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不控制会怎样?从头晕到中风,身体会发出5次“求救信号”

2025-7-17 来源:医药卫生网 - 医药卫生报  浏览:次  【查看证书

在我国,高血压是潜伏在身体里的隐形威胁,悄无声息地损害着我们的健康。据统计,我国高血压患者已超过2.7亿,其中不少人因为没有明显症状而忽视了它的存在。然而,高血压就像不断升高的水压,长期作用下,血管、心脏、大脑等重要器官都会受到损伤。更危险的是,身体会在不同阶段发出“求救信号”,如果我们能及时捕捉并重视这些信号,就能避免从轻微不适发展到中风、心梗等严重后果。​

第一次求救信号:反复头晕头痛​

很多人在血压升高时,最先感受到的是头晕和头痛,这也是身体发出的第一个明确警告。这种头晕通常不是天旋地转的眩晕,而是持续的昏沉感,就像头上压了一块重物,尤其在早晨起床后、突然起身或劳累后更明显。头痛则多表现为太阳穴两侧或后枕部的胀痛,有时还会伴有搏动性疼痛,仿佛血管在跟着心跳“一跳一跳”地疼。​

为什么高血压会引起头晕头痛?我们的大脑对血压变化非常敏感,正常情况下,脑血管通过自身调节维持稳定的血流。当血压突然升高时,脑血管被迫扩张,压迫周围的神经和组织,就会引发头痛;而血压波动过大时,脑部供血忽多忽少,又会导致头晕。如果此时不加以控制,血压反复升高会让脑血管长期处于“紧绷”状态,逐渐失去弹性,为后续更严重的问题埋下隐患。

第二次求救信号:胸闷心悸​

当高血压持续发展,心脏会率先发出第二次求救信号——胸闷和心悸。心脏就像一个不知疲倦的“水泵”,通过收缩和舒张将血液输送到全身。正常情况下,心脏收缩时面对的血管阻力适中,工作起来轻松自如。但高血压患者的血管长期处于高压状态,心脏需要用更大的力气才能把血液泵出去,就像一个人长期负重跑步,久而久之会变得疲惫不堪。​

这种疲惫最直接的表现就是胸闷,尤其是在活动后更明显,感觉胸口像被一块石头压住,喘不过气来。心悸则是心脏“力不从心”的另一种表现,患者会感觉心跳加快、心跳紊乱,甚至能清晰地听到自己的心跳声,在安静时或夜间这种感觉会更加突出。​​

第三次求救信号:视力模糊​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也是观察高血压损伤的“窗口”。当血压长期居高不下,眼底血管会受到严重影响,发出第三次求救信号——视力模糊。我们的眼底分布着许多纤细的血管,它们就像“微型血管模型”,能直接反映全身血管的健康状况。

高血压会使眼底血管变得脆弱、硬化,甚至出现痉挛、出血或渗出。初期可能只是看东西时偶尔出现黑影、重影,或在看强光后眼睛发花。随着病情进展,视力会逐渐下降,看东西越来越模糊,就像隔着一层毛玻璃。如果血压突然急剧升高,还可能导致眼底血管破裂,出现眼前发黑、视力骤降等危险情况。很多人出现视力问题时,第一反应是去眼科检查,却忽略了高血压这个“幕后黑手”。事实上,眼底病变是高血压损害全身血管的重要证据,它不仅会影响视力,还预示着心、脑等重要器官的血管也可能受到了类似的损伤。

第四次求救信号:肢体麻木​

当高血压对血管的损害延伸到脑部和四肢时,身体会发出第四次求救信号——肢体麻木。这种麻木通常从手脚开始,表现为手指或脚趾发麻、发僵,就像戴了手套或袜子一样,感觉不灵敏。有时还会伴有下肢无力,走路时像踩在棉花上,脚步发飘。​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长期高血压会导致脑血管硬化、狭窄,甚至形成微小血栓,影响脑部供血。当负责控制肢体感觉和运动的脑组织供血不足时,就会出现肢体麻木、无力等症状。此外,高血压还会损伤四肢的末梢血管,导致肢体血液循环不畅,加重麻木感。需要特别警惕的是,肢体麻木往往是中风的“前奏”。如果麻木突然发生,尤其是单侧肢体麻木,同时伴有说话不清、嘴角歪斜、头晕加重等症状,很可能是脑梗死或脑出血的紧急信号,必须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争取黄金救治时间。​

第五次求救信号:鼻出血与蛋白尿​

当高血压发展到比较严重的阶段,身体会发出第五次求救信号,表现为反复鼻出血和蛋白尿,这意味着全身血管已经濒临“崩溃边缘”。鼻出血看似是小问题,实则可能与高血压密切相关。鼻腔内的血管又细又脆,高血压会使这些血管压力增大,容易破裂出血。与普通鼻出血不同,高血压引起的鼻出血多发生在清晨或活动后,出血量较大且不易止住,有时还会反复出现。​

蛋白尿则是肾脏发出的求救信号。肾脏就像一个“过滤器”,通过肾小球将血液中的废物过滤出去,保留有用的蛋白质。长期高血压会损伤肾小球内的细小血管,使其过滤功能下降,导致蛋白质漏到尿液中,形成蛋白尿。初期可能没有明显症状,只能通过尿常规检查发现;随着病情进展,会出现泡沫尿、下肢水肿等症状,严重时会发展为肾功能衰竭,需要透析或肾移植才能维持生命。​​

六、如何抓住“求救信号”,远离高血压危害?​

了解了身体发出的5次求救信号后,我们更要学会抓住这些信号,积极防控高血压。首先,要定期测量血压,尤其是40岁以上人群、有高血压家族史者、肥胖者等高危人群,建议每周至少测量2-3次血压,做到早发现、早干预。其次,一旦出现上述任何一种“求救信号”,都要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调整降压药方案,将血压控制在140/90mmHg以下。​

在生活方式上,要坚持低盐饮食,每天盐摄入量不超过5克;少吃高脂肪、高糖食物,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和全谷物;戒烟限酒,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保持适量运动;同时要学会调节情绪,避免长期精神紧张、焦虑。

七、结论

高血压虽然可怕,但只要我们能及时捕捉身体发出的“求救信号”,积极采取防控措施,就能有效延缓病情进展,远离中风、心梗等严重后果。记住,对高血压的忽视,就是对生命的不负责任。让我们从关注血压开始,守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新宁县巡田乡卫生院 王重强)

责任编辑:星星  一校:曲星  二校:张驰  三校:贾佳丽  一审:杨小玉  二审:赵曦  终审:梁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