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ERCP技术填补区域空白 仁心仁术守护患者健康
2025-7-13 来源:医药卫生网 - 医药卫生报 浏览:次
医药卫生网讯(记者赵忠民 通讯员窦心雅)近日,一名来自夏邑县的患者刘老太太,104岁高龄,明确诊断为胆总管结石并急性化脓性胆管炎合并心功能不全、肾功能不全。
在家属的陪伴下来到该院消化科,她说是奔着医院ERCP技术来的。为了不辜负患者和家属的信任,消化科副主任医师葛大赫团队充分做好术前手术及麻醉评估,次日为这位高龄患者实施了ERCP手术,手术非常顺利,操作时间不到15分钟。
术后患者恢复良好,术后第一天便能下地走路并进食水,在消化科医护团队的精心护理下,术后第三天患者治愈出院。
出院前,患者家属对葛大赫竖起大拇指说:“您的技术果然名不虚传,不然我家老太太要受大罪了!”
该院作为全市唯一一家独立开展ERCP技术的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成功填补了该技术领域长期存在的空白一跃成为医院新业务新技术的标杆为患者带来全新就医体验与康复信心。
2017年4月,葛大赫受医院推荐前往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学习ERCP技术。学习初期,面对复杂的技术,他倍感压力,甚至一度想放弃。但想到医院的期盼、骨折住院的父亲和怀孕五个月的妻子,他下定决心,学不成绝不回去。
每天睡前,他都会在脑海中反复模拟ERCP手术全过程。经过十个月的努力,他终于独立完成第一台手术,随后又陆续完成四五十例。
为进一步提升技术水平,他主动申请延长三个月学习时间,期间独自完成100余例手术,实现了实践上的重大突破。
学成归来后,葛大赫运用所学技术造福商丘患者,填补了全市在该领域的空白,为众多胰腺和胆道疾病患者提供了有效治疗,显著提升了医院在消化疾病诊疗方面的影响力与竞争力,使ERCP技术成为该院的一张亮丽名片,也为商丘地区医疗技术水平的提升贡献了重要力量。
掌握高难度技术并填补全市空白后,葛大赫平均每年开展500例以上ERCP手术。但他始终坚守“把每一个患者当成第一个患者来对待”的信念。面对每一台手术,他都像初次操作般谨慎,仔细回顾每一个细节,绝不因经验丰富而掉以轻心。
手术过程中,葛大赫全神贯注,严谨规范操作,密切关注患者生命体征,及时调整手术策略;术后,他用心观察和回访,耐心倾听患者恢复感受,详细记录康复进展。
正是这份始终如一的坚守,让ERCP技术成为患者重获健康的希望,也为葛大赫赢得了患者的信赖与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