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9医师节特别策划“温度”⑧】41摄氏度~70摄氏度:守护心脏的节律

2025-8-19 来源:医药卫生网 - 医药卫生报  浏览:次  

 

8月13日,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手术室里,一场紧张而精密的手术正在进行。该院副院长赵育洁手持射频消融导管,目光紧盯着三维标测电生理导航系统屏幕,双手不断细微调整角度,实时监测显示在患者心脏模型上各种参数的变化。

1小时后,监护仪上跳动的正常波形宣告手术成功,赵育洁的眼中露出了欣慰的笑容——这台三维指导下的房颤射频消融术,再次为患者重启了健康的心跳。

从医27年来,赵育洁带领团队已成功完成万例之多的心脏射频消融手术,从常见的室上速到复杂的房颤、室速,她始终秉持“精准、微创、高效”的准则,力求以最合理的治疗方案为患者解除病痛。

 

“心脏就像一个精密的‘泵’,心律失常好比电路出了故障,我们做射频消融,就像电工精准找到短路点并修复,让心脏的‘节律’回归正常。”她用生动的比喻诠释着工作的核心,语气中满是对生命的珍视。

作为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的关键介入技术,心脏射频消融术通过静脉或动脉血管将电极导管送入心腔特定部位,射频电极发射的高频振荡电流使周围组织离子震荡、碰撞产热,当温度升至41摄氏度~70摄氏度时,目标组织发生凝固性坏死,既能消除病灶,又不损伤周围正常组织。

而在房颤治疗领域,技术正不断升级。赵育洁介绍,脉冲电场消融作为新兴技术,通过高频电场脉冲使心肌细胞膜电穿孔,引发细胞程序性死亡,可精准消除异常电位传递。由于不同组织电穿孔阈值不同,该技术能实现心肌特异性消融,有效保护毗邻组织,代表着心律失常治疗的新方向。

作为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心内科的学科带头人,赵育洁不仅专注临床诊疗,更重视团队培养与技术传承。“医生要永远保持学习的热情,医学在进步,生命的奥秘值得用一生探索。”这是她常对年轻医生说的话。在她的带领下,团队不断攻克技术难题,让更多心律失常患者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高水平诊疗服务。

谈及从医选择,赵育洁坦言,自己正是被心脏跳动的生命力所打动。在她看来,医生的成长不仅是在与疾病的博弈中精进技术,更是在与患者的共情中沉淀初心。“医师的价值不仅在于技术高低,更在于用专业与温度驱散患者的恐惧。看到患者康复后重绽笑容,那种成就感无可替代。”(本报记者 丁 玲)

审核:星星 责任编辑:杨小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