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关注】谈癌色不变 预防应当先

2024-4-19 来源:医药卫生网 - 医药卫生报  浏览:次  

恶性肿瘤是影响我国居民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根据最新发布的河南省2023肿瘤登记年报,河南省总体癌症发病率为279.74/10万、总体癌症死亡率为163.02/10万。

郑州市疾控中心慢病所所长宋彩娟提醒,作为一种慢性病,癌症一般会随着年龄升高,尤其是40岁以后发病率会迅速升高。癌症虽然可怕,但人们对癌症也不必过于恐慌,知晓致癌因素,养成健康生活方式,可降低癌症的发病风险。

“只要我们做到早预防、早筛查、早诊断、早治疗,三分之一的癌症是完全可以预防的,三分之一的癌症是可以通过早期干预得到根治的,还有三分之一是可以运用医疗技术延长生命、减轻痛苦、改善生活质量的。”河南省肿瘤医院肿瘤内科副主任陈小兵说,“癌症的发生与不良的饮食及生活习惯密切相关。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控制体重、戒烟限酒,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和健康的生活习惯对减少癌症的发生具有重要的意义。”

陈小兵认为,部分传统的饮食方式在当代社会已不再适宜,比如继续保留吃烫食的习惯并不科学;一些节俭的老人不愿意丢弃霉变食物从而增加了黄曲霉毒素的摄入,提高了肝癌和胃癌的风险。

根据河南省最新恶性肿瘤发病和死亡数据,不管男性还是女性,肺癌均是导致恶性肿瘤死亡的最主要原因,肺癌死亡病例占全部死亡病例的24.99%。

“肺癌之所以高发,跟吸烟、二手烟和生活环境有很大的关系。如果家里有一人抽烟,其他成员长期暴露在二手烟的环境下,患上肺癌的概率也会大大增加。” 陈小兵说。

针对这一现状,陈小兵提出,提高群众健康素养,将预防摆在首位,能有效降低癌症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预防策略包括合理膳食、适量运动、心理平衡、充足睡眠、戒烟限酒等一级预防措施以及早筛查、早诊断、早治疗的二级预防和以综合治疗和个体化治疗为主的三级预防。

“要想远离癌症,首先要远离致癌因素。”宋彩娟说,“致癌因素分为不可改变的影响因素和可改变的影响因素。不可改变的致癌因素包括年龄、性别、遗传因素等;常见的可改变致癌因素包括心理因素、行为因素、环境因素、感染因素和饮食因素等。”

据宋彩娟介绍,常见的可改变致癌因素中的行为因素包括吸烟、二手烟、饮酒、缺乏锻炼;饮食因素包括水果、蔬菜、膳食纤维、钙摄入不足,红肉、加工肉类制品、腌菜摄入过多;心理和代谢因素包括长期精神压力,体重超标、糖尿病;环境因素包括PM2.5污染、紫外线辐射;感染因素包括1种细菌(幽门螺杆菌)、7种病毒(人乳头瘤病毒、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Eb病毒、卡波济肉瘤相关疱疹病毒,人T细胞嗜淋巴细胞病毒-1型和艾滋病病毒)、3种寄生虫(埃及血吸虫,麝后睾吸虫和华支睾吸虫)等。

“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养成健康生活方式、避免或减少致癌因素接触、接种疫苗等来降低癌症的发病风险。此外,参加癌症筛查和防癌体检能对癌症做到早期发现和早期诊断,从而达到早期治疗甚至治愈的目的。如肺癌、乳腺癌、结直肠癌和子宫颈癌等通过早期筛查和诊断能够取得很好的疗效。”宋彩娟说。

陈小兵提醒,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大部分癌症的发生是相关危险因素在人体长期积累的过程。因此,只要我们树立正确的癌症认知、改变不良行为习惯、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主动参加癌症筛查和防癌体检,就能远离癌症。(记者 冯金灿 通讯员 李惠子 陈玉博)

审核:星星 责任编辑:星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