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预防早产?这几点很重要!

2025-8-28 来源:医药卫生网 - 医药卫生报  浏览:次  【查看证书

早产是指妊娠满28周至不足37周间分娩者,早产占分娩总数的5%~15%。早产是新生儿发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并且在发生早产的各种原因中,大部分为医源性早产,由于母体和胎儿的健康原因不允许继续妊娠时,医生会采取积极措施来终止妊娠,引发早产。因此,预防早产是降低围产儿死亡率和提高新生儿素质的主要措施之一。那么,孕妇应该如何预防早产呢?本文将介绍几种有效的早产预防措施,帮助准妈妈们降低早产风险。

一、早产有哪些征兆?

    1. 子宫收缩:子宫收缩是早产的最明显迹象。怀孕时,子宫通常会出现间歇性收紧,但在早产的情况下,收缩可能会更加频繁或剧烈。如果每小时有超过4次收缩,或者收缩时伴有严重的疼痛,就应该立即就医。

    2. 背痛:如果孕妇出现持续性背痛,这可能是早产的征兆。虽然背痛在孕期很常见,但早产时的背痛通常更严重,且可能伴随腹部紧缩感。

    3. 下腹部变硬:在早产的情况下,孕妇可能会感到下腹部变硬,这是子宫在收缩的迹象。如果这种情况持续发生,并且频率增加,应及时就医。

    4. 羊水流出:羊水是包围胎儿的液体。在早产的情况下,羊水可能会提前破裂,导致液体从阴道流出。这种情况需要立即就医,因为羊水流失可能会增加胎儿感染的风险。

    5. 出血:虽然孕期出血的原因有很多,但如果在妊娠晚期出现出血,这可能是早产的征兆。如果出血伴有腹痛或宫缩,应立即就医。

    6. 异常的胎儿活动:如果孕妇注意到胎儿的活动模式发生显著变化,例如突然变得非常活跃或几乎不动,这可能是胎儿在子宫内遇到问题的迹象,应及时就医检查。

二、导致早产的原因有哪些?

    1. 感染:孕妇在孕期如果感染细菌、病毒等病原体,可能会引发早产。这些病原体可能通过血液、阴道或腹腔等途径进入子宫,影响胎儿的正常发育。

    2. 子宫异常:子宫是孕育胎儿的重要器官,如果孕妇的子宫存在异常,如子宫畸形、子宫肌瘤、子宫内膜炎等,可能会影响胎儿的正常生长和发育,从而导致早产。

    3. 胎盘问题:胎盘是连接母体和胎儿的桥梁,为胎儿提供营养和氧气。如果胎盘存在问题,如胎盘早剥、前置胎盘等,可能会危及胎儿的生命,导致早产。

    4. 多胎妊娠:怀有双胞胎或多胞胎的孕妇早产的风险更高。多胎妊娠会增加子宫的负荷,使子宫更容易出现收缩和早产。

    5. 母体疾病:孕妇如果患有高血压、糖尿病、贫血等疾病,可能会影响胎儿的正常发育,增加早产的风险。这些疾病可能导致孕妇的身体状况恶化,无法为胎儿提供足够的营养和氧气。

    6. 生活方式和环境因素:不良的生活方式,如吸烟、饮酒、滥用药物等,以及暴露于有害物质的环境中,都可能增加早产的风险。这些因素可能对孕妇和胎儿的健康产生负面影响,导致早产。

三、预防早产的方法有哪些?

1. 定期产检:通过定期产检,医生可以及时了解孕妇和胎儿的健康状况,发现潜在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孕妇应该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产检,不要忽视任何一次检查。

    2. 均衡饮食:孕妇在孕期应该保持均衡的饮食,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物质。同时,要避免食用生冷、辛辣、油腻等刺激性食物,以免对胎儿造成不良影响。

    3. 注意个人卫生:孕妇在孕期应该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外阴部的清洁和干燥。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清洁产品,以免破坏阴道的正常菌群平衡。此外,孕妇还应该避免盆浴和游泳等可能增加感染风险的活动。

    4. 避免过度劳累:孕妇在孕期应该避免过度劳累,合理安排工作和休息时间。过度劳累可能会导致子宫收缩和早产。如果孕妇需要长时间站立或坐着工作,可以适当走动或变换姿势,以减轻身体的负担。

    5. 保持良好的心态:孕期的心态对胎儿的发育也有重要影响。孕妇应该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过度焦虑和紧张。可以通过听音乐、阅读、散步等方式来放松心情,缓解压力。

    6. 避免危险行为:孕妇在孕期应该避免危险行为,如高空作业、剧烈运动、驾驶等。这些行为可能会增加意外伤害的风险,导致早产。

    7. 及时治疗并发症:如果孕妇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并发症,应该及时治疗并控制病情。这些并发症可能会对胎儿的发育造成不良影响,增加早产的风险。

    8. 宫颈环扎术:对于宫颈机能不全的孕妇,宫颈环扎术是一种有效的预防早产的方法。通过在宫颈部位进行缝合,可以加强宫颈的支撑力,防止胎儿过早娩出。

四、出现早产迹象如何应对?

    1. 卧床休息:卧床休息可以减轻身体的负担,降低子宫收缩的频率和强度。孕妇在卧床休息时应该采取左侧卧位,以改善子宫的血液循环。

    2. 药物治疗:采用药物来抑制子宫收缩,延长孕周。这些药物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不要自行购买和服用。同时,孕妇应该了解药物的副作用和注意事项,如出现不适应及时就医。

    3. 营养支持:孕妇应该保持均衡的饮食,摄入足够的营养物质,以满足胎儿的生长和发育需求。如果孕妇食欲不佳或无法进食,可以通过静脉输液等方式来补充营养。

    4. 监测胎儿情况:孕妇出现早产迹象时,建议进行胎儿监护,以了解胎儿在子宫内的情况。胎儿监护可以及时发现胎儿缺氧、心率异常等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5. 做好分娩准备:如果孕妇的早产迹象无法控制,建议提前分娩。在这种情况下,孕妇应该做好分娩准备,了解分娩的过程和注意事项,并积极配合治疗。

五、早产后的注意事项

    1. 保暖:早产儿体温调节能力较差,容易受外界温度的影响。因此,要保持早产儿所处环境的温度恒定,通常需要在保温箱中进行护理。同时,要避免给早产儿穿过多的衣物,以免影响其正常呼吸。

    2. 合理喂养:早产儿的吸吮能力和吞咽能力较弱,需要采用特殊的喂养方式。可以选择母乳喂养或早产儿配方奶进行喂养,并根据早产儿的体重和生长情况调整喂养量。在喂养过程中,要注意观察早产儿的反应和排便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喂养问题。

    3. 预防感染:早产儿的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善,容易受到感染。因此,在护理过程中要严格注意卫生,勤洗手、戴口罩、穿无菌衣等。同时,要避免早产儿接触过多的人群和动物,以减少感染的风险。

    4. 密切监测:早产儿的生命体征较为脆弱,需要密切监测其心率、呼吸、体温等指标。如有异常,要及时就医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此外,还要定期给早产儿进行体检,了解其生长发育情况。

    5. 心理关怀:早产儿出生后,家长可能会面临较大的心理压力和焦虑情绪。医护人员和家长要给予早产儿足够的心理关怀和安慰,帮助其渡过难关。同时,家长也要积极调整自己的心态,保持乐观向上的精神面貌。

六、总结

预防早产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包括孕期保健、生活方式调整、定期产检等。如果孕妇出现早产迹象,应及时就医并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对于已经出生的早产儿,要加强照护和监测,确保其健康成长。希望每位孕妇都能顺利度过孕期,迎接健康宝宝的到来!

(深圳市坪山区妇幼保健院 王芳)

责任编辑:星星  一校:曲星  二校:张驰  三校:贾佳丽  一审:杨小玉  二审:赵曦  终审:梁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