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四分钟”学会心肺复苏,关键时刻能救命

2025-7-16 来源:医药卫生网 - 医药卫生报  浏览:次  【查看证书

在突发心脏骤停的紧急情况下,时间就是生命。一旦心跳骤停,如果在4分钟内没有进行有效的心肺复苏(CPR),大脑就可能发生不可逆的损伤;10分钟内没有救治,生存概率几乎为零。这短短的4分钟,被称为“黄金四分钟”,是决定生命能否延续的关键时刻。作为急诊的重要内容之一,心肺复苏不仅是医务人员的“必修课”,更应成为每一位普通公民的“生命常识”。本文将从心肺复苏的基本知识、紧急处置流程、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等方面,详解如何在黄金四分钟内开展有效的心肺复苏,帮助大家在危急时刻为生命赢得机会。

一、什么是心肺复苏(CPR)?

心肺复苏术(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简称CPR)是一种在心脏骤停后,通过人工方式暂时替代心肺功能,为患者争取时间、恢复自主循环的急救技术。其目的是维持心脏泵血功能和氧气供应,延缓脑组织死亡,直到专业医疗人员接手救治。

CPR主要包括两部分:

1.胸外按压:通过有节奏地按压胸骨,使心脏受到挤压并推动血液循环;

2.人工呼吸:通过口对口的方式向伤者肺部输送氧气。

根据2020年国际心肺复苏指南的更新,强调在公众急救中优先进行胸外按压,特别是在无法评估伤者是否需要人工呼吸,或施救者不愿意实施口对口呼吸时,“单纯胸外按压”也能大大提高存活率。

二、为什么“黄金四分钟”如此重要?

当心脏突然停止跳动,血液就无法向大脑和身体各器官输送氧气。大脑对缺氧极为敏感,一旦供氧中断超过4分钟,神经细胞便开始发生不可逆的坏死。因此:

0-4分钟:是救命的关键期,若能立即进行高质量心肺复苏,存活率可达40%以上;

4-6分钟:脑细胞开始受损,延误越久,成功率越低;

超过10分钟:大多数情况下将导致脑死亡,即使恢复心跳也可能留下严重后遗症。

这意味着,在急救人员赶到前,第一目击者(如家属、同事、路人)如果能够马上开展心肺复苏,就可能成为决定生死的关键人物。

三、判断是否需要心肺复苏

并非所有昏倒的人都需要进行CPR,判断是否心脏骤停的步骤非常关键。通常遵循“叫-叫-ABC”的急救原则:

第一叫:呼叫伤者

轻拍双肩并大声呼唤:“你还好吗?”如无反应,说明可能意识丧失。

第二叫:呼救周围人

立刻呼叫他人拨打急救电话(120),并指派具体人去拿自动体外除颤器(AED)。

A(Airway)——打开气道

将伤者仰面平躺于硬质平面上,清除口腔异物,一手托下巴,一手按额头,抬头仰颈,打开气道。

B(Breathing)——判断呼吸

将耳贴近伤者口鼻,感受是否有气息,并观察胸部是否有起伏,持续10秒内无正常呼吸,即判断为呼吸心跳骤停。

C(Circulation)——立即按压

若无呼吸且无反应,立即进行胸外按压。

四、心肺复苏的标准操作步骤

1.正确体位

将患者仰卧于地面或坚硬平面,施救者跪在其一侧。解开衣物,暴露胸部。

2.胸外按压(Compression)

按压位置:双手叠放,掌根放在胸骨下半段(两乳头连线中点)。

按压深度:成人至少5厘米,不超过6厘米。

按压频率:每分钟100-120次。

按压技巧:手臂伸直,垂直用力,胸壁每次按压后要完全回弹,不能离开按压点。

持续时间:连续按压30次后进行人工呼吸,或者不间断持续按压直到AED到来或急救人员接手。

3.人工呼吸(Breathing)

方法:捏住伤者鼻子,张口对口吹气,每次持续约1秒,看见胸部起伏即可。

比例:成人按“30:2”的比例进行,即每30次胸外按压后,做2次人工呼吸。

若施救者不愿或不敢人工呼吸,可持续进行胸外按压,不要中断。

五、自动体外除颤器(AED)的使用

AED是一种能够识别致命性心律失常并自动给予电击的急救设备,操作简便,普通人也能使用。在机场、商场、地铁站等公共场所已逐渐普及。

使用步骤:

打开AED,按指示操作;

贴上电极片(按图示放在胸前右上和左下);

避免接触伤者,按下“分析”键;

如需电击,设备会提示,按下电击键;

电击后立即恢复CPR,无论是否恢复心跳。

使用AED时无需中断CPR超过10秒,尽量配合CPR交替进行,以提高成功率。

六、特殊情况的应对

儿童/婴儿:按压位置、深度、手法略有不同,儿童用一只手按压,婴儿用两指,深度为胸厚的1/3;

溺水者:应优先给予人工呼吸后再按压;

创伤患者:排除大出血等情况后再进行CPR;

冰冷环境:低体温者仍有生还可能,应坚持持续CPR直至专业救援。

七、如何学习和练习心肺复苏?

CPR虽然看似技术性强,但通过专业培训和模拟练习,普通人也能掌握。建议参加由红十字会、急救中心、医院或高校组织的急救培训课程。许多课程配有模拟人、AED训练器等教具,帮助学员掌握动作要领。

此外,也可以通过正规平台的视频、APP、小程序等进行在线学习,获取急救知识,增强自救互救能力。

八、结语

突发心脏骤停不是遥不可及的事件,它可能发生在你身边任何一个人身上——父母、同事、朋友,陌生人。而是否有人及时采取心肺复苏,往往决定着一条生命是否能够延续。

“黄金四分钟”,是时间的争夺战,是生命的分水岭。与其袖手旁观,不如提前准备。哪怕你不是医生,只要掌握CPR技能,也许有一天,你会因为按下那几次有力的胸外按压,成为拯救他人生命的英雄。让我们一起学习心肺复苏,为生命多一点希望,多一分力量。

 (中国人民解放军32265部队门诊部急诊 李艳平)

责任编辑:星星  一校:曲星  二校:张驰  三校:贾佳丽  一审:杨小玉  二审:赵曦  终审:梁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