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大学附属脑病医院:35天解除13岁女孩顽疾
2025-4-3 来源:医药卫生网 - 医药卫生报 浏览:次医药卫生网讯 近日,郑州大学附属脑病医院(驻马店市第二人民医院)儿童青少年心理三科再次传来捷报:经过35天系统治疗,患有分离(转换)性障碍(俗称“癔症”)的13岁初中生小雅(化名)重焕生机,顺利返校开启新生活。这一成功案例不仅让医护团队倍感欣慰,更在当地教育系统引发关注,成为青少年心理健康干预的典范。
小雅小时候父母经常在外打工,跟着姥姥和姥爷生活,后跟随父母到深圳上学。小学6年级时,小雅开始出现间断情绪不好的情况,经常发呆、愣神。进入8年级后有自伤行为,控制不住用指甲掐自己脚,抓自己腿,把腿抓伤,曾用小刀划伤自己左臂,划完之后感觉到舒服。因琐事和母亲吵架,有一次晚自习时感觉自己很不好,出现脸麻木、手抖,控制不住想哭。在深圳多家医院住院治疗,均未发现明显异常,检查不出来原因,住院期间,在医院走廊时想哭,上肢不自主抽搐。后回郑州某医院就诊,考虑为“抑郁焦虑”。在郑州住院期间凭空听到有声音喊自己。治疗一段时间后回到深圳上学,结果上了2天上不了,仍有抽搐发作,每次发作持续1小时左右,发作时脑子一片空白,意识不清。8年级以来几乎没有上过课,一直在奔波辗转各医院看病,觉得自己的病给家长带来了很大压力。后母亲经朋友介绍带着她来到郑州大学附属脑病医院(驻马店市第二人民医院)就诊,通过心理测评、脑功能评估及家庭访谈,儿童青少年心理三科团队确诊其为“分离(转换)性障碍”。
“儿童分离(转换)性障碍的治疗并不困难,它是一种功能性疾病,是完全可以治愈的。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长也要注意培养儿童良好的性格,消除诱发因素,如避免给孩子过多的压力、恐吓,多关心孩子等。发现孩子出现问题,一定要引起重视,及时就医。”儿少三科主任祁博的一席话让小雅父母悬着的心放了下来,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小雅配合医生进行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心理治疗,再配以运动疗法,35天小雅痊愈出院,目前已经返回学校就读。(丁宏伟 黄杰 周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