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确解读乙肝五项检测指标
2025-5-16 来源:医药卫生网 - 医药卫生报 浏览:次 【查看证书】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2030年消除病毒性肝炎作为公共卫生危害”的目标,届时慢性乙型肝炎新发感染率要减少90%、死亡率减少65%、诊断率达到90%、治疗率达到80%。目前我国乙型肝炎患者诊断率大约是22%,且由于近年相关传染疾病知识及疫苗的普及,乙型肝炎的患病率还是在可控范围内的。为实现肝炎防治目标,达到早诊断、早治疗、降低疾病危害的目的,让我们深入了解乙肝的实验室检测—乙肝五项的详细信息。
乙肝五项(俗称乙肝两对半),是检测乙肝病毒感染的常用血清学指标,包括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乙肝病毒表面抗体(HBsAb)、乙肝e抗原(HBeAg)、乙肝e抗体(HBeAb)和乙肝核心抗体(HBcAb)。目前,乙肝五项是公认的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检测的血清学指标,也是现有早期乙型肝炎诊断的重要检测方式。其临床意义在于能够反映机体是否感染乙肝病毒及病毒在体内的状态和复制水平。因此,对于乙肝的诊断、治疗及预防具有重要意义。
一、 乙肝五项检测指标
1.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HBsAg是乙型肝炎血清学实验室检测指标中最重要的感染性标志。
2.乙肝病毒表面抗体(HBsAb):是针对HBsAg的特异性抗体,是一种中和抗体,对机体具有保护作用。
3.乙肝e抗原(HBeAg):是一种可溶性抗原,在HBV感染过程中,随HBV的复制而增加,是临床评估该病毒是否处于复制期的重要血清标志物。HBeAg是反映HBV复制活跃的重要指标。
4.乙肝e抗体(HBeAb):是HBeAg的特异性抗体, 通常在HBeAg消失后出现。
5.乙肝核心抗体(HBcAb):是HBcAg刺激产生的特异性抗体,HBcAg作为HBV的内部组分,难以被直接检测。但HBcAb存在于绝大多数HBV感染者血清中,且在疾病感染早期便出现,是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标志之一。
二、乙肝五项检测指标的临床意义
1. HBsAg:HBsAg阳性,提示患者处于HBV现存感染阶段,是乙肝病毒感染的重要标志。
2. HBsAb:血清中HBsAb阳性,提示HBV的既往感染或接种乙型肝炎疫苗后,机体主动免疫产生了保护性抗体,是一种对HBV感染具有免疫力的标志。常见于乙型肝炎恢复期、既往感染及乙肝疫苗接种后。
3. HBeAg:HBeAg阳性,提示患者具有较强的传染性,同时也是慢性乙型肝炎感染再活动的重要指标。用于评估患者的HBV是否处于病毒复制期,是否具有高传染性,在HBV感染诊断中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4. HBeAb:HBeAb阳性表示患者处于急性肝炎恢复期,病毒复制水平低,传染性下降,病变趋于静止。
5. HBcAb:HBcAb阳性,提示感染过乙肝病毒,正在感染或者曾经感染过。无论病毒是否被清除,此抗体均为阳性,可持续数年。
三、乙肝五项的常见组合解读
要准确解读乙肝五项的检测结果,需要综合考虑这五项指标的具体组合,以判断乙肝病毒的感染状态和传染性。乙肝五项有9种常见模式、16种少见模式、7种罕见模式等组合。以下是对9种常见模式的解读。
其中第2、3种组合模式即为大三阳、小三阳,仅反映两种不同的检测结果模式,说明为乙肝病毒感染。事实上,诊断乙肝要注意以下三点:乙肝病毒检测为阳性,同时出现肝功能中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等酶升高,以及慢性肝炎症状,才可以诊断“乙肝”。所以单纯的“大三阳”或“小三阳”只能说明有乙肝病毒携带,并不能说患上乙肝。
四、结论
乙肝五项只是乙肝检查项目中最基本的一项常规检查,单独检测在临床应用上是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的,应动态地监测乙肝五项,同时结合肝功能生化检查明确肝脏有无受损,乙肝病毒DNA 检测了解病毒是否复制活跃,必要时可进行甲胎蛋白AFP检测,肝脏超声等影像学检查,能更全面的了解病情的变化情况。对于易感人群或高风险人群,预防HBV感染最有效的方法是接种乙肝疫苗,尤其是新生儿、乙肝五项全阴者、医务工作者等人群,建议尽快接种疫苗,建立免疫屏障,预防乙肝病毒感染。高危人群每半年进行乙肝五项、肝功能等检测及肝脏超声等影像学检查,有助于监控病情、评估治疗效果及发现潜在健康风险,延缓病情进展,降低肝硬化、肝癌的发生风险。
(郑州市惠济区人民医院输血科 郭慧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