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慢性病护理: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的居家监测与管理
2025-5-15 来源:医药卫生网 - 医药卫生报 浏览:次 【查看证书】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老年人群中高血压和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这两种疾病是目前威胁老年人健康的重要慢性病。尽管这些疾病无法被根治,但通过规范化的管理措施和科学的居家监测,可以将病情控制在平稳的范围内,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那么,如何在家中有效管理高血压和糖尿病?本文将围绕“老年慢性病护理”的这一主题,为大家提供科学、实用的建议,让您轻松了解如何在家中做好居家监测与管理。
一、高血压的居家监测与管理
高血压被称为“无声的杀手”,因为患者在早期可能没有任何症状,但长时间得不到控制,容易引起心脑血管疾病,如脑卒中、冠心病和肾功能不全等。做好居家血压监测,是管理高血压的关键环节。
1. 定期测量,了解血压状况
1)掌握正确的测量方法
- 测量前静坐15分钟,身体放松,保持手臂和心脏在相同高度。
- 测量时最好使用上臂式血压计,将袖带放在与心脏平齐的位置。
- 连续测量2-3次,每次间隔1分钟,取平均值作为结果。清晨和下午是血压的两个高峰期,建议在此时间段测量血压。
2)记录血压结果
- 每天将测量结果记录在册子或健康管理App中,包括测量时间、血压值、服用药物种类和剂量。
- 记录血压变化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您的药物控制是否合适,并在必要时调整治疗方案。
2. 合理调整生活方式,减少血压波动
1)饮食清淡少盐
- 人体摄入的钠盐会直接影响血压,盐摄入过多会导致血压升高。建议每天用盐量不超过5克,少用腌制食品。
- 增加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全麦面包、绿叶蔬菜、苹果等,能够平稳血压。
2)限制高脂饮食
- 少吃油炸食品、肥肉和动物内脏,因为这些食物可能引起血脂水平上升,增加高血压的危害。
3)适量运动,保持健康体型
- 适当开展低强度运动,如快走、打太极、瑜伽等,有助于降压,缓解心肺负担;运动强度以微微出汗、不感觉疲劳为宜。
- 对于有高血压的老人,建议每周至少运动3-5次,每次30分钟左右。
4)戒烟限酒,管理体重
- 香烟中的尼古丁对血管有强烈刺激性,长期吸烟不仅会升高血压,还会增加引发冠心病的风险。
- 饮酒过量会导致血压波动,建议每日饮酒量严格控制在:男性摄入酒精不超过25克,女性不超过15克。保持理想体重,BMI最好维持在18.5-24之间。
3. 定期复诊,监测治疗效果
高血压患者应定期监测血压变化,并根据血压监测结果与医生沟通,必要时调整药物用量或更换药物。此外,应关注高血压相关的并发症,如心脏功能异常或肾脏病变,并定期进行心电图、肾功能等相关检查。
二、糖尿病的居家监测与管理
糖尿病是一种以高血糖为特征的慢性病,如果血糖控制不当,可能会导致眼、肾、神经等部位的损伤,增加心脑血管疾病风险。居家管理的关键是做好血糖的监测及生活方式的调整。
1. 定期监测血糖,掌握病情动态
1)学会正确的血糖测量方法
- 测血糖前应确保血糖仪和试纸处于正常状态,用酒精棉片消毒手指后,等酒精干透再采血。
- 采血时避免用力挤压手指,以确保血样量足够,得到准确结果。
- 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和睡前血糖是糖尿病患者的三个关键时间点,在家应分别监测并记录。
2)记录血糖变化
- 血糖监测结果需与用药和饮食、运动情况一起记录,如饮食中糖分的摄入量、运动的强度等,方便寻找血糖过高或过低的原因。
2. 控制饮食,减少血糖波动
1)控制总热量摄入
- 计算每日可摄入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的比例,保持营养均衡。碳水化合物建议选择粗粮,如全麦面包、燕麦等,避免过多摄入精制糖。
2)少食多餐,减轻血糖波动
- 每天可分4-5餐进食,以小份为单位,避免一次性摄入过多食物而导致的血糖升高。
3)重视膳食纤维来源
- 食物中富含膳食纤维有助于延缓糖分吸收,建议多吃如绿叶蔬菜、豆制品、水果等对血糖影响较小的食物。尽量减少高升糖指数的食物(如白米饭、薯条、甜点)的摄入。
3. 合理用药,避免低血糖风险
1)按时按量服药或注射胰岛素
- 根据医生的建议,严格按时服药,切勿自行增减药物剂量。特别是注射胰岛素的患者,要注意注射方法和剂量的准确性。
2)防范低血糖风险
- 如果出现头晕、心慌、出虚汗,可能是低血糖症状,应立即补充葡萄糖,如含糖饮料或糖块。老年人更需警惕,避免因低血糖引发危险。
3)定期复查,确保药物适宜
- 稳定血糖的同时,还需定期复查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肝肾功能等指标,确保治疗方案的安全有效。
三、居家健康护理的综合管理
无论是高血压还是糖尿病患者,居家管理不仅需要监测和用药调整,还需注重情绪调节和生活方式的全面优化。
1. 坚持规律作息,控制情绪
1)高血压患者要尽量避免焦虑和过度情绪波动,因为这可能导致血压急剧升高。
2)糖尿病患者注意保证充足睡眠,因为长期睡眠不足会使血糖水平升高。
2. 定期体检,排查并发症
1)高血压患者每年应进行至少一次心血管检查,包括心电图和心脏彩超,排查中风风险。
2)糖尿病患者半年到一年进行一次糖尿病并发症的检查,如眼底检查、尿蛋白筛查、神经检查等。
3. 家人协助与护理
患者的家属应帮助老人做好健康监测,协助老人记录数据,定期提醒用药,并在出现高血糖、高血压危象时,及时送医。
四、小结
居家监测与管理是高血压和糖尿病老年患者控制病情的重要环节。通过规律监测血压、血糖,调整饮食及生活习惯,配合科学的用药管理,老年患者不仅能让身体状态更稳定,还能减轻心理负担,过上更健康、轻松的生活。
居家护理需要老年人和家属共同的努力,但也需要专业医生的指导。如果您在居家管理过程中遇到任何问题,或发现异常症状,请及时与医生沟通,避免小问题演变成大风险。祝愿大家用科学管理守护健康,享受美好的晚年生活!
(新乡市中心医院 马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