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血干细胞移植知多少?

2024-4-11 来源:医药卫生网 - 医药卫生报  浏览:次  【查看证书

造血干细胞移植,简称造血干细胞移植,是一种:重要的医疗技术,用于治疗一些血液系统疾病和恶性:肿瘤。它是一种通过将健康的造血干细胞输入到患者:体内,替代器官功能异常的方法。

什么是造血干细胞?

造血干细胞是一种重要的细胞类型,具有非常强:大的再生能力,能够分化为各种不同类型的血液细胞,:并且能够自我更新,保持其数量的稳定。这些细胞是:骨髓中的一小部分,被认为是造血系统的基石。

造血干细胞移植有哪两种类型?

第一类是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指患者本人体内相对健康的造血干细胞,采集出来并冷冻保存,待患者接受大剂量化疗或放疗后再回输到自己体内,重新建立正常造血和免疫功能的过程。

第二类是异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指应用他人的干细胞进行移植,包括兄弟、姐妹、父母,如果在亲属中没有匹配到合适供者,也可以用同胞供者,这就是人们说的合适供者。当然这样的供者可以是同胞也可以是无关的同胞。

造血干细胞来源于哪里?

骨髓、外周血或脐血。骨髓采集是最早的一种干细胞采集方法,一般要在无菌手术室进行全身麻醉或者硬膜外麻醉下,自其髂前和髂后上脊抽取骨髓,不过现在此方法已不常用。

外周血干细胞采集法,先从一侧手臂或足背抽取血液通过血细胞分离机过滤出干细胞。对于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者,采集的外周血干细胞需冷冻保存,待病人预处理结束后再复温输注。脐带血干细胞采集由特定的脐血库负责采集和保存。

 

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的适应症:

造血干细胞移植是一种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治疗方法,它可以用于治疗恶性血液病,在血液内科领域,造血干细胞移植已经成为治疗白血病、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等恶性血液病的重要手段,这些疾病的特点是恶性细胞不受控制地增长和扩散,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通过造血干细胞移植,可以替换患者体内异常的造血系统,使其恢复正常功能。

造血干细胞移植在治疗白血病方面具有显著优势,白血病是一种起源于骨髓的恶性肿瘤,表现为白细胞数量明显增多,导致正常造血功能受损。造血干细胞移植可以通过将正常造血干细胞移植到患者体内,重建正常的造血功能,从而达到治疗白血病的目的。

造血干细胞移植在淋巴瘤和多发性骨髓瘤的治疗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多进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指给予患者大剂量化疗和(或)放疗后,再将体外保存的患者自己的造血干细胞从静脉回输体内,以重建造血功能和免疫功能,从而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造血干细胞移植还可用于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等造血系统疾病,这类疾病的特点是骨髓造血功能减退,导致患者出现贫血、出血和感染等症状,通过造血干细胞移植,可以恢复患者的造血功能,改善其生活质量。

造血干细胞移植在治疗某些遗传性疾病方面也具有潜力,例如,β地中海贫血症是一种遗传性血液病,患者需要长期接受输血和祛铁治疗,造血干细胞移植可以替换患者体内的异常造血干细胞,让患者重建造血功能,从而实现根治的效果。

然而,造血干细胞移植并非适用于所有患者,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年龄、病情、移植风险等因素进行综合评估,以确定其是否适合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

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并发症有哪些?

造血干细胞移植并发症按照时间可分为3类:移植前并发症(从预处理开始到中性粒细胞恢复)、移植早期并发症(从中性粒细胞恢复到干细胞移植后100天)、移植后期并发症(移植100天及以后的时期)。移植前并发症主要是感染,与中性粒细胞减少有关,包括革兰氏阳性和革兰氏阴性细菌、单纯疱疹病毒、念珠菌病和侵袭性曲霉菌等。

移植早期,患者仍有感染的风险。尽管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已经恢复,但细胞和体液免疫仍然受损,并且存在机会感染的风险。移植后期,可能会出现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它的表现多种多样,可以影响一个或多个器官。皮肤最常受 到影响,唾液腺和泪腺也可能受累,导致黏膜干燥(干燥综合征)。肺部受累可导致慢性阻塞性或限制性肺部疾病。此期胃肠道和肝脏也会受到影响,慢性活动性病变患者会出现频繁感染,生活质量降低。

小结:

随着医疗技术和研究的不断进步,造血干细胞移植已成为许多血液系统疾病患者的救命稻草。它带给了疾病患者们无比的希望和勇气,之前看似无法逾越的困境,在移植干细胞的帮助下变得可以战胜。造血干细胞移植是一项令人敬畏的医疗技术,为无数患者的生命带来了转机。我们应该加强对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的研究和推广,为更多的患者提供治愈的希望。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 周晓燕)

责任编辑:星星  一校:曲星  二校:徐琳琳 贾佳丽  三校:杨小玉  一审:赵曦  二审:梁如意  终审:郜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