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髋关节,远离股骨头坏死
2025-7-8 来源:医药卫生网 - 医药卫生报 浏览:次在我们日常忙碌的生活中,关节的健康往往被忽视,直到它们发出疼痛的“警报”。髋关节是人体躯干和下肢的枢纽。股骨头在髋臼窝里自由转动,支撑着我们蹲起,行走、奔跑、跳跃等日常动作。很多疾病都会侵犯髋关节,引起疼痛、关节活动范围受限、走路跛行,甚至无法行走。股骨头坏死,这一听起来就让人心生畏惧的疾病,就像是一个隐形的敌人,悄无声息地侵袭着我们髋关节的健康。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股骨头坏死的早期识别与护理,一起打响这场“关节保卫战”。
一、认识股骨头坏死:髋关节的“隐形杀手”
1.什么是股骨头坏死?
股骨头坏死是一种进展性的多发性、常见性疾病,无明显性别差异,任何年龄均可患病。股骨头坏死又称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或股骨头无菌性坏死,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股骨头血液供应受损或中断,进而引发骨髓成分及骨细胞死亡及随后的组织修复,继而导致股骨头结构改变、塌陷,引起髋关节疼痛和功能障碍的一种疾病。它不仅影响患者的行走能力,严重时甚至会导致残疾,给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
2. 股骨头坏死的病因
股骨头坏死的病因比较复杂,其中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髋关节创伤和酗酒是股骨头坏死最常见的3大病因。此外,股骨头骨骺炎、先天性髋关节脱位、吸烟者、肥胖者、痛风也存在较高的股骨头坏死的风险。
二、早期识别股骨头坏死
股骨头坏死早期出现髋部或腹股沟区疼痛或酸痛,休息后可缓解,随着疾病进展,可出现疼痛加剧,肢体短缩、行走困难或者跛行。具体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起动难:早晨起床或久坐后站立困难
早晨起床时,或者长时间坐着后站起来,髋关节特别不舒服,走几步路后才逐渐缓解。这可能就是股骨头坏死的早期信号之一。由于股骨头血液供应受损,关节在静止一段时间后,再次活动时会出现短暂的僵硬和疼痛。
2.走不远:行走能力下降,容易疲劳
会发现自己走不了多远就感到髋关节疼痛、疲劳,甚至需要停下来休息,这也可能是股骨头坏死的迹象。随着病情的进展,患者的行走能力会逐渐下降,严重影响日常生活。
3.膝关节酸痛:无肿痛却隐隐作痛
有时候,股骨头坏死还会表现为膝关节的酸痛,但膝关节本身并没有明显的肿痛。这是因为髋关节和膝关节在神经传导上存在一定的关联,髋关节的问题有时会“映射”到膝关节上。
4.跷二郎腿或穿袜子困难:关节活动受限
当你发现跷二郎腿、穿袜子或盘腿等动作变得困难时,也要警惕股骨头坏死的可能。这些动作需要髋关节有一定的灵活性和活动范围,如果股骨头出现问题,关节活动就会受到限制。
5.腿左右分开困难:早期可能被忽视
在股骨头坏死的早期,患者可能只是觉得腿左右分开时有些吃力,但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然而,这正是股骨头开始塌陷、关节结构发生改变的征兆。
三、护理策略:打响“关节保卫战”
1.定期体检,及早发现,及早干预:1.定期体检是预防股骨头坏死的重要手段。通过体格检查(髋关节活动度检查以及“4”字试验),实验室检查(血沉、C反应蛋白、类风湿因子等有助于排除其他髋关节炎性疾病),X线检查、CT、MRI等影像学检查,可以帮助及早发现股骨头坏死,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对于有髋关节外伤史、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长期大量饮酒等高危人群,更应定期进行骨科检查。
2.避免长期大量饮酒:酒精是导致股骨头坏死的罪魁祸首之一,所以要想预防股骨头坏死,就得少喝酒最好是戒酒。
3.合理使用激素类药物:使用激素类药物时,一定要遵医嘱,严格控制剂量和疗程,以免增加股骨头坏死的风险。
4.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⑴避免长时间高强度运动:合理控制运动强度和时间,每小时休息15分钟。⑵均衡饮食:有高血压、糖尿病、痛风、骨质疏松者等在遵循自身疾病饮食要求下,尽量保持饮食多样化,多吃富含钙质的食物,如牛奶、豆制品等;⑶多吃蔬果,适量运动。⑷注意安全,避免外伤。
5. 心理调适: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面对股骨头坏死的威胁,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至关重要。心理压力过大可能会影响身体的免疫力和康复能力。因此,要学会调整自己的心态,保持平和、乐观的情绪。可以通过与家人朋友交流、参加兴趣小组等方式来缓解压力。
6. 专业护理:寻求医生的帮助
如果已经确诊为股骨头坏死或出现相关症状,一定要及时就医,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医生会根据病情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等。同时,医生也会提供专业的护理建议,帮助患者更好地管理病情。
股骨头坏死虽然可怕,但只要我们掌握了正确的早期识别方法和护理策略,就能有效降低其发生的风险,打响这场“关节保卫战”。预防永远胜于治疗,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从日常生活做起,关注髋关节的健康,远离不良生活习惯,遵医嘱合理用药,远离股骨头坏死的威胁,提高生活质量。
(获嘉县人民医院骨科创伤科 闫绪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