漯河市郾城区人民医院成功开展颈静脉球氧饱和度监测技术

2025-6-21 来源:医药卫生网 - 医药卫生报  浏览:次  

 

医药卫生网讯(记者王明杰 通讯员周冰)6月18日,漯河市郾城区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开展全院首例通过超声引导颈内静脉逆行置管,为一名特重型开放性颅脑损伤患者开展颈静脉球氧饱和度监测(SjvO2),又称脑血氧饱和度监测。

患者为女性,60岁,因外伤急诊120入院,急救人员赶到时患者瞳孔已散大,对光反射消失,随即出现呼吸心跳停止,予心肺复苏成功恢复心跳,在持续有创机械通气辅助下完善头颅CT提示蛛网膜下腔出血并枕骨大孔疝形成,小脑幕切迹疝不除外;右侧额颞顶枕部硬膜下血肿;颅内积气;右侧颞叶、额叶及枕叶脑挫伤不除外;枕骨、右侧额骨、蝶骨骨折;右侧筛骨纸板骨折可能;蝶窦、筛窦积血可能。该患者病情危重遂转入重症医学科进一步抢救。

患者入科室时呈深昏迷状态,GCS评分3分,血流动力学不稳,在给予机械通气、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降低颅内压脑保护等对症治疗基础上,通过超声引导下的颈内静脉逆行置管,监测颈内静脉球部血氧饱和度。

患者外伤后弥漫性脑水肿、颅内高压,脑疝形成,结果显示该患者颈内静脉球部血氧饱和度仅有25.6%,提示脑灌注严重不足。该院通过应用脱水利尿药物降低颅内压、镇静镇痛药物、亚低温治疗、降低氧消耗的办法,同时提高呼吸机给氧浓度,提高患者的氧输送,以保证患者的脑血氧饱和度,转入ICU治疗4小时后该患者双侧瞳孔已回缩,光反射恢复,转入ICU治疗6小时后患者对疼痛刺激已有反应。

该院介绍,通过此项监测判断患者脑灌注脑氧耗状态,为患者的后续治疗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此项重症监测技术,为医院危重症患者提供了更加精准化、个体化的治疗,临床治疗指导价值巨大,患者获益良多。

审核:星星 责任编辑:刘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