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阳市出台医防融合实施方案
2024-10-11 来源:医药卫生网 - 医药卫生报 浏览:次
医药卫生网讯(记者张治平 通讯员吕贵德)日前,安阳市在全省率先出台《医防融合实施方案》,要求进一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原则,打破医疗和预防分割脱节局面,发挥“医”“防”两大基础支柱作用,从“工作体系、传染病防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医防资源、人才培育、健康教育与促进、数据平台”等七个方面,推进医疗机构和疾控机构深层次协作和全方位融合,构建新时代卫生健康保障体系。
《医防融合实施方案》明确,要加强工作体系融合。市县卫生健康委成立医防融合工作领导小组,组建工作专班,制定医防融合职责清单、工作规范、技术指南、技术标准、操作手册。市疾控中心组建专家指导组和医防融合管理办公室,城市医疗集团、专科医联体、县域医共体在牵头医院设置医防融合工作办公室,其他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均成立医防融合工作办公室。制定医防融合责任清单、医疗机构公共卫生责任清单,将医防融合推进情况和公卫工作履职情况纳入医院等级评审和评价指标体系。在全市一级以上医疗机构全部实行疾控监督员制度。
《医防融合实施方案》强调,要加强传染病防控融合。强化不明原因疾病、聚集性病例、异常健康事件监测,完善传染病监测网络。加强对医疗机构发热门诊、肠道门诊、呼吸科、急诊科、儿科等重点科室就诊量及症状监测,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预警。部署国家传染病智能监测预警前置软件,实现医疗机构信息系统与传染病监测系统数据交换。建立医防机构定期会商制度,完善信息共享机制,对不明原因疾病、传染病暴发疫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健康危险因素监测和院感事件等进行通报和会商,开展风险评估。组建“复杂感染性疾病联合诊断小组”,开展跨专业、多学科联合会诊研判。加强医防机构在流行病学调查、传染源和风险人群管控等应对处置中的协调配合,充分发挥专业优势,构建全流程闭环管理体系。建立艾滋病、结核病、丙肝、梅毒等传染病多病共防机制,针对重点人群开展干预行动。
《医防融合实施方案》要求,要加强非传染性疾病的防治融合。建立全市高血压、糖尿病、脑卒中、慢阻肺、癌症等五大防治中心,出台中心管理办法,建立考核评价机制,探索构建医防融合、上下联动的慢性病健康管理服务模式。持续推进高血压、糖尿病免费服药健康干预行动。在林州市、内黄县试点建立基层高血压、糖尿病标准化示范门诊,开展筛查和风险评估,做实一级预防。规范高血压、糖尿病管理,进行个性化的综合治疗和健康指导,减少并发症发生。探索以城市医疗集团和县域医共体为单位,在市、县医疗机构与基层示范门诊之间建立“病前主动防,病后科学管,跟踪服务不间断”的一体化健康管理模式。规范开展肺癌、结直肠癌、上消化道癌、乳腺癌和肝癌等五大类癌症危险因素调查、高危人群评估、癌症筛查和随访工作,推进在中小学开展适龄儿童视力、龋齿、脊柱弯曲异常筛查和健康教育。
《医防融合实施方案》提出,要加强医防资源、人才培育、健康教育与促进等方面的融合。提升疾控机构多病原检测、病原微生物基因检测等病原体检定能力,与医疗机构合作拓展检测检验服务。加强公共卫生资源的共享,建立全市公共卫生实验室检测网络,实现区域内疾控机构与医疗机构检验结果互联互通。加强医防机构合作开展疾病监测、医防资源融合、多病共治共防等方面科研攻关和重大课题申报。在专业技术人才培育方面,要建立疾控机构与医疗机构人员交叉培训制度,临床医师到疾控机构交流学习,公卫医师到医疗机构临床实践,提升专业技术人员综合能力。建立疾控机构和医疗机构“人员双聘、双流动”机制,探索疾控机构、医疗机构专业人员交流轮岗锻炼,实现预防医学与临床医学专业技术人员融合互补。在健康教育与促进方面,建设权威的科普信息传播平台,组建全市健康教育集中投放平台,与主流媒体合办系列健康专栏,打造“专家说预防”“专家话健康”等品牌栏目,促进公卫和临床专家共同参与科普,增强群众防病意识,养成健康生活方式。
同时,《医防融合实施方案》还要求要加强信息数据平台的融合。依托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城市医疗集团信息系统、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平台、县域医共体信息系统、基本公卫信息系统,打通公共卫生监测信息系统屏障,构建“安阳市公共卫生大数据平台”。整合现有系统和算力资源,组建全市疾控专网,纵向集成各级监测预警信息平台,横向联通相关部门监测信息,实现多渠道数据集成与共享。建设“安阳市传染病态势感知平台和监测数据采集预警平台”,实现全市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和基层医疗机构数据医防互通。在林州市、内黄县试点建设慢性病智能管理平台,提供精准化个体及群体卫生健康服务,实现“三高共管”病例健康画像、风险预警全病程和闭环式健康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