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肺炎恢复期护理:如何通过拍背、体位调整促进痰液排出?

2025-7-17 来源:医药卫生网 - 医药卫生报  浏览:次  【查看证书

在儿科护理的日常工作里,我们常常会接触到患有肺炎的儿童。肺炎是儿童时期较为常见的呼吸道疾病,当孩子经历了一段时间的治疗,病情逐渐好转进入恢复期时,却仍可能面临一个棘手的问题——痰液排出困难。痰液若不能及时有效地排出,不仅会让孩子感觉不适,还可能导致病情反复,影响康复进程。

一、儿童肺炎恢复期痰液排出的重要意义

在儿童肺炎的恢复阶段,虽然肺部的炎症正在逐渐消退,但呼吸道内仍会残留一定量的痰液。这些痰液是炎症刺激呼吸道黏膜产生的分泌物,其中包含了病原体、炎症细胞以及坏死组织等。如果痰液不能及时排出,就如同下水道堵塞一样,会造成一系列不良后果。

二、拍背促进痰液排出的方法及护理要点

(一)拍背的原理

拍背促进排痰的核心是借助物理震动,用空心掌适度拍打背部时,震动会传导至呼吸道,使黏附在黏膜上的痰液松动脱落,如同摇晃装沙的瓶子让沙子脱离瓶壁。

对大龄儿童,可配合咳嗽训练增强效果,指导孩子先深吸气,短暂屏气使肺部充分扩张,再用力咳嗽,利用气流冲击将松动的痰液排出体外。两者结合能更高效地清除呼吸道分泌物,缓解不适。

(二)拍背的准备工作

在给孩子拍背之前,护理人员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首先,要选择合适的时间。一般建议在孩子进食前半小时或进食后1-2小时进行拍背,这样可以避免拍背过程中引起孩子呕吐。其次,要让孩子处于舒适的体位。可以让孩子趴在护理人员的腿上,或者侧卧在床上,头部稍微向下倾斜,这样有利于痰液引流。

(三)拍背的手法

拍背时,护理人员需掌握正确手法:五指并拢稍向内合掌,形成空心掌,用手腕力量有节奏地从下向上、从外向内轻拍孩子背部,力度需适中,过轻无法震动痰液,过重则会让孩子疼痛。

操作时每一体位保持5-10分钟,每日1-2次,通过规范频率与体位控制,提升排痰效果。

(四)拍背的注意事项

拍背过程中,护理人员需要注意一些事项。一是要观察孩子的面色和呼吸情况。如果孩子出现面色苍白、呼吸急促等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拍背,并及时通知医生。二是要注意拍打的部位。避免拍打孩子的脊柱、腰部和胸部的敏感部位,以免造成损伤。三是拍背结束后,要帮助孩子及时清理口腔和鼻腔内的痰液,保持呼吸道通畅。

三、体位调整促进痰液排出的方法及护理要点

(一)体位调整的原理

体位调整促进痰液排出的原理是利用重力的作用。不同的体位会使呼吸道内的痰液在重力的影响下发生移动。通过选择合适的体位,可以使痰液流向大气道,更容易被咳出。例如,当孩子处于头低脚高的体位时,痰液会因为重力的作用向口腔方向流动,从而增加咳出的机会。

(二)常见的体位调整方法

1.俯卧位

让孩子趴在床上,头部稍微向下倾斜,胸部可以垫一个小枕头。这种体位可以使肺部后部的痰液更容易引流出来。在孩子俯卧时,护理人员要注意观察孩子的呼吸情况,避免口鼻被捂住,导致窒息。同时,要定时帮助孩子翻身,防止长时间压迫同一部位,引起皮肤损伤。

2.侧卧位

让孩子侧卧在床上,患侧肺部在下。这样可以使患侧肺部的痰液在重力的作用下流向大气道。如果孩子两侧肺部都有炎症,可以左右侧交替卧位。在孩子侧卧时,要在孩子的背部和胸前垫上柔软的枕头,保持身体的稳定和舒适。同时,要注意观察孩子的面色和呼吸情况,如有异常及时调整体位。

3.半坐卧位

让孩子坐在床上,上半身抬高30-60度。这种体位可以使肺部的痰液流向下方,有利于咳出。可以在孩子的背后垫一个枕头,让孩子的身体保持舒适的姿势。在孩子半坐卧位时,要注意观察孩子的腰部和背部是否有不适,及时调整枕头的高度和位置。

(三)体位调整的注意事项

在进行体位调整时,护理人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要根据孩子的病情和身体状况选择合适的体位。如果孩子病情较重,不能耐受某些体位,应避免强行调整。二是要注意体位调整的频率和时间。一般建议每隔1-2小时调整一次体位,每次保持体位的时间不宜过长,以免孩子感到疲劳。三是在体位调整过程中,要密切观察孩子的反应,如孩子出现头晕、心慌等不适症状,应立即恢复原来的体位,并通知医生。

四、拍背与体位调整的联合应用及护理

在实际护理工作中,拍背和体位调整常常联合使用,以达到更好地促进痰液排出的效果。一般可以先让孩子采取合适的体位,如俯卧位或侧卧位,然后进行拍背。拍背的过程中可以根据痰液的位置适当调整孩子的体位,使痰液更容易引流。

在联合应用拍背和体位调整时,护理人员要注意操作的顺序和时间间隔。一般先进行体位调整,让孩子适应5-10分钟后再进行拍背。拍背结束后,要让孩子保持原来的体位一段时间,以便痰液进一步引流。

五、其他辅助促进痰液排出的护理措施

(一)鼓励孩子多喝水

多喝水能稀释痰液,便于咳出。护理人员应鼓励孩子少量多次饮水,6个月以上婴儿还可多喝母乳。可依年龄和喜好选用温开水、果汁等,咳嗽后或口渴时尤其要补充。同时避免甜腻食物,以防痰液变稠,影响排出。

(二)保持室内空气湿润

干燥的空气会使痰液变得更加黏稠,不利于排出。护理人员可以在孩子的房间内使用加湿器,增加空气湿度。一般建议室内空气湿度保持在50%-60%之间。同时,要定期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六、家庭护理补充建议及异常情况预警

1.痰液观察与记录

每日留意孩子痰液的量、颜色变化,详细记录并及时反馈给医生,为病情判断提供依据。

2.居家照护要点

遵医嘱使用祛痰药(如氨溴索),禁用止咳药以抑制排痰;饮食以高蛋白、易消化食物(如粥、蒸蛋)为主,忌辛辣刺激食物。

3.异常情况预警

若出现痰液带血或黄绿色脓痰(提示感染加重),或呼吸急促、口唇发绀、精神萎靡,需立即就医。

七、总结

儿童肺炎恢复期护理中,促进痰液排出很关键。拍背和体位调整是有效方法,需掌握正确方式并灵活运用。还可结合多喝水、保持空气湿润、指导正确咳嗽等辅助措施。护理时要密切观察病情,助力孩子早日康复。

(湖南省凤凰县人民医院 付春玲)

责任编辑:星星  一校:曲星  二校:张驰  三校:贾佳丽  一审:杨小玉  二审:赵曦  终审:梁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