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踝扭伤竟致骨折?快来了解踝关节骨折
2024-11-6 来源:医药卫生网 - 医药卫生报 浏览:次 【查看证书】在日常生活中,脚踝扭伤是一种常见的意外伤害。很多人可能认为,扭伤不过是小伤,休息几天就会好。然而,有时脚踝扭伤可能隐藏着更严重的问题 —— 踝关节骨折。这一情况常常被人们忽视,从而延误了治疗,给后续的康复带来更大的困难。今天,让我们深入了解一下踝关节骨折,提高对这一损伤的认识。
一、踝关节的解剖结构与功能
踝关节是由胫骨、腓骨下端的关节面与距骨滑车构成的一个复杂关节。它在我们的行走、跑步、跳跃等活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仅要承受身体的重量,还要保证灵活的运动。踝关节周围有众多的韧带和肌肉,它们共同维持着关节的稳定性。其中,内侧的三角韧带、外侧的距腓前韧带、跟腓韧带和距腓后韧带对于防止踝关节过度内翻和外翻起着关键作用。
二、踝关节骨折的原因
1.外伤
这是踝关节骨折最常见的原因。如高处坠落、车祸、运动中的扭伤或摔伤等,当外力超过了踝关节所能承受的极限,就可能导致骨折。
2.骨质疏松
老年人由于骨质疏松,骨骼的强度和韧性下降,轻微的扭伤或跌倒也可能引发踝关节骨折。
3.病理性骨折
某些疾病,如骨肿瘤、骨结核等,会破坏骨骼的正常结构,使踝关节在较小的外力作用下发生骨折。
三、踝关节骨折的症状
1.疼痛
骨折发生后,踝关节会出现剧烈的疼痛,尤其是在活动或按压时。
2.肿胀
受伤部位迅速肿胀,皮肤可能出现青紫瘀斑。
3.畸形
骨折严重时,踝关节可能出现明显的畸形,如内翻、外翻或缩短。
4.活动受限
由于疼痛和骨折的移位,踝关节的活动受到极大限制,无法正常行走或站立。
5.骨擦音或骨擦感
在骨折断端相互摩擦时,可能会感觉到或听到骨擦音或骨擦感,但这通常需要专业医生进行检查时才能发现。
四、诊断方法
1.体格检查
医生会首先观察踝关节的外观,检查有无肿胀、畸形和皮肤破损。然后通过触诊了解有无压痛、异常活动等。同时,还会检查踝关节的活动范围和下肢的神经血管功能。
2.X 线检查
这是诊断踝关节骨折的首选方法,可以清晰地显示骨折的部位、类型和移位情况。
3.CT 检查
对于复杂的骨折或 X 线检查显示不清楚的情况,CT 检查能够提供更详细的骨折信息,有助于制定更准确的治疗方案。
4.MRI 检查
如果怀疑有韧带、软骨等软组织损伤,可能需要进行 MRI 检查。
五、踝关节骨折的类型
1.稳定型骨折
骨折线较为简单,骨折断端移位不明显,如单纯的外踝骨折或内踝骨折。
2.不稳定型骨折
骨折线复杂,骨折断端移位明显,或者同时伴有内外踝和后踝的骨折。
六、治疗方法
1.保守治疗
适用于骨折移位不明显、关节面平整的稳定型骨折。治疗方法包括石膏或支具固定、抬高患肢、冷敷、药物治疗等。一般需要固定 4 - 6 周,然后根据骨折愈合情况进行康复训练。
2.手术治疗
对于骨折移位明显、关节面不平整、不稳定型骨折或合并有韧带损伤的患者,通常需要手术治疗。手术的目的是恢复踝关节的正常解剖结构和稳定性,包括骨折复位、内固定(如钢板、螺钉、克氏针等)以及韧带修复。
七、术后康复
1.早期康复(术后 0 - 2 周)
主要是休息、抬高患肢、进行脚趾的屈伸活动,促进血液循环,减轻肿胀。
2.中期康复(术后 2 - 6 周)
在医生的指导下,逐渐开始踝关节的被动活动和部分主动活动,增加关节活动度。
3.后期康复(术后 6 周以后)
加强踝关节的主动活动、力量训练和平衡训练,逐渐恢复正常的行走和运动功能。
八、并发症
1.创伤性关节炎
由于骨折导致关节面不平整或软骨损伤,后期可能会出现关节疼痛、肿胀和活动受限。
2.踝关节僵硬
长时间的固定或康复不当,可能导致踝关节活动度减少,影响关节功能。
3.骨折不愈合或延迟愈合
如果骨折部位血供不良、固定不牢固或存在感染等因素,可能会导致骨折不愈合或延迟愈合。
4.深静脉血栓形成
术后长期卧床,下肢血液回流缓慢,容易形成深静脉血栓,严重时可能会导致肺栓塞。
九、预防措施
1.运动前充分热身
活动踝关节,拉伸韧带和肌肉,降低受伤的风险。
2.选择合适的鞋子
在运动或行走时,穿着舒适、合脚、具有良好支撑和稳定性的鞋子。
3.注意运动场地和环境
避免在不平坦、湿滑的地面上运动,减少意外发生的可能。
4.增强肌肉力量
通过锻炼增强踝关节周围的肌肉力量,提高关节的稳定性。
5.预防骨质疏松
尤其是老年人,要注意补充钙质和维生素 D,适当晒太阳,进行适量的运动,预防骨质疏松。
踝关节骨折虽然常见,但只要我们提高警惕,及时诊断和治疗,并进行科学的康复训练,大多数患者都能够恢复良好的关节功能。同时,通过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可以降低踝关节骨折的发生风险。
(河南省濮阳市人民医院创伤骨科 李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