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扣电池对儿童的危害

2025-7-8 来源:医药卫生网 - 医药卫生报  浏览:次  【查看证书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各种电子设备逐渐融入日常生活,而与之相应的纽扣电池也在被广泛使用。吞入的电池来自各种设备,包括助听器,游戏机和玩具,手表,计算器,照明设备(例如手电筒,激光指针,钢笔)和远程控制设备(例如电视遥控器,车库门遥控钥匙,汽车钥匙)。

这些电池小而坚硬,表面光滑,通常含有汞、铅、镉等有害物质。这些小而坚硬的电池在意外掉落进入消化道后,可能会引发严重的健康问题。如果误吞入消化道,这些电池可能会在消化系统中造成损伤,尤其是对于儿童和无法表达清晰语言的老年人,其危险性更高。截至2015年,美国每年每10000名儿童中有多达1.5例电池摄入病例。随着按钮电池在家庭和娱乐产品中的广泛使用,发病率有所增加。大多数纽扣电池的吞入发生在6岁以下的儿童中,峰值频率在1至2岁之间。

纽扣电池的直径范围为6至25毫米,与药丸的直径范围非常接近。直径大于12毫米的电池最有可能嵌顿在食管,尤其是在幼儿年龄层中。纽扣电池在体内的滞留时间过长,还可能引发一系列并发症,纽扣电池卡在胃肠道黏膜中会导致腐蚀性损伤,黏膜溃疡,如果存留的时间足够长,还会导致穿孔。食管作为接触异物的首个管道,其遭受的伤害尤其严重,包括电损伤、化学腐蚀以及热灼伤等。虽然损伤可能发生在任何部位,但食管最容易发生嵌塞。

按钮电池摄入后食管损伤的严重程度取决于电池放置的时间长度,剩余电量和电池的大小,在大多数具有临床意义的病例中,放电似乎是按钮电池摄入后黏膜损伤的最突出机制。电池摄入的损伤机制包括放电、压力坏死和电池内容物泄漏,当电池与黏膜表面接触足够长的时间时,每种都会导致腐蚀性损伤,这些伤害可以迅速发展成为急性且严重的医疗状况,如食管狭窄、食管穿孔甚至生命危险的大出血死亡。

儿童误吞纽扣电池的预防策略需要家庭、社会与技术的多维防护体系。根据美国国家毒物数据系统统计,2022年全美共报告了3,842例儿童电池误吞事件,其中直径≥20mm的锂电池占比达62%,且约15%的病例因食管穿孔需紧急手术。更令人担忧的是,误吞后2小时内未及时处理的患儿中,30%会发展为透壁性损伤,导致气管食管瘘或主动脉穿孔等致命并发症。相比之下,早期预防措施可将误吞风险降低80%以上。这一数据凸显了“预防优于治疗”的核心逻辑——通过家庭监护、产品设计革新与社会协作构建多层防护网,远比事后救治更具成本效益和生命价值。

儿童误吞纽扣电池的预防是一项需要家庭警觉、技术创新与社会合力的系统工程。唯有通过科学规划与持续投入,才能从根本上筑起守护儿童生命安全的铜墙铁壁。

(河南省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 李昭飞)

责任编辑:星星  一校:曲星  二校:张驰  三校:贾佳丽  一审:杨小玉  二审:赵曦  终审:梁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