尉氏县中心医院将ECMO(体外膜肺氧合)投入临床

2025-8-22 来源:医药卫生网 - 医药卫生报  浏览:次  

医药卫生网讯(记者张治平 通讯员孟旭 沈迎兵)近日,尉氏县中心医院正式将ECMO(体外膜肺氧合)投入临床使用,为急危重症患者提供了强有力的生命支持保障。ECMO技术通过体外循环替代患者心肺功能,被誉为重症医学领域的“终极救命手段”,广泛应用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暴发性心肌炎、心脏术后低心排等危重症救治。此次ECMO投入临床使用,标志着该院急危重症救治体系已实现与国家顶尖医疗水平的无缝接轨。

作为提升医疗技术水平的重要举措,尉氏县中心医院大力推进“请进来、走出去”人才培养计划,选派骨干医护人员赴国内顶尖医疗机构进修学习。急诊医学科主治医师邓振新、闫宁、高昂、李真等先后赴国家区域医疗中心——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完成ECMO专项技术进修。在进修期间,进修人员系统掌握了ECMO设备的精准操作、患者评估、并发症处理及团队协作等核心技能,并通过多例复杂病例实战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为了更好地保障急危重患者抢救成功,筑牢生命抢救“第一道防线”,加快医院新技术的高效使用,为确保急诊团队更精准地掌握技术核心,在关键时刻“用得上、用得好”,为重症患者争取更多治疗时间,8月21日上午,该院邀请河南大学淮河医院重症监护室副主任医师菅光旭就《ECMO相关知识》进行了专题培训。急诊医学科全体医护人员及心血管内科、呼吸内科等协作科室骨干积极参与,共同精进这一“生命支持终极技术”的应用能力。

培训中,菅光旭结合急诊医学科工作特点,定制了培训内容。他从急诊场景下ECMO的启动时机切入,用“时间就是生命”的紧迫感贯穿讲解,系统梳理了ECMO的基本原理、设备快速组装流程及急诊常见重症(如急性呼吸衰竭、心源性休克)的适应证判断。尤其针对急诊医学科最关注的“如何快速评估患者是否适合ECMO”“转运过程中设备维护要点”等问题,同时结合多例急诊抢救真实案例,拆解了从判断到启动的全流程关键节点,让参训人员对急诊场景下的技术应用有了更清晰的实操思路。

ECMO技术的成功开展是尉氏县中心医院践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的重要体现。作为目前危重症救治领域的顶尖技术,ECMO可为心肺功能衰竭患者争取宝贵的救治时间,极大提升复杂急危重症患者的生存率。医院将继续通过“外引内培”加强人才梯队建设,持续引进前沿医疗技术,全力打造辐射周边的区域性危重症救治中心,全力护佑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审核:星星 责任编辑:刘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