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遭胸部外伤,急救处理这样做!

2025-7-9 来源:医药卫生网  浏览:次  【查看证书

人生旅途中,我们总希望岁月静好、平安顺遂。然而,生活中的意外往往不期而至,突如其来的撞击、摔倒、事故……都可能在转瞬间打破平静。而在各类外伤中,胸部受伤因其位置特殊、关乎生命中枢,尤需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一、识别胸部外伤类型

胸部外伤通常分为两大类:闭合性损伤和开放性损伤。

1、闭合性胸部损伤:外部皮肤完整,但内部组织或器官受损。常见于交通事故、跌落、打击等情况下。

2、开放性胸部损伤:胸壁有伤口,空气可自由进出胸腔,可能导致气胸甚至“活瓣性气胸”,严重威胁呼吸功能。

 二、初步判断伤者状况

1、观察意识状态

若伤者清醒、能正常交流,说明意识尚可;若出现意识模糊、昏迷、反应迟钝等情况,提示可能存在严重内伤或失血过多,需立即送医。

2、检查呼吸是否正常

正常呼吸频率为每分钟12~20次;注意是否有呼吸困难、喘息费力、胸部起伏不对称等情况;若发现伤者呼吸微弱或停止,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CPR)。

3、查看是否有伤口或异物

开放性伤口会导致空气进入胸腔,影响肺部扩张;若有异物插入胸部,切勿自行拔出,以免加重损伤。

4、注意其他症状

胸痛剧烈且持续不缓解;咳嗽带血或咳出泡沫样痰;皮肤发紫(缺氧表现);心跳加快、血压下降等休克征兆。

三、现场急救步骤详解

1、保持镇静,确保环境安全

在实施急救前,首先要确保自身与周围环境的安全,避免二次伤害。例如,在交通事故中要远离车辆,防止爆炸或再次碰撞;若是在火灾现场,则应尽快转移至安全区域。

2、让伤者保持合适体位

意识清醒、无颈椎损伤者:可让其采取半坐卧位,有助于减轻呼吸困难;意识不清但仍有呼吸者:应将其置于稳定侧卧位,防止呕吐物堵塞气道;怀疑脊柱损伤者:应尽量减少移动,等待专业人员到场。

3、控制外出血

若胸部有明显出血:使用干净纱布、毛巾或衣物直接压迫伤口止血;若出血量大,可加压包扎,但要注意松紧适度,避免影响呼吸;不要随意拔除插入体内的异物,应用敷料围绕异物固定,防止其进一步深入或移动。

4、封闭开放性伤口

对于开放性胸部伤口(如刀刺伤),空气会从伤口进入胸腔,形成开放性气胸,严重时可导致肺萎缩、呼吸衰竭。此时应立即采取措施封闭伤口:使用干净塑料袋、保鲜膜或防水布覆盖伤口;用胶布或绷带将材料三边粘贴固定,留一边开口以便排气;这样可以防止空气继续进入胸腔,同时允许气体排出,避免形成“张力性气胸”。

5、监测生命体征

持续观察伤者的意识、呼吸、脉搏和皮肤颜色变化:每隔5~10分钟检查一次;若发现呼吸停止或心跳骤停,应立即开始心肺复苏(CPR);如有条件,使用自动体外除颤器(AED)进行辅助抢救。

6、避免进食饮水

胸部外伤后,尤其是存在内出血或呼吸困难的情况下,伤者可能会被送往医院进行手术治疗。此时若已进食饮水,会增加麻醉风险,延长术前准备时间。因此,在未明确伤情前,严禁伤者进食饮水。

7、安抚情绪,保持安静

伤者因疼痛或恐惧可能出现焦虑、恐慌情绪,这会加重呼吸困难和心脏负担。应通过语言安抚、陪伴等方式稳定其情绪,鼓励其深呼吸、放松身体。

四、特殊情况的处理方式

1、肋骨骨折

多根多处肋骨骨折可能导致“连枷胸”,即胸壁部分失去支撑,随呼吸运动异常;应限制胸廓活动,可用衣物、绷带缠绕胸廓以减轻疼痛;鼓励浅快呼吸,避免深呼吸造成更大痛苦;切勿试图复位骨折部位,应由专业医生处理。

2、肺挫伤

表现为剧烈胸痛、咳嗽、咯血、呼吸困难;可能伴随肺水肿,需保持半坐卧位,减少活动;若出现低氧症状(如嘴唇发紫、意识模糊),应给予吸氧支持(如有条件)。

3、气胸与张力性气胸

气胸表现为突发胸痛、呼吸困难、一侧胸廓隆起、呼吸音减弱;张力性气胸是致命性急症,表现为极度呼吸困难、颈静脉怒张、皮下气肿等;在缺乏医疗设备的情况下,可在伤者患侧第二肋间锁骨中线处,用针头穿刺排气减压。

4、心脏损伤

胸骨后方或左胸中部受到猛烈撞击或刺伤,可能损伤心脏;表现为低血压、颈静脉怒张、心音遥远等;这类伤情极其危险,必须立即送医进行心包穿刺或手术治疗。

五、何时拨打急救电话?

在以下任何一种情况下,都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伤者意识丧失或无法唤醒;出现呼吸困难、喘息费力或呼吸停止;有明显的胸部开放性伤口;出现咳血、吐血或呕血;皮肤苍白、发紫,四肢冰冷;心跳过快或微弱难测;怀疑有肋骨骨折、气胸、肺挫伤等严重情况。即使伤者看似轻微,也建议及时送医检查,因为某些内伤可能在数小时后才显现症状。

胸部外伤虽然突发性强、后果严重,但只要我们掌握基本的急救知识,在关键时刻就能为自己或他人争取生的希望。每一次意外都是对生命的考验,而科学、冷静的应对则是我们最好的武器。

(驻马店市第一人民医院 急诊科 邢书文)

责任编辑:星星  一校:曲星  二校:张驰  三校:贾佳丽  一审:杨小玉  二审:赵曦  终审:梁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