念的忠实践行者。
他们会为行动不便的患者搬来靠垫,让治疗时更舒服;会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一遍遍给患者讲解康复训练的动作要领;会在患者因恢复缓慢而沮丧时,耐心鼓励、加油打气;会留意患者的饮食起居,主动提醒“天气冷了,注意添衣”“今天要多喝点水”……
这些看似平常的小事,藏着最真挚的关怀。从病情判断到心理疏导,康复科医护人员以专业护健康、用耐心解焦虑、凭爱心补空白;他们无惊天壮举,却以日复一日的细致坚守,将“仁心仁术”刻进诊疗细节,把温暖与希望传递给每位患者,用朴素行动诠释“医者”重量,也让我们坚信:守护健康的路上,总有不期而遇的温暖,照亮前行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