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了,该如何加强营养呢?
2025-7-8 来源:医药卫生网 - 医药卫生报 浏览:次 【查看证书】骨折患者多由于创伤或者手术,身体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需要较长时间来恢复。我们常常听到“伤筋动骨一百天”的说法,虽然这并非绝对的科学标准,但它确实反映了骨骼损伤恢复的漫长过程。从损伤到愈合,除了手术、药物治疗外,在心理护理的基础上,足够的营养也是不可或缺的。骨折后的不同时期,饮食营养也有所不同,正确的饮食营养调护,才能达到加速骨折愈合,促使骨折早日康复。
骨折恢复分为急性期、愈合期、恢复期三个阶段。
◆骨折急性期:一般在骨折后1-2周,此时骨折部位淤血肿胀,经络不通,饮食以清淡开胃,易消化吸收的食物为主。应多喝水、多食用蔬菜、蛋类、豆制品、水果、鱼汤等。忌食酸辣、油腻、燥热、骨肉汤、肥鸡等太过滋补的食物以免引起淤血积滞。
◆骨折愈合期:一般在骨折后2-4周,正是骨折的愈合期,患者需要大量的蛋白质和钙质,可开始食用高营养价值的食物,特别是含胶原蛋白以及含钙质和维生素D高的食物,如鱼、蛋类、肉皮、猪蹄、豆制品、虾皮、海带、牛奶、蔬菜等。也可适当地食用骨头汤、鸡汤、动物肝脏等食物,以满足骨质的生长需要。
◆骨折恢复期:一般在5周以上,正是骨痂形成和生长的主要时期,以补充气血、强筋壮骨为原则,可配以老母鸡汤、猪骨汤、羊骨汤、炖水鱼等,但此期要注意饮食节制,不可因肠胃功能渐复而暴饮暴食。
骨折患者的常见饮食禁忌:
1.忌盲目补钙:对于骨折患者来说,身体并不缺乏钙质,根据病情和按照医生嘱咐,加强功能锻炼和尽早活动,就能促进对钙的吸收利用,加速断骨的愈合。
2. 忌多吃肉骨头:受伤后骨的再生,主要是依靠骨膜、骨髓的作用,而骨膜、骨髓只有在增加骨胶原的作用下,才能发挥作用,而肉骨头的主要成分是磷和钙,过量摄入,会导致骨质内有机质比例失调,反而发生阻碍作用。
3. 忌少喝水:骨折卧床时,应保证充足的水分摄入,预防便秘和尿路结石。
4. 忌过食糖类:过量摄入白糖可能导致酸性中毒状态,不利于骨骼健康。应控制糖分摄入,保持饮食均衡。
5. 禁止吸烟饮酒:吸烟可使小血管痉挛,影响骨折部位的微循环和血运,吸烟还使血黏度升高,骨折部位血流速度变慢,影响骨折愈合。大量饮酒能损害人体骨骼的新陈代谢和钙的吸收,还会影响对骨骼的修复作用。
6. 合并有其他疾病人群的营养护理
●高血压和冠心病患者:应减少钠的摄入,增加钾与钙的摄入,控制能量摄入,避免高碳水化合物和高脂肪过量摄入。
●糖尿病患者:应限制总能量摄入,保证碳水化合物的适量摄入,适量摄入蛋白质,限制脂肪摄入,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
●痛风患者:应限制总能量和碳水化合物的摄入,严格限制高嘌呤食物的摄入,多饮水,忌饮酒。
●骨质疏松症:保证钙的正常摄入,维生素D的充足摄入,磷的适量摄入。
俗话说得好:“三分治,七分养”。合理的饮食可以促进骨骼生长,增强免疫力,加速血液循环。对于骨折患者来说,术后的愈合需要一定的时间,正确合理的饮食护理对骨折患者的恢复起着很大作用。
(获嘉县人民医院骨科创伤科 闫绪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