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痛患者介入手术方面的护理知识

2024-4-16 来源:医药卫生网 - 医药卫生报  浏览:次  【查看证书

胸痛患者介入手术是一种通过心导管技术,对冠状动脉狭窄或闭塞进行扩张和重建的微创手术。主要包括冠状动脉造影、PTCA(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CABG(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等。

一、介入手术前的护理

1. 患者评估:了解患者病情,评估心绞痛发作的类型、程度、持续时间和诱因。完善相关检查,如心电图、超声心动图、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等。

2. 术前通知:向患者及家属解释手术的目的、过程和可能的风险,取得他们的理解和配合。做好术前准备,如建立静脉通道、备好急救药物和设备。向患者及家属解释手术过程、手术中可能的感觉以及预期恢复时间。确保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同意进行介入手术。

4. 患者教育:向患者解释术前、术中配合事项及术后注意事项。教导患者如何识别和报告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如胸痛加重、呼吸困难等。

5. 心理准备:安抚患者情绪,减轻其对手术的焦虑和恐惧。提供必要的精神支持,增强患者的信心和配合度。

二、介入手术中的护理

1. 术中监护:患者进入手术室后,护士应继续监测生命体征,包括心率、血压、呼吸和血氧饱和度,并做好记录。密切观察患者对手术的反应,如出现异常情况,应立即通知医生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2. 术中沟通:在手术过程中,护士应与患者保持沟通,给予鼓励和支持,让患者感受到关怀和安心。及时向患者传达医生的指示和手术进展,解答患者的疑问,减轻患者的焦虑和紧张。及时向患者家属通报手术进展,安抚家属情绪。

3. 药物管理:按照医生的要求,准确无误地给予患者术中所需的药物,包括抗凝药物、抗血小板药物等

3. 术中安全管理:确保手术室内各种设备齐全并处于良好状态,如心脏监护仪、呼吸机、急救药品等。遵守手术室的规章制度,防止意外事件的发生。密切观察患者的意识状态和身体反应,如出现过敏反应、心脏骤停等情况,应立即采取紧急处理措施。

三、介入手术后的护理

1. 术后观察: 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如心率、血压、呼吸和血氧饱和度等,每小时测量一次,直至稳定,直至稳定。观察患者是否有胸痛、心悸、气促等症状,评估疼痛程度,及时处理。观察患者伤口有无出血、渗血和疼痛情况。注意观察患者有无胸痛、心悸、气促等症状,及时发现并处理术后并发症。

2. 术后饮食与营养: 术后初期给予流质饮食,逐渐过渡到半流质和普食。饮食以高蛋白、高维生素、低脂、易消化为原则,注意补充营养,增强体质。鼓励患者多饮水,以促进造影剂的排泄。

3. 术后用药: 遵医嘱给予抗凝、抗血小板聚集、调脂、扩血管等药物治疗,注意观察药物不良反应。指导患者正确服用药物,按时按量,不得随意停药或更改剂量。

4. 心理护理: 患者术后可能存在焦虑、恐惧等心理问题,应及时进行心理疏导,缓解患者紧张情绪。向患者及家属解释术后恢复过程和注意事项,提高患者自我护理能力。

5. 指导患者进行术后康复锻炼,如床上活动、逐步下床活动等。

6.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 保持伤口清洁,定期更换敷料,遵医嘱使用抗生素。术后常规使用抗凝、抗血小板药物,鼓励患者早期活动。监测有无支架内血栓、再狭窄等并发症发生,及时发现并处理。

7. 出院指导: 向患者及家属讲解术后长期随访的重要性,遵医嘱定期复查。指导患者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戒烟限酒,低盐低脂饮食,适量运动。强调按医嘱用药的重要性,不得随意停药或更改剂量。

四、术后并发症的护理

1. 出血:观察伤口有无出血、渗血和疼痛情况,及时报告医生并处理。

2. 血栓:遵医嘱给予抗凝药物治疗,观察有无出血倾向。

3. 感染:保持伤口清洁,观察有无红肿、疼痛等感染迹象。

4. 冠状动脉再次狭窄:密切观察患者胸痛等症状,及时发现并处理。

综上所述,胸痛患者介入手术方面的护理知识包括手术前、中、后的护理以及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和处理。护理人员需全面了解患者病情,做好各项准备工作,确保手术顺利进行,并关注患者术后康复和并发症的预防。

(河北怀来世济医院护理部 苗慧梅)

责任编辑:星星  一校:曲星  二校:徐琳琳 贾佳丽  三校:杨小玉  一审:赵曦  二审:梁如意  终审:郜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