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9医师节特别策划“温度”①】-196摄氏度:生命医学的探索

2025-8-19 来源:医药卫生网 - 医药卫生报  浏览:次  

 

-196摄氏度,是液氮的温度。冷冻在河南省妇幼保健院(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生殖医学科的胚胎,正是储存在-196摄氏度的液氮罐里,静静等待着复苏之后形成新的生命,等待着爸爸妈妈接他们回家。

跟随河南省妇幼保健院生殖医学科主任、主任医师管一春的脚步,记者在河南省妇幼保健院生殖医学科胚胎冷冻室里看到,几十个液氮罐整齐排列——这就是冷冻胚胎暂居的地方。存放在液氮罐中的冷冻胚胎,是医生们为前来就诊的不孕不育夫妇们细致保存的优质胚胎。

“为了最大限度保证做试管婴儿的不孕不育患者成功完成胚胎移植,我们会为他们冷冻保存数目不等的优质胚胎。这些胚胎放在特殊冷冻保护剂中,经处理后置于液氮中。生命的种子在这里被按下暂停键,开始一段背负期待的极寒之旅,等待重启的时刻。”管一春说,液氮罐中稳定控制的温度,是确保冷冻样本不受损害的关键。胚胎冷冻技术及辅助生殖技术的发展,在生育状况并不乐观的当下,为很多家庭提供了更灵活、更可靠的生育选择。

从事生殖医学相关工作18年来,管一春和团队专注于不孕不育诊疗,在生育力保存等生殖尖端技术领域上下求索,不断精进关于生命医学的探索。2017年,管一春作为主要发起人,在河南省依托“妇幼保健协会生育保健专委会”建立妇幼生殖联盟,目前已签署127家联盟单位,均覆盖远程会诊。

近年来,随着恶性肿瘤发病呈现年轻化趋势,有生育需求的年轻肿瘤患者越来越多。管一春带领团队毅然地投入到年轻肿瘤患者生育力保存这项新的研究领域。随后,她带领团队远赴日本、美国等多地学习最新的生育力保存理念和技术,以生育力保存为主旨成功申报多个省市重点实验室,建立生育力保存诊治网络,并于2019年创建了河南省首个“生育力保存门诊”,实现从“临床—科研—临床”的转化应用。截至目前,该门诊已经顺利为乳腺癌、直肠癌、淋巴瘤、卵巢交界肿瘤等众多肿瘤患者成功保存生育力。

2023年,管一春和团队依托于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与河南省妇幼保健院共建的国家妇产区域医疗中心,在河南省妇幼保健院生殖健康医院开设河南省首个“院士门诊”,有效地打破了地域限制,解决了河南生殖遗传疑难患者的求医困境。

国际首例阻断Adams-Oliver综合征(一种罕见的遗传性多发畸形综合征)、全国首例阻断Crigler-Najjar综合征(一种罕见的胆红素代谢障碍的遗传性疾病),全国首例肾母细胞瘤患者实施卵巢组织冷冻、中部省份首例克罗恩病女童实施卵巢组织冷冻,省内首例PRP(富血小板血浆)宫腔灌注用于薄型子宫内膜患者、省内首例玻璃化冷冻试管婴儿……如今,管一春和团队肩负着更多对生育力保护与保存的责任与期望,也开启了更多高科技量值的技术创新与探索。

每天20多台手术,每周4天有门诊,每月定期开展培训班推广核心技术、帮扶基层医疗机构……这是18年来管一春的工作日常。“不抛弃、不放弃任何一位患者”,在获得全国卫生健康系统先进工作者后,管一春不断重复着这句话。她说,生殖医学科团队一年365天无休已是常态。他们终日忙碌奔波于临床、实验室和教学的各个岗位,在这份心系妇女儿童健康的坚守与传承中为无数家庭延续爱的希望,付出都很值得!(本报记者 刘 旸)

审核:星星 责任编辑:杨小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