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笑尿了”不是笑话,压力性尿失禁的尴尬与解围
2024-8-2 来源:医药卫生网 - 医药卫生报 浏览:次 【查看证书】“笑尿了”这个词汇,在日常生活中往往被当作一种夸张或幽默的表达。然而,对于许多女性而言,这却是一个真实而尴尬的问题——压力性尿失禁。本文将深入探讨压力性尿失禁的真相,包括其定义、原因、症状、诊断方法以及治疗建议,旨在提高公众对这一问题的认识,帮助患者找到有效的解围之道。
一、压力性尿失禁的定义与症状
压力性尿失禁,是指在咳嗽、打喷嚏、大笑、剧烈运动等腹压突然增加时,尿液不自主地流出。这一症状多见于产后及更年期女性,虽然不会危及生命,但严重影响患者的社交自尊和生活质量。2006年中国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压力性尿失禁在成年女性的发生率为18.9%,是一个重要的卫生和社会问题。
症状表现:
1. 轻度:尿失禁仅发生在咳嗽、喷嚏、大笑等剧烈腹压下,不需要使用尿垫。
2. 中度:尿失禁发生在跑跳、快走等日常活动时,需要使用尿垫。
3. 重度:尿失禁在轻微活动、改变体位时即可发生,严重影响日常生活。
二、压力性尿失禁的原因
压力性尿失禁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妊娠和分娩:
生育过程中,激素水平改变、增大的子宫以及分娩过程中的挤压或助产技术,都可能对盆底肌肉、神经、韧带造成损伤,导致压力性尿失禁。
2. 肥胖和慢性咳嗽:
肥胖和慢性咳嗽会增加腹压,从而加重尿失禁的症状。
3. 衰老和雌激素水平下降:
随着年龄增长,肌肉、韧带等软组织退化、松弛,绝经后雌激素水平下降导致尿道黏膜萎缩,也是压力性尿失禁的重要原因。
4. 其他因素:
遗传因素、种族因素、长期便秘、盆腔脏器脱垂等,也可能与压力性尿失禁的发生有关。
三、压力性尿失禁的诊断方法
对于疑似压力性尿失禁的患者,医生通常会进行以下检查以明确诊断:
1. 病史询问:
详细询问患者的症状、病史及生活习惯,了解尿失禁的严重程度和发生情境。
2. 体格检查:
包括腹部、会阴部和盆腔的检查,观察有无盆底肌肉松弛、阴道前壁膨出等体征。
3. 尿动力学检查:
通过测量膀胱压力、尿道压力等指标,评估膀胱和尿道的功能状态。
4. 其他检查:
如尿常规、泌尿系彩超、膀胱残余尿量测定等,以排除其他可能的泌尿系统疾病。
四、压力性尿失禁的治疗建议
压力性尿失禁的治疗方法多种多样,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医生会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保守治疗:
1. 盆底肌肉锻炼:
最常用的方法是凯格尔运动,即有意识地收缩和放松盆底肌肉,以增强盆底肌肉的力量和控尿能力。
2. 生活方式调整:
保持健康体重,避免肥胖;戒烟,控制慢性咳嗽;避免饮用茶、咖啡等刺激性饮品;保持大便通畅,减少便秘的发生。
3. 药物治疗:
对于轻度至中度压力性尿失禁的患者,可以考虑药物治疗,如选择性α-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阴道局部雌激素等。
4. 物理疗法:
如生物反馈电刺激理疗等,通过电流刺激盆底神经和肌肉,增强盆底肌力,提高控尿能力。
手术治疗:
1. 尿道中段吊带悬吊术:
这是一种微创手术,通过在尿道中段放置一个特殊设计的吊带,加强尿道中管控排尿的“阀门”,使排尿能收放自如。
2. 其他手术方法:
如阴道前壁修补术、经耻骨后膀胱尿道悬吊术等,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法。
五、压力性尿失禁的误区与解围
关于压力性尿失禁,存在一些常见的误区,同时也有许多有效的解围之道。
误区:
1. 认为尿失禁是正常现象:
许多患者认为尿失禁是年龄增长或生育后的自然现象,不需要治疗。然而,实际上尿失禁是可以治疗的,及时干预可以显著改善生活质量。
2. 羞于启齿:
由于尿失禁的尴尬性,许多患者羞于向医生或家人倾诉,导致病情延误。然而,及时寻求帮助是解围的关键。
解围之道:
1. 正视问题:
患者应正视尿失禁问题,不要因尴尬而回避治疗。及时咨询医生,了解病情和治疗方案。
2. 积极治疗:
根据医生的建议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无论是保守治疗还是手术治疗,都应积极配合,争取早日康复。
3. 生活方式调整:
通过健康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等方式,改善身体状况,减轻尿失禁的症状。
4. 心理调适:
尿失禁可能会给患者带来心理负担,建议进行心理咨询或加入患者支持群体,分享经验,缓解压力。
六、结语
“笑尿了”不是笑话,而是许多女性面临的真实而尴尬的问题。压力性尿失禁虽然不会危及生命,但严重影响患者的社交自尊和生活质量。通过了解压力性尿失禁的定义、原因、症状、诊断方法以及治疗建议,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这一问题,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解围。让我们正视压力性尿失禁,积极治疗,重拾自信和尊严,享受健康美好的生活。
(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妇科 李冰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