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行草香飘四方
2025-5-16 来源:医药卫生网 - 医药卫生报 浏览:次本报记者 常俊伟 通讯员 李文奇 赵昆仑
中医有良药,新乡可有“方”?2025年百泉药交会开幕在即,如何让古老中医药在新时代焕发新生?怎样擦亮百泉药交会品牌?5月15日,全国工商联医药业商会秘书长王之光从全链条整合、文化赋能、品牌锻造等维度,为新乡中医药发展把脉开方。
春暖花开到百泉,不到百泉药不全!新乡在中医药发展上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新乡南太行被称为“天然药库”,上千种中药材在此生长,柴胡、连翘、山楂等道地药材声名远扬。在王之光眼中,这些独特的资源禀赋,不仅为中医药产业提供了丰富的原材料,也为中医药文化传承提供了物质基础。丰富多样的中药材资源为中医药企业发展提供了“底气”,百泉制药、佐今明制药、常乐制药、拓新药业等规模以上企业不断壮大,部分产品在国内市场占有率颇高,展现强劲的产业实力。手握优越中药材资源,发展中医药产业,新乡有优势、有基础、更有潜力。
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下,如何擦亮百泉药交会品牌?王之光认为,新乡的优势在于全链条资源整合。目前,新乡已经构建起涵盖种植、生产、研发、物流等环节的中医药产业集群。从长远发展角度看,百泉药交会需要传承与创新并重,朝着打造集学术交流、产业合作、国际对接于一体的中医药全产业链平台的方向努力。要深入挖掘百泉药交会600多年的历史文化底蕴,将传统炮制技艺等文化元素进行创新展示,让古老的药交会文化焕发新的魅力。以药交会为契机,加强中药材种植、加工、销售等全产业链协同发展,促进中医药与康养、旅游等产业融合,通过“文化赋能景区、产业反哺文旅”,叫响“中医药+康养旅游”品牌。此外,借助现代科技手段提升药交会的影响力,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推动中医药产业智能化发展。
“新乡南太行的柴胡、连翘,能否成为国际市场的道地认证?”谈及中医药品牌化,王之光认为,同仁堂之所以历经300多年不衰,核心是“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的品质承诺。当前,中医药在国际市场面临标准壁垒,品牌化是破局关键——通过建立高于国际的质量标准、培育“新乡造”品牌,借助跨境电商拓展海外市场,让“中国药”以“新乡品牌”的形式走向世界。同时,建立健全中医药产品质量标准体系,从中药材种植、加工到中成药生产,严格把控每一个环节,守住“药材好、药才好”的初心,确保产品安全有效。新乡拥有一大批踏实而有远见的中医药企业,鼓励它们加强科技创新,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制定,通过国际合作等方式,加速新乡中医药产品“出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