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门螺杆菌是慢性胃炎的‘头号凶手’?一文说清它的感染途径和清除关键”
2025-8-19 来源:医药卫生网 - 医药卫生报 浏览:次 【查看证书】在消化内科的日常工作里,我常常碰到患者询问有关幽门螺杆菌的问题。很多人都知道幽门螺杆菌和慢性胃炎关系紧密,但对于它到底是怎样感染人体,以及怎样才能有效把它清除,了解得并不多。下面我就来给大家详细说说幽门螺杆菌的感染途径和清除的关键要点。
一、认识幽门螺杆菌
幽门螺杆菌呈螺旋形,需在微需氧环境生存,主要寄生于人的胃和十二指肠。它生存能力强,能在胃酸的强酸环境中存活。大量研究表明,多数慢性胃炎患者的胃黏膜中可检测到幽门螺杆菌,称它为慢性胃炎的‘头号凶手’并不夸张。
二、幽门螺杆菌的感染途径
(一)口口传播
口口传播是幽门螺杆菌最为常见的感染途径之一。这种传播主要是通过唾液来实现的。比如说,和感染了幽门螺杆菌的人共用吃饭的餐具、喝水的杯子,或者进行深度接吻等亲密接触,都有可能让幽门螺杆菌从一个人传染到另一个人身上。儿童因为卫生意识相对比较薄弱,更容易通过这种方式被感染。就像有的家长在喂孩子吃饭的时候,把食物嚼碎了再喂给孩子,这样就很可能把自己体内的幽门螺杆菌传染给孩子。此外,在一些聚餐场合,如果没有使用公筷、公勺的习惯,也会增加幽门螺杆菌传播的风险。
(二)粪口传播
幽门螺杆菌能够随着粪便排出体外。要是它污染了水源或者食物,健康的人吃了被污染的水源或者食物,就有可能被感染。在一些卫生条件不太好的地区,水源和食物被污染的可能性更大,所以那里的人感染幽门螺杆菌的风险也相对较高。另外,当我们接触了被污染的物品之后,如果不及时洗手就去触摸口鼻,也可能会让幽门螺杆菌趁机进入体内。例如,在公共场合触摸了被污染的扶手、门把手等物品后,没有洗手就进食,就存在感染的隐患。
三、幽门螺杆菌引发慢性胃炎的机制
幽门螺杆菌进入胃部后,凭借螺旋形结构穿过胃黏膜黏液层,附着在胃黏膜上皮细胞上,它分泌尿素酶、空泡毒素等有害物质。尿素酶分解尿素产生氨,氨既能中和胃酸,为幽门螺杆菌创造适宜生存环境,又会损伤胃黏膜,破坏其屏障功能。空泡毒素会使胃黏膜上皮细胞空泡样变性,破坏胃黏膜完整性。此外,幽门螺杆菌引发的免疫反应,在攻击它的同时也会损伤胃黏膜。长期炎症刺激使胃黏膜反复受损和修复,最终引发慢性胃炎。
四、如何检测幽门螺杆菌
(一)尿素呼气试验
这是常用的非侵入性检测方法。患者口服含标记尿素的试剂后呼气,仪器检测呼出气体中标记物含量,以此判断是否感染。该方法简便无痛,适合大多数人。但检测前需空腹或禁食两小时以上,且一段时间内不能服用抗生素、铋剂和某些抗酸药,以免影响结果。
(二)胃镜检查
这是侵入性检测方法。医生将带摄像头的管子插入患者胃部,直接观察胃黏膜情况,并可取组织进行病理检查。它能更准确诊断幽门螺杆菌感染,还可发现其他胃部病变,但可能会让患者不适。一般有其他胃部症状、年龄较大或有胃癌家族史的患者,医生会建议做胃镜检查。
(三)血清学检测
通过检测血液中幽门螺杆菌抗体判断是否感染过。此方法操作简单,只需抽取少量血液。但即使感染已清除,抗体可能仍存在一段时间,所以只能说明曾感染,不能确定当前是否感染,适合大规模筛查。
五、清除幽门螺杆菌的关键
(一)规范用药
清除幽门螺杆菌通常需联合使用抗生素、质子泵抑制剂和铋剂。抗生素直接杀灭细菌,质子泵抑制剂抑制胃酸分泌,为抗生素发挥作用创造条件,铋剂保护胃黏膜。患者必须严格按医嘱服药,不能自行增减药量或停药,否则易导致幽门螺杆菌耐药,增加清除难度和费用,且耐药菌对胃的损害可能更严重。治疗中若出现不适症状,应及时告知医生调整方案。
(二)注意饮食卫生
治疗期间,要避免吃生冷食物,选择高温烹饪的食物,高温可杀死幽门螺杆菌。养成使用公筷公勺、不共用餐具水杯的习惯,实行分餐制。注意食物保存和加工,生熟分开,防止交叉污染。
(三)增强免疫力
人体免疫力对清除幽门螺杆菌至关重要。患者可通过合理饮食、适量运动和充足睡眠增强免疫力。饮食上保证营养均衡,多吃新鲜蔬果、牛奶、鸡蛋等富含维生素和蛋白质的食物。选择散步、慢跑、游泳等运动方式,每周坚持一定次数和时间。每天保证充足睡眠,让身体充分休息。
六、预防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措施
(一)注意个人卫生
保持良好个人卫生是预防感染的重要措施。饭前便后要勤洗手,用肥皂或洗手液在流动水下冲洗至少20秒,注意清洗手指缝和指甲缝。早晚认真刷牙,刷牙时间不少于三分钟,采用正确刷牙方法,饭后及时漱口,减少口腔食物残渣。
(二)改善饮食卫生
选择清洁卫生的食物和水源,避免食用路边摊等卫生条件差的食物。尽量去正规餐厅就餐,其在食物采购、加工和储存上卫生标准更严格。食物要储存在干燥通风处,加工时确保熟透,尤其是肉类和海鲜。
(三)避免亲密接触
尽量避免与感染了幽门螺杆菌的人进行亲密接触,比如深度接吻等。如果家庭成员中有感染了幽门螺杆菌的人,要采取分餐制,使用公筷、公勺,避免交叉感染。同时,要对餐具进行定期消毒,可以采用高温煮沸、消毒柜等方式进行消毒,确保餐具的卫生。
七、总结
幽门螺杆菌是慢性胃炎的重要致病因素,感染途径有口口传播和粪口传播等。清除它需规范用药、注意饮食卫生和增强免疫力。通过注意个人卫生、改善饮食卫生和避免亲密接触等措施,可预防感染。了解这些知识,有助于保护自己和家人的胃部健康,远离慢性胃炎困扰。
(湖南省桂东县东洛乡卫生院 郭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