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9医师节特别策划“温度”③】30摄氏度以上:高温下的奔忙

2025-8-19 来源:医药卫生网 - 医药卫生报  浏览:次  

 

盛夏的豫西大地热浪滚滚,持续30摄氏度以上的高温,乡村医生们肩挎“全科医生助诊包”,骑着电动健康巡诊车,顶着烈日穿梭在乡间小路,守护着村民的健康。

7月下旬的一天正午,卢氏县双槐树乡北川村卫生室有些闷热,满脸都是汗水的乡村医生陈永君正在忙碌,电话铃声突然响起。电话那头传来一个颤抖的声音:“我家老头骑电动三轮车摔住了,动不了,快来看一下吧!”

陈永君放下电话,立即骑上巡诊车,带上装备赶赴现场。经初步诊断,判断伤者右下肢骨折,需立即转上级医院救治。与家属沟通后,陈永君迅速通过“行走的医院”健康180一键呼叫系统,向调度指挥中心发出呼救,请求派出救护车转运患者。

为争取时间,陈永君同时护送患者向县城方向移动。热风卷着尘土呼啸而过,他汗流浃背地坚持前行,直至与呼啸而来的救护车会合。患者经及时转运救治,生命体征平稳,避免了伤情加重。

在卢氏县,“行走的医院”健康180项目已覆盖80名乡村医生和20家乡镇卫生院的全科医生。自2024年3月以来,他们通过全科医生工作站接收健康180调度指挥中心的派单,第一时间抵达求助现场。遇有危急情况,村民也可直接拨打一键呼叫系统电话,获得及时有效的医疗响应。

仅2025年7月至8月中旬,卢氏县“行走的医院”健康180一键呼叫系统已处理65次求助:其中医疗咨询34次,紧急转诊31次。这些数字背后,是100名基层医生在酷暑中用脚步编织的生命守护网。

“过去遇到急症只能干着急,现在一按键,医生背着‘二甲医院的设备’就来了!”村民口中的“神奇背包”,正是中国初级卫生保健基金会捐赠的全科医生助诊包。这台不足5公斤的设备,可完成心电图、血氧检测、掌上超声等12项基础检查,数据通过“全科医生工作站”直传县人民医院远程诊断中心。当乡村医生为突发疾病的老人做完检查,县医院专家的诊疗意见便能同步呈现在平板电脑上。

“重病120,看病180”,这句在卢氏县口口相传的顺口溜,道出了基层医疗的创新解法。

2024年3月,在农工党中央和河南省卫生健康委支持下,“行走的医院”健康180项目落地卢氏县。80名乡村医生和20名乡镇医生组成“移动医疗队”,巡诊足迹覆盖全县180个行政村。最偏远的狮子坪乡,乡村医生叶永福需骑行20公里山路,他笑称:“助诊包就是我的‘科技铁鞋’,以前靠赤脚走,现在能‘走’进三甲医院会诊室!”

同时,卢氏县“行走的医院”健康180项目深度融入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并与慢病管理、“护士到家”等惠民服务协同推进,实现了基层诊疗能力和服务水平的“双提升”。这有效缓解了基层医疗资源总量不足、质量不高、分布不均的问题,进一步完善了分级诊疗机制,促进了区域医疗资源共享,极大提升了卢氏县人民群众的就医获得感和健康幸福感。(本报记者 朱晓娟 通讯员 胡代春 杨斌)

审核:星星 责任编辑:杨小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