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优质服务 提升医疗品质
2025-7-1 来源:医药卫生网 - 医药卫生报 浏览:次本报记者 王平 通讯员 王倩 马小鸣
“阿姨,您别急,我扶您去诊室!”6月29日,郏县第二人民医院门诊大厅内,导诊申晓凡快步上前,搀住一位步履蹒跚的老人。老人因关节疼痛独自就诊,正为找不到科室发愁。申晓凡一边轻声安抚,一边为她办好挂号手续,全程陪同检查。临走时,老人拉着她的手哽咽道:“闺女,你这服务像家人一样贴心!”
这样的暖心场景,是郏县第二人民医院2025年“优质服务提升年”的生动缩影。以此为契机,医院推动服务品质全面升级:各科室紧扣“日排查、周通报、月总结”举措,以患者需求为导向,突破传统、革新方法,从沟通优化、流程革新到细节关怀、技术赋能,全方位构建有温度的医疗服务体系。如今,暖心服务已成常态,助力医院实现服务品质的全面飞跃。
优化服务语言体系,传递温暖人文关怀
医院以“语言润心”为切入点,开展“暖心话语工程”。通过组织多场次沟通技巧、文明礼仪专题培训,围绕患者就诊全流程场景制定暖心话语模板,规范服务表达。在该院,这样的对话时常响起:导诊会对迷茫的患者说“阿姨,您好,有什么需要帮助的吗?”对哭闹的孩子轻声安抚“小朋友别怕,阿姨陪你去找医生叔叔。”门诊医生接诊时会主动问候“大爷,您好,跟我说下您哪里不舒服?”查房时医生会拉着患者的手问“大姐,昨晚休息咋样?伤口还疼吗?”
这些话语覆盖了患者入院、检查、治疗、出院等各个环节。比如普外科患者张大哥术后情绪低落,护士长程书娟每周都会打去随访电话:“张大哥,今天胃口好点没?按咱说的慢慢走两步试试?有啥烦心事尽管跟我唠,别憋在心里。”一句句带着温度的话语,像暖流化解了患者的焦虑。对于病情复杂、心理压力大的患者及家属,医务人员总会挤出时间多聊几句,用共情式交流传递关切,不仅增强了他们战胜疾病的信心,更赢来了真心信赖。
搭建学习成长平台,赋能专业服务能力
以“学习型医院”建设为抓手,医院在门诊楼二楼、住院楼大厅设立读书角,既方便住院患者阅读,也为职工提供了学习阵地。院工会精心挑选与沟通技巧、传统美德、医疗服务礼仪相关的书籍,建立“书香二院读书群”,组织员工轮流领读《道德经》《了凡四训》《朱子治家格言》等经典,深入开展阅读学习。
为推动书中理论转化为实际工作能力,医院每日开展晨读分享会,大家结合岗位实例交流感悟。比如医保办的李小红在分享《朱子治家格言》中“处世戒多言,言多必失”时,提到曾遇到一位患者对报销政策有误解,情绪激动地抱怨“你们就是故意卡流程”。放在以前,她可能会立刻辩解政策规定,反而容易激化矛盾。而现在,她想起书中“待人要和柔”的道理,先耐心听完患者的倾诉,再递上一杯水说:“大哥,我特别理解您着急报销的心情,您看这样,我一步一步给您讲清楚哪些材料能报、怎么报,咱慢慢捋顺了就快了。”一番平和的沟通后,患者的怒气消了,还连声说“麻烦你了”。
后勤科的王师傅则从《道德经》“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中得到启发,在分享时说:“以前接到患者病房的维修需求,总想着快点处理完下一项,有时会忽略患者的感受。现在读完书才明白,服务不分大小,哪怕拧螺丝时多一句‘我尽量轻点,不影响您休息’,患者心里也会舒服很多。”
这些从书本到实践的转化,让读书不再是形式,而是成为提升服务能力的“助推器”,让医务人员在墨香中涵养服务初心,在分享中打磨沟通智慧。
拓宽意见反馈渠道,精准回应患者诉求
“现在复查再也不用抱着一堆胶片跑了,手机上就能看影像,太方便了!”提及医院的“云影像”服务,患者王女士赞不绝口。此前,她曾建议“复查携带胶片不便”,医院迅速响应,短期内便上线云端影像系统——患者的CT、核磁等资料自动上传,手机可随时查看,还能授权医生远程调阅。王女士去省城会诊时,医生直接扫码调阅了她的全部检查资料,省去了携带胶片的奔波。
这一变化,是该院对“患者声音就是改进方向”的坚持。为精准捕捉患者诉求,医院构建起“立体式”意见收集网络:设立“院领导接待日”直面诉求,安排行政中层干部每日在导诊台轮值听建议,在醒目位置设“患者意见箱”、开通24小时服务热线,还定期电话随访出院患者,从预约挂号、医疗质量到服务态度、便民设施,全方位征集意见。通过快速响应、高效整改,让每一条建议都成为服务升级的“催化剂”。
践行“换位体验”理念,打造贴心服务场景
患者刚到医院门口,保安便主动上前引导停车、指引路线;色彩鲜明的导示标识清晰易懂,让人轻松找到目的地;导诊台提供咨询、办卡、暂存物品等“一站式”服务,“爱心便民箱”里的共享轮椅、充电宝、雨伞,更解了不少人的燃眉之急。这些细致入微的“小举措”,让就医流程更省心、服务更贴心。
护理部开展的“医患角色互换”活动,更让服务多了份共情。护士小李在模拟患者接受静脉穿刺后反思:“原来被扎针时,一句‘我轻点操作’比‘别紧张’更让人安心。”为此,科室推出“治疗前沟通清单”,输液时护士会主动说明:“这瓶药输的时候可能有点胀,不舒服您随时说。”操作中多一句安抚、一个手势,让护理服务更有温度。
从停车引导到治疗沟通,医院用换位思考的细节,把“贴心”融入就医的每个场景。该院党委书记邢军伟说,优质服务永无止境,重在坚持,贵在落实。未来,该院将始终秉持“一切以患者需要为中心”的理念,持续深化服务内涵,深度探寻服务优化的全新路径,创新服务模式,不断强化文明服务、改善服务态度、转变服务作风、提升服务质量,以更有温度的医疗服务、更有精度的专业能力,守护群众健康,书写新时代医院高质量发展的崭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