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患者的心理康复之路:科学支持与实用策略

2025-5-8 来源:医药卫生网  浏览:次  【查看证书

骨折不仅带来身体上的疼痛和行动不便,还可能引发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如何帮助骨折患者度过心理难关,重建信心?本文将从骨折的不同阶段出发,提供科学、实用的心理健康支持策略,帮助患者从创伤中走向康复。

一.急性期(受伤后1-2周)——应对冲击与建立安全感

(一)心理特征与支持策略

在骨折初期,患者常因突发创伤陷入焦虑和恐惧。医护人员应通过透明化的医疗信息和情绪急救技术,帮助患者建立安全感。例如,用通俗语言解释病情,通过可视化工具(如X光片、3D模型)展示治疗方案,减少信息不对称带来的焦虑,术前可邀请患者参与决策,例如选择固定材料类型,增强其控制感,指导患者使用正念呼吸训练‘4-7-8呼吸法’(吸气4秒、屏息7秒、呼气8秒)缓解急性焦虑,也可从感官上安抚患者,播放自然音效(如海浪声)或提供清新香氛,激活放松神经系统以降低应激激素水平,在疼痛方面,除了药物镇痛,可通过非药物措施如冷敷、观看喜剧片转移注意力等来协同管理疼痛。

二.术后固定期(2-6周)——对抗孤独与重建价值感

(一)心理特征与支持策略

此阶段患者因行动不便而减少外出,职场人群担忧职业发展中断,老年人恐惧成为家庭负担,易产生“社会剥离效应”,表现为自我价值感降低及社交退缩,为对抗孤独、重建价值感,医护人员应为患者制定详尽康复计划,首先设置阶梯式目标,从可量化的小目标开始逐步实现,可引入“康复徽章系统”,如“首次自主翻身勋章”,通过仪式感强化正向反馈。其次,为重建家庭贡献感,可鼓励患者参与简单家务活动,另外,可组织线上病友会,分享“30天康复挑战”打卡记录,利用群体动力促进坚持也是良策,在心理调适方面,展示成功康复案例,能帮患者纠正消极想法,重拾自信,同时鼓励患者在器械辅助下尝试新活动,挑战灾难化预期,是重要心理干预手段。

三.功能恢复期(6-12周)——突破矛盾与重塑身体意象

(一)心理特征与支持策略

随着康复推进,患者在此阶段陷入双重心理冲突。急于求成者可能因过度训练导致二次损伤;运动恐惧者因肌肉萎缩产生“假性无力感”,抗拒锻炼。还有外貌焦虑者,因手术疤痕或肢体变形回避社交。

为突破这些矛盾、重塑身体意象,需制定个性化训练计划,采用系统脱敏法引导他们逐步接触适应运动器械和动作,确保训练强度在安全阈值内逐步提升。也可引入VR康复系统,将枯燥训练转化为趣味游戏,能极大提高患者参与积极性。对于外貌焦虑者,可咨询美容医学专家,提供瘢痕软化针、激光修复等改善外观的方案。

四.慢性恢复期(3个月后)——预防复发与促进社会融入

(一)心理特征与支持策略

患者可能会陷入“慢性康复困局”,出现创伤后应激障碍或适应不良性认知,将轻微疼痛误认作“骨折复发”。因此,助力患者摆脱心理阴影,重返社会,制定心理韧性强化计划至关重要。可让患者讲述自身经历,模拟引发焦虑场景,能帮助克服创伤后应激障碍。也可鼓励患者参加社区活动,促进社会融入,建议职场人群“渐进式复工”,例如前两周每天工作3小时,逐步过渡到全职。当然,开通心理咨询热线,定期评估患者心理状态,也是预防复发的关键举措。

五.特殊人群的精准支持方案

(一)老年患者

1.采用“五分钟生活圈”设计:将常用物品放置在触手可及处,减少因求助产生的羞耻感。  

2.通过怀旧疗法(如老照片回顾)增强自我整合感。

(二)儿童与青少年  

1.开发骨折主题绘画疗愈包,让孩子用安全颜料在石膏上创作,宣泄恐惧情绪。  

2.设计“康复小勇士”成就系统,通关后可获得电子勋章和实体奖励。

六.三大整合干预支柱

(一)生物-心理-社会全维度管理  

1.营养方案:骨折早期补充钙+维生素D,后期增加胶原蛋白肽摄入促进骨痂成熟。  

2.睡眠优化:通过白噪音设备、足部加压毯改善睡眠结构。

(二)家庭-医院-社区协同网络  

1.开展家属工作坊,教授“非评判性倾听技巧”和转移体位操作规范。  

2.社区医院设立“骨折康复驿站”,提供免费器械租赁和康复咨询。

(三)数字化赋能体系

1.使用AI康复助手(如“骨力APP”)实时监测训练动作,自动生成分析报告。  

2.搭建元宇宙病友社区,通过虚拟化身参与团体心理课程。

七.案例

   徐爷爷,80岁退休职工,行走时不慎被摩托车撞倒致右侧股骨骨折,手术、疼痛、长时间卧床让他孤独无助、焦虑、悲观,严重影响睡眠与食欲。针对此,医护人员与他详细讲解骨折类型、治疗方案,并用 X 光片直观展示,举例成功康复个案,让徐爷爷对病情了如指掌,忧虑减少,护士指导他运用“4-7-8 呼吸法”缓解焦虑,并为他制定个性化康复训练计划,通过阶梯式目标激励法,指导其进行卧式八段锦、踝泵运动等康复锻炼,听乐曲、与病友交流,在家人的陪伴下,逐渐分散对疼痛的注意力,对康复充满信心,积极配合医务人员,积极参与康复锻炼,徐爷爷最终恢复状态极好,顺利康复出院。

八.结语

骨折康复不仅是一个身体恢复的过程,更是一场心理重建的旅程。通过科学的心理支持和系统的干预方案,每位患者都能在创伤中找到新的希望和力量,正如一位康复者所言:“骨折让我失去了三个月的自由,却收获了终身受益的抗逆力。”让我们共同关注骨折患者的心理健康,帮助他们从‘骨’折走向‘心’生。

(茂名市人民医院 外科重症医学科 韩伟婵)

责任编辑:星星  一校:曲星  二校:张驰  三校:贾佳丽  一审:杨小玉  二审:赵曦  终审:梁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