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昌:推动中医药事业与产业融合发展

2024-4-15 来源:医药卫生网 - 医药卫生报  浏览:次  

“能恢复成这样,我都不敢相信!”近日,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小高已经可以独立到禹州市中医院复查了。他不禁赞叹中医疗法的神奇。

27岁的小高身患强直性脊柱炎已20多年了。2023年9月,他的病情进一步加重,腰痛得不敢弯,连走路都需要人搀扶。后来,小高经人推荐来到禹州市中医院治未病科,没想到经过中药汤剂配合督灸治疗,两个多月后,他已经能正常弯腰且活动自如了。

小高的就诊经历,是许昌市推动中医药事业和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缩影。

许昌市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主任干静说,近年来,许昌市按照河南省卫生健康委中医药强省的战略部署,依托丰富的中医药资源和基础优势,不断优化资源布局、提升服务能力,推动中医药事业与产业融合发展,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的中医药服务。

开展中医适宜技术

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

在禹州市中医院针灸治疗室,一个个造型独特的葫芦格外引人注意。这是中医传统灸法——葫芦灸所用的“法宝”。

“相比普通艾灸,葫芦灸可以让艾灸的药力更好地向下传导,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说起该院推出的中医适宜技术,禹州市中医院副院长耿建领如数家珍。

一周前,禹州市中医院康复医学科收到了患者刘先生送来的两面锦旗。此前,刘先生因脑梗死后遗症来到禹州市中医院进行康复治疗。刚来的时候,他不能自主活动,说话也很困难,经过葫芦灸、中药溻渍等治疗配合系统的康复训练,刘先生的肢体、语言功能明显恢复。

禹州市中医院院长余亚明说,为发挥中医药优势,该院在许昌地区较早成立了治未病科,2020年还成立了康复科病区。在疾病防治中,该院开展温罐灸、督灸、葫芦灸、脐火灸、铜砭刮痧等77项非药物中医诊疗技术,其中,温罐灸已申请国家专利。

为了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更优质的中医药服务,许昌市卫生健康委不断优化资源布局、提升服务能力。截至目前,全市拥有一级以上中医医院20家,其中三级中医医院3家、二级中医医院3家、一级中医医院14家;全市共建成省级、市级重点(特色)专科22个,全国基层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2个。

同时,许昌市卫生健康委积极实施中医药特色人才培养工程,开展国医大师张磊传承工作室建设,与河南中医药大学签订校地合作框架协议;扎实开展“西学中”培训,累计培训学员2081人;持续推广中医适宜技术,累计培训551场,培训29507人次。

乡乡有中医馆

村村有中医服务

日前,记者走进位于禹州市苌庄镇中心卫生院内的中医馆,中草药味扑鼻而来。在中药煎药室里,几名工作人员正忙着煎药。

“老百姓对中药的接受度、认可度很高。近段时间,呼吸道疾病比较多,中医辨证论治,针对性强,且安全、副作用小。”苌庄镇中心卫生院院长杨利锋一边说,一边向大家展示熬制好的中药汤剂。

2016年,为了让中医药技术更好地服务当地群众,苌庄镇中心卫生院打造了面积400余平方米的中医馆,推出以基本诊疗、预防保健、养生康复等为一体的中医药服务。2022年,苌庄镇中心卫生院中医馆被评为河南省示范中医馆。

李先生因“肩颈疼痛、头晕等不适,自行贴膏药后未能缓解”,来到苌庄镇中心卫生院就诊。理疗护士为李先生进行了温罐灸治疗。半个月后,李先生肩颈疼痛症状消失。

“乡镇卫生院的中医馆真好,离家近、收费标准低,效果一点儿不打折扣。”李先生说。

事实上,苌庄镇中心卫生院只是中医药事业在基层发展的一个代表。按照河南省中医药振兴发展实施方案“乡乡有中医馆、村村有中医服务”的要求,许昌市卫生健康委、许昌市中医药管理局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示范中医馆建设工作纳入年度重点工作统筹规划。

目前,全市所有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现中医馆建设全覆盖,建成省级示范中医馆27家,提供中医药服务比例达100%,村卫生室提供中医药服务比例达100%。

“近年来,我们通过持续加强基层中医馆建设,完善基层中医馆设置和配置,加大康复诊疗投入力度,全面推广中医适宜技术,有效补上了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短板,大大提升了乡镇卫生院的中医药服务能力。”禹州市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主任陈伟强说。

传承与创新

百年老字号擦亮“金字招牌”

药材好,药才好。

禹州市中药材资源丰富,现有药典记载的道地药材36种。境内现有药材种植品种50余种,种植面积稳定在50万亩(1亩=666.67平方米)左右,其中,草本药材约15万亩、木本药材约35万亩。药材种植以禹白芷、禹州金银花等道地药材以及禹州丹参、生地、菊花等大宗药材为主,药材品质在业内具有良好口碑。

作为“千年药都”,禹州不仅是道地药材的产地,其精湛的中药加工炮制技艺同样闻名于世,成为河南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左手用槟榔钳夹住一个1元硬币大小的槟榔,右手紧握一把大如蒲扇的切药刀,手起刀落间,槟榔片四下翻飞,薄如纸、轻如羽、透如纱,短短数分钟内,一个小小的槟榔竟被切成了100多片。

在位于河南省青山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厂区内的禹州传统中药炮制技艺传习所,记者被眼前这“百刀槟榔”的绝活儿所震撼。

“‘陈皮一条线,枳壳赛纽襻,麻黄鱼子样,槟榔一百零八片’是历代中医药工遵循的切制标准。一颗大如枣、硬如石的槟榔,切出108片是对药工的基本要求。”河南省青山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朱改莲说。

朱改莲是河南省青山药业创始人朱清山的二女儿,“禹州中药加工炮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她介绍,2007年,父亲带着她和其他从事中药加工炮制的兄弟姐妹们,不分昼夜钻研,不仅研制出了道地药材九制大熟地,更是恢复了禹州失传多年的九蒸炮制技术。

如何把老祖宗的智慧充分挖掘出来,通过现代技术手段加以保护、传承,更好地为群众服务?

“唯有守正创新发展,才是老字号的出路所在,这也是一些百年老字号能够历经沧桑而生生不息的‘传家法宝’。”朱改莲说。

许昌市坚持把传统中药的炮制方法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扶持引导制药企业向现代化、规模化、品牌化方向迈进。目前,禹州市共有中医药生产企业57家,主要涵盖中药材初加工、中药饮片生产、中成药制药、生物制药等领域,加工产品达800种以上,年产值达30亿元。

同时,许昌市积极引进中医药领域高新技术企业,加强与国内顶尖团队、科研平台合作,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大力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部分核心技术已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此外,许昌市把中医药产业作为三大主导产业进行重点培育,围绕擦亮“华夏药都”名片、重塑“药香禹州”品牌,坚持“抓中间、带两头”发展思路,通过培育壮大中医药制造产业,有效带动中药材种植加工和市场流通等环节共同发展。现已基本形成以中药材种植、中药饮片加工、中成药生产、中药材仓储物流和中医药文化旅游等为一体的全产业链发展格局。(记者王 婷 王正勋 )

审核:星星 责任编辑:赵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