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咽炎总不好?小心胃里的酸在“捣鬼”

2025-8-1 来源:医药卫生网 - 医药卫生报  浏览:次  【查看证书

嗓子常年嘶哑,吞咽时总有异物感,频频清嗓子也解决不了困扰,喉咙深处总隐隐作痛或发干……这都可能是慢性咽炎的典型表现。但当咽炎缠绵数月甚至数年,试过多种药物和偏方均不见好转时,不妨换一个思考方向:问题根源可能不在咽喉本身,而在于你的胃——即胃食管反流在悄悄“腐蚀”咽喉。

胃食管反流(GERD)的本质就是酸液逆流——本来安分待在你胃中的带有腐蚀性的酸性食物和胃液混合物,受食管下括约肌功能障碍或胃内压过高影响,开始突破封锁向上逆行。部分患者会感受到胸骨后明显的烧灼感(俗称胃灼热),或酸水上涌到口中的感觉,但约有近50%-60%的人为"沉默型反流",酸水虽已在食管和喉部停留良久并对它们悄悄形成了损伤,患者却无明显胃部症状,这便使医生和患者难以察觉此病的真正根源。

为什么胃里的酸会伤害喉咙?

胃酸的“酸度”很强,即便胃黏膜为了保护自己而生有一层抗酸“盔甲”,其他组织接触到胃酸时,损伤几乎是必然的。每次胃内容物反流向上闯过食管时:

·  咽喉组织“赤裸”无防御:咽部黏膜不像食管那样有防御机制(如食管能暂时关闭、黏膜具有一定的酸耐受能力),面对逆流的胃酸攻击时几乎没有防护能力。胃酸持续破坏纤弱的咽喉组织细胞可导致慢性炎症及损伤。

·  夜间躺卧更危险:躺姿会使胃酸在缺乏重力阻碍下更容易倒流至咽喉位置。夜晚咽喉黏膜暴露在胃酸中的时间也明显延长(一晚累计接触甚至可达十多分钟),使得损害不断加重。

·  高隐蔽性反流易被忽视:“沉默型反流”常不具备典型消化道不适,患者在误认为普通咽喉炎而反复使用润喉药无效的情况下反复治疗却无果,更让咽喉的“酸蚀”持续进行却不自知。

当你的咽喉炎和以下迹象相伴,应警惕胃食管反流:

·-声音经常沙哑(尤其清晨明显,随着活动可能逐步改善),难以完全恢复;

-总像有异物阻塞感,喉咙需要反复清嗓才能暂时舒缓;

·-咽部持续干痒、刺激感或轻烧痛感;

·-吞咽某些食物较费劲或有受阻感;

·-常在进餐后、躺床时咳嗽发作加重;

·-频繁清嗓子的表现;

·-普通咽喉炎治疗(局部喷剂、含片等)无效;

如何揪出这个“捣蛋鬼”并制服它?

由于反流隐匿性强,自我用药存在风险,建议及时寻求专科医生帮助。

1.初步排查:耳鼻喉科医师通过内窥镜检查咽喉黏膜状态(炎症、红斑、声带水肿或糜烂性变化等),可提示是否存在潜在性反流性咽炎的可能。

2.24小时喉咽反流PH监测:该项检测通过插入鼻腔微小导管于喉咽部,持续监测24小时内反流发生的频率、酸液在喉咽存留的时长及强度,是目前判别喉咽反流最有效的手段。

3.PPI药物治疗试验(质子泵抑制剂):无检查条件时可尝试使用PPI药物(如奥美拉唑、泮托拉唑)进行试验性治疗。建议高剂量治疗持续一段时间(如8周)后观察症状缓解程度作为诊断参考。需要医生具体评估并制定方案。

有效治疗方式——修复咽喉“酸伤”

一旦确诊由反流引起咽喉问题,主要治疗目标是减少胃酸对咽喉侵害、缓解炎症并逐步促进伤口愈合:

·生活方式调整是根本——降低胃内压和反流机会:

-避免暴饮暴食、每餐七分饱为佳;

-餐后忌立即躺下或弯腰动作,与睡眠间隔至少3小时;

-限制如巧克力、酒精、高脂类食物、咖啡和碳酸饮品等;

-夜卧时尽量抬高床头 10-15 厘米让睡眠姿势略高;避免穿紧身裤或用力勒紧腰带;

-停止吸烟;

·抑酸药物控制胃酸分泌:首选PPI类药物,但需长期(通常需持续2-4个月以上)且规律使用方能显效,否则易中途复发,具体剂量疗程请遵医嘱执行。

·咽喉黏膜保护药物:硫糖铝悬混液等可在咽喉短暂形成保护膜,缓和对咽喉壁细胞直接刺激。

忽视问题会让咽喉“受伤更深”

若反复受反流侵蚀而损伤迁延难愈,黏膜最终可能出现息肉形成、喉狭窄等情况(多见于严重长期病例),对声音功能、呼吸道健康和吞咽过程都将产生不可逆性打击,导致治疗更加困难、恢复期明显延长。

特别提醒:当咽炎缠绵难愈、用尽诸多方式却始终“治不好”时,请提高警惕——真正的麻烦制造者可能来自“楼下”胃部的幽门失守。你真正需要的,或许并不是多喝一杯苦药或换种含片,而是深入喉间与胃底的探察!在专业医师协助下揪出幕后主使,合理抑酸与细致生活的长期坚持才能让顽固的慢性咽炎得以摆脱。喉咙的敏感脆弱远比我们想象中更严重,面对那“看不见的反流”,切勿以嗓子疼痛一拖再拖。

(滑县中医院 杨利坤)

责任编辑:星星  一校:曲星  二校:张驰  三校:贾佳丽  一审:杨小玉  二审:赵曦  终审:梁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