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位一体综合疗法”治疗过敏性鼻炎

2025-9-4 来源:医药卫生网 - 医药卫生报  浏览:次  

景朝丽

过敏性鼻炎的中医病名为“鼻鼽”。《礼记·月令》中曰:“季秋行夏令,则其国大水,冬藏殃败,民多鼽嚏”。金代刘完素在《素问玄机原病式》卷一中解释了鼽嚏的含义:“鼽者,鼻出清涕也”“嚏,鼻中因痒而气喷作于声也”。

身为一名从医多年的耳鼻喉科医生,我接诊了数以万计的因过敏性鼻炎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的患者,并结合多年临床经验,运用针灸、中药、预防“三位一体综合疗法”进行诊治,为过敏性鼻炎的治疗提供了更优化的方案,取得了明显效果。

“三位一体综合疗法”的理论根据有以下四个方面:其一,人体是一个充满智慧的机体,现代医学低估了人体的智慧,高估了人类知识的能力;其二,中医治病“头痛不一定医头,脚痛不一定医脚”;其三,过敏性鼻炎及感冒症状的发生并不一定是身体变弱了,相反是身体由弱转强时的表现。气血充足,身体具备足够的能量,自己发动驱赶寒气的战争,寒气才能被排除。其四,预防也是重中之重,如不能杜绝新的病因产生,就算仙丹妙药,也只能把昨天的病因去除,今天创造的病因,明天还得处理。

综合分析过敏性鼻炎,该病症的发病病机主要就是“气血瘀滞,升降失调”。寒邪侵犯人体后,身体要发动自身功能,驱除寒邪,使其排出体外;身体正气不足,不能完成“身体由弱转强”的过程,而表现出“流清涕、鼻痒、喷嚏”。“鼻鼽”发病主要原因是身体受到寒邪侵袭后,肌体要驱动寒邪外出,或因气血瘀滞,或因气血不足,身体不能正常驱除邪气所致。据此病机,“驱寒”为治疗此病的最关键方法,也是大多数医生首要采用的治疗方案。

“人体是一个充满智慧的机体,现代医学低估了人体的智慧,高估了人类知识的能力”这个理念提醒了我,驱寒这个动作,我们人体自己就在做,但为什么不能达到很好的治疗效果呢?这其中存在了我们很容易忽略的“淤”和“虚”两个问题。所以,我们的治疗就不能单纯的采用温补之法。在对“鼻鼽”的治疗过程中,应用针刺疗法的主要目的为疏通经络,因此选穴就不能单纯的近端取穴,即符合中医治病“头痛不一定医头,脚痛不一定医脚”的观点。

对于病情复杂的患者,可采用针刺合谷、内关穴,合谷属手阳明大肠经,主调气,太冲属足厥阴肝经,主调血,两者配合以“调和气血、平衡阴阳、疏肝理气”,经脉气血运行通畅,机体自身阴阳气血调和功能则能正常进行。但需要注意,针刺合谷、太冲两组穴位不可留针太久,以防经气外散,气血耗伤。一般留针5-10分钟即可。对于身体健壮气血瘀滞患者,可采用泻法或放血治疗,一般出血3-5滴即可。此外,运动针法在治疗中亦有奇效。《灵枢·九针十二原》曰:“刺之要,气至而有效”,故在针刺得气的基础上,让患者做适当的运动定向的引导经气传导,提高“气至病所”的效果。“气为血之帅”,气行则血行,气血运行通畅上乘头面鼻窍,鼻部淤堵得以通畅,症状得以缓解。然后应用艾灸方法,配合关元、神阙、中脘,使在人体中央的关元、神阙、中脘穴的阳气与位于四肢的合谷、太冲穴阳气相通,以温脾肾阳气,以达到全身阳气通达。阳气通达四肢肌表,则寒邪无以侵袭,更能散邪外出,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在治疗“鼻鼽”的中药方剂应用中,《伤寒论》中的“桂枝汤”仍为首选方剂,其能被誉为“千古第一方”主要在于其首创调和营卫的治疗理念和精妙的组方结构,其“解肌发表、双向调节、脏腑协调”之治疗功效,用在此处再为合适不过。简单的药物,足以解决过敏性鼻炎患者“易出汗、恶风、易气急燥热”之症状。当然,针对“鼻痒、打喷嚏”症状较重患者,可选择配合“茜草、墨旱莲、鱼脑石、徐长卿、细辛、干姜”等,以缓解患者急性症状。针对鼻塞、流清涕较重者可配合“益智仁、乌梅、五味子”等药物,以收敛肺气。在实际临床实践应用中,方中桂枝、白芍比例的不同会导致治疗方向的不同,二者等量重在调和营卫,能解决患者自汗、恶风症状,如服用桂枝配合细辛、干姜则起到温阳通窍、温肺化饮的作用,可缓解患者因晨起自身阳气与外界阳气生发未能同步导致的鼻痒、打喷嚏的症状。此外,还要综合辨证,适时增加补血、补气、补阳等药物。只有气血充足,经脉运行通畅,身体本身“由弱变强”的工作才会完成,过敏性鼻炎患者的症状才会最终消失。

最后一个方面,是大家最为关注的“根治”问题。追溯“鼻鼽”患者的发病,往往与“寒”有关。其发病可能与现代人长期睡眠不足,耗伤气血致阳气不足,或者平时贪凉,夜间睡眠吹冷气、食用寒凉食物、大汗未落吹风扇或空调有关,甚至可能追溯到数年前的一次淋雨。如果想要“根治”,这就要提到文章开始的第四个观点:“如不能杜绝新的病因产生,就算仙丹妙药,也只能把昨天的病因去除,今天创造的病因,明天还得处理”。

过敏性鼻炎的预防,除了老生常谈的“忌生冷、避风寒”的注意事项外,还建议:1.炎热的夏天,晚上吹空调穿长袖睡衣睡裤,特别是长的睡裤。在大腿的外侧有“胆经”的运行路线,胆经受寒,经络不通,则易出现打鼻痒、喷嚏、流清涕等一系列症状。预防过敏性鼻炎的发生,保护胆经不受寒邪侵袭,为很关键的一个环节。2.在游泳、受凉、淋雨后喝碗姜汤是我们这一代和老一代的传统观念,这样做的目的是在寒邪入表时将其直接驱除,避免寒邪入里。目前,这种观念正在慢慢淡化。3.“敲胆经”,这是最近几年提得较多的一个保健方法。通过敲打大腿外侧胆经巡行部位,促进气血循环,使阳气生发,调节肝胆功能,使人体机能正常运转,完成“身体由弱转强”的转换,使疾病在早期就能得到治疗。

(作者供职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洛阳医院;文字整理刘永胜、刘晓飞)

审核:星星 责任编辑:侯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