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PV分型检测:为什么16/18型阳性要格外警惕?

2025-7-25 来源:医药卫生网 - 医药卫生报  浏览:次  【查看证书

在女性健康领域,HPV(人乳头瘤病毒)检测已成为宫颈癌筛查的重要手段。然而,当检测报告显示“HPV16/18阳性”时,医生往往会强调进一步检查的必要性。这两种亚型为何如此特殊?它们与宫颈癌的关联究竟有多密切?

HPV病毒家族成员众多,包含200多种亚型,根据致癌风险可分为低危型和高危型。其中,16型和18型属于最常见的高危型。如果你细心观察比较HPV检测报告,会发现在不分型的检测报告中都会把HPV16/18作为一项列出来。世界卫生组织研究数据显示,全球约70%的宫颈癌病例由这两种亚型直接导致。相较于其他高危亚型(如31、33、45型等),16/18型不仅致癌性更强,而且感染后进展为宫颈癌的速度更快。

从病理机制来看,16/18型HPV的致癌能力与其独特的基因结构密切相关。它们携带的E6和E7癌蛋白能更高效地破坏人体抑癌基因(如p53和RB基因),导致宫颈细胞异常增殖。临床数据显示,16型感染更易引发宫颈鳞癌,18型则与宫颈腺癌的关联更为密切。值得注意的是,宫颈腺癌的早期诊断难度更大,预后相对较差。

HPV16/18型感染还具有“隐蔽性进展”的特点。部分感染者可能在较长一段时间内没有任何明显症状,但宫颈细胞已经在病毒的持续作用下发生了癌前病变。研究表明,从16/18型持续感染到发展为宫颈癌,平均周期为5~10年,普遍短于其他高危亚型。这意味着留给干预治疗的“窗口期”更短,因此定期进行精准筛查显得尤为重要。

在检测技术方面,分型检测的意义远超普通的HPV核酸检测。普通检测仅仅能够判断是否感染高危型HPV,而分型检测可以精准识别具体的亚型。当确认16/18型阳性时,宫颈细胞学检查(TCT)结果是阴性时,ASCCP 2019建议:当HPV16阳性时,建议立即转诊阴道镜,因为其阳性率远高于阈值(>4%)。当HPV18阳性时,首选建议是立即转诊阴道镜,因为其阳性率高于阈值(>4%),同时,也提供了一个替代方案,即在12个月后进行联合检测。因此再次印证了HPV16/18阳性的风险性。

但是对于16/18型阳性者,科学干预治疗能够显著降低癌变风险。如果活检确诊低级别上皮内瘤变(LSIL、CIN1),它的主要处理策略是定期随访,可以通过增强免疫力(如规律作息、营养支持等)达到自然清除病毒和逆转病变;如果发现高级别上皮内瘤变(HSIL),则需要及时进行宫颈锥切术等治疗,有效切除病变组织,将未来进展为宫颈癌的风险降低90%以上,但是还需要定期随访。

在预防层面,HPV疫苗为16/18型感染提供了有效的屏障。二价疫苗专门针对这两种亚型,保护效力可达98%;四价和九价疫苗也包含对16/18型的防护。世界卫生组织建议9~14岁尚未发生性行为的女性优先接种,实践表明15~45岁的女性也可接种,即使已经感染的女性接种疫苗,也可预防其他高危亚型的感染。

值得注意的是,男性也可能携带16/18型HPV,并通过性行为将其传播给女性。虽然男性患癌风险较低,但他们可能成为女性反复感染的源头。我国已经开放男性接种HPV疫苗,因此,伴侣共同关注HPV感染状况,积极检测及预防,对阻断传播链至关重要。

总之,HPV16/18型阳性并非“癌症判决”,而是一个重要的健康预警信号。鉴于其高致癌性、快速进展特性和隐匿性特点,我们更应格外警惕。只有通过精准分型检测尽早发现,借助规范诊疗及时干预,结合疫苗接种主动预防,才能将宫颈癌风险降至最低。

(四川省成都市温江区妇幼保健院 薛科)

责任编辑:星星  一校:曲星  二校:张驰  三校:贾佳丽  一审:杨小玉  二审:赵曦  终审:梁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