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监护室非计划性拔管的原因及预防处理

2024-5-1 来源:医药卫生网 - 医药卫生报  浏览:次  【查看证书

在重症监护室(ICU)中,非计划性拔管(Unplanned Extubation,UEX)是一种常见的护理意外,也是管道管理中的一个严重并发症。非计划性拔管指的是未经医护人员同意,患者自行将插管拔除,或因其他原因(包括医护人员操作不当)造成的导管滑脱,又称意外拔管。这种拔管行为不仅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和病情,还可能导致重插管率上升、院内感染机会增加、住院时间延长以及医疗费用增加。更重要的是,非计划性拔管可能给患者带来心理阴影,影响他们的康复进程。因此,了解非计划性拔管的原因并采取有效的预防处理措施至关重要。

一、非计划性拔管的原因

非计划性拔管的原因复杂多样,主要包括患者因素、医护人员因素以及导管因素等。

患者因素

躁动与意识障碍:ICU患者常因疾病或治疗导致躁动和意识障碍,无法有效控制自己的行为,容易自行拔除导管。

不配合治疗和护理:部分患者对治疗和护理存在抵触情绪,可能故意拔除导管。

疼痛、不适:导管的存在给患者带来疼痛和不适,尤其是气管插管和尿管等,患者可能因无法忍受而自行拔除。

无法与医务人员有效沟通:由于病情严重或语言障碍,患者无法与医务人员有效沟通,导致需求和不适无法及时得到解决。

医护人员因素

护理观察不到位:医护人员未能及时发现患者的拔管倾向和异常行为。

监督、管理执行力不够:预防措施未形成体系,未进行急束化管理,导致拔管事件频发。

导管固定欠佳:导管的固定方法不当或固定材料不合适,导致导管容易滑脱。

对烦躁不安或意识不清的患者未合理运用镇静剂:未能有效控制患者的躁动情绪。

对拔管倾向患者未采取有效的肢体约束:未能及时采取必要的约束措施,防止患者自行拔管。

导管因素

导管的材质、粗细、软硬度等不同对患者造成的不适感不同:部分导管材质过硬或粗细不合适,给患者带来不适。

管道交接和检查工作不严:导管在交接和检查过程中未能及时发现潜在问题。

二、非计划性拔管的预防处理措施

针对非计划性拔管的原因,应采取以下预防处理措施:

充分评估患者意识及合作程度

对患者进行意识状态评估,了解患者的合作程度。对于躁动、意识障碍或不配合治疗的患者,应采取必要的约束措施,并合理使用镇静剂。

维持良好的固定

加强导管的固定,使用合适的固定方法和材料。对于气管插管等关键导管,应使用缝线固定、胶布粘贴、系带打结等多种方法结合,确保导管稳固。

合理使用镇静、镇痛药

根据患者病情和疼痛程度,合理使用镇静、镇痛药物,减轻患者的不适感和疼痛感。同时,应定期评估患者的镇静、镇痛效果,及时调整药物剂量。

加强高危时段的防护和巡视

在清晨、中午、夜间等医务人员少的时段,应加强巡视和防护,及时发现并处理患者的拔管倾向和异常行为。

做好患者翻身、排便时的管道保护

在患者翻身、排便等操作时,应注意保护导管,防止因牵拉或压迫导致导管滑脱。

加强健康宣教

向患者及家属讲解各种留置导管的目的、方法和作用,强调管道的重要性及保护方法。同时,应告知患者及家属拔管的危害和后果,提高他们的配合度和安全意识。

规范护理操作

医护人员应严格遵守护理操作规范,确保导管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在进行护理操作时,应动作轻柔、幅度适中,避免人为的强行牵拉拔管。

建立意外拔管应急流程及登记本

一旦发生非计划性拔管事件,应立即启动应急流程,采取紧急处理措施,如重新置管、止血、抗感染等。同时,应详细记录拔管事件的发生时间、地点、原因、处理过程及结果等信息,并上报至相关部门进行统计和分析。

三、结语

非计划性拔管是ICU中常见的护理意外之一,其发生原因复杂多样,涉及患者、医护人员和导管等多个方面。为了降低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率,医护人员应充分了解其原因,并采取相应的预防处理措施。通过加强患者评估、导管固定、镇静镇痛药物使用、高危时段防护、健康宣教以及规范护理操作等措施,可以有效降低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安全性和舒适度。同时,医护人员还应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持续改进护理服务质量,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护理服务。

(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河南省人民医院心脏中心 成人心血管外科重症监护室 孙肖琼)

责任编辑:星星  一校:曲星  二校:徐琳琳 贾佳丽  三校:杨小玉  一审:赵曦  二审:梁如意  终审:郜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