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影响一个学科】一个人 一件事 一辈子——记漯河市中心医院副院长付秀虹

2024-3-28 来源:医药卫生网 - 医药卫生报  浏览:次  

最近,已过知天命之年的付秀虹终于可以稍微缓口气了。

“我这一辈子也就实实在在干了这一件事,学科体系终于初步健全了,一直紧绷着的身心也放松了许多。”付秀虹认真地说。

 

身为漯河市乃至豫中南妇产科学学科带头人、漯河市中心医院副院长、漯河市生殖医学与遗传中心总负责人,付秀虹带领团队,历时20多年,把一个只有5位医生、只能开展接生业务的小科室发展壮大到拥有200多名医务人员、可以开展女性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的河南省妇产区域医疗中心。

创造“小城里名专科”学科建设奇迹的付秀虹,有哪些故事呢?

个人成长:坚持学习30多年

谈及对付秀虹的印象,不管是与她共事20多年的老同事还是刚被招进医院的年轻人,都有一个共同的感受:爱学习、坚持学习。

 

29岁在浙江医科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接受为期一年的系统进修、33岁在上海医科大学参加腔镜技术学习、34岁在广东省人民医院接受阴道镜技术培训、39岁在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学习妇科肿瘤治疗技术、42岁在复旦大学肿瘤医院学习妇科肿瘤诊治新技术,48岁以来先后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生殖医学中心、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生殖中心、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北京协和医院生殖中心进修试管婴儿技术……从河南医科大学(现为郑州大学河南医学院)毕业后,几十年来,付秀虹从没停止学习。

“学而知不足,不足则知学,学习让我收获了安静和喜悦。30多年间,每次学习都是一次跨越。”谈及自己的学习经历,付秀虹如数家珍。

前些年,在漯河市乃至其他豫中南医疗机构,试管婴儿及生殖遗传这两项技术一直是空白。直到2017年,漯河市中心医院试管婴儿与产前诊断生殖遗传两个团队在付秀虹的带领下,才填补了这两项技术空白。

“我们能走在兄弟单位前面,首先考验的是学科带头人的思路和总体布局的能力,其次是带领团队朝着目标迈进的坚定。前方没有捷径可走,除了学习还是学习。”付秀虹说,“筹建试管婴儿和产前诊断团队,我们都是从零开始。面对重重困难,一路走来,我们的感受是:只有想不到的,没有做不到的,一旦目标定了,做就是了。”

当时,面对区域内不孕不育患者的需求,漯河市卫生计生委(现为漯河市卫生健康委)决定组建试管婴儿团队。接到任务后,付秀虹带领团队北上南下,求学致知。2016年3月到9月,她带领团队克服困难,到北京协和医院生殖中心接受了为期半年的封闭式强化学习。

在北京协和医院,付秀虹两耳不闻窗外事,认认真真写病历、抄化验单、贴化验单、跟门诊,熟悉每一个环节、每一个流程……

“北京协和医院的各位老师最初认为她是副院长,来学习不过是做做样子罢了,但没想到这个样子她一做就是6个月。”漯河市中心医院盆底医学中心负责人梁金玉回想起当时和付秀虹一起在北京学习的场景,动情地说,“半年的学习结束后,我们不仅收获了技术,还收获了老师们的广泛认可。”

学习归来后,付秀虹带领团队,高起点谋划、多环节质控,一步步推动漯河市生殖医学与遗传中心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

 

“医学是一个需要终身学习的领域。虽然我们现在暂时走在了兄弟单位的前面,但是医学发展日新月异,国内外不断更新规范和指南,我们必须第一时间跟着更新,努力让漯河及周边的百姓就近享受到先进的技术。”付秀虹说。

医疗服务:同质化服务始终如一

2003年,35岁的付秀虹接任漯河市中心医院妇产科主任。因口碑好,慕名找她看病的人很多。

“因为爱学习爱钻研,从年轻时候起,付院长就是漯河群众排队一两个月也要等的专家。”付秀虹几十年的同事、现为漯河市妇产生殖遗传医院副院长兼妇产科主任的王慧芬说。

 

“病人情愿等一个月、两个月找我做手术,让我感受到了做一个让病人信赖的医生是多么重要,这也大大激发了我做医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付秀虹说。

付秀虹深知,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仅凭她一个人,满足不了广大群众的就诊需求。同时,身为科主任,责任和担当也让她认识到付出更多的心血打造团队比什么都重要。

“我不能仅限于让自己成为受大家欢迎的医生,我的职责是打造一个患者信任的团队。”付秀虹说。

目标定下,统一思想。她要求团队所有人,如果病人走进漯河市中心医院妇产科,无论小大夫、老大夫还是科主任,定的治疗方案和手术方案都应该是一致的,参照的都应该是国内国际最新的规范和指南。如果病人拿着你定的方案到北上广各大医院,应该和那里的医生定的方案没有两样。只有达到这种状态,科室的技术水平才算合格了,才能取得患者的信任。

“她告诉大家,我们是一个团队,不能让病人只是等着她,她个人的辐射面最多只有10度,但大家一起成长,辐射面可能有360度。有了这一大批可信赖的大夫,老百姓谁还会千辛万苦地跑到外面去求医?”漯河市中心医院生殖医学与遗传中心主任李荣香回忆说。

目标明确了,标准清晰了,思想统一了,剩下的就是她义无反顾地带着大家一起成长了。

“这个过程当然是艰辛的,打造一个医疗团队可谓十年磨一剑,没有捷径可走。内从传帮带开始,付院长带领我们一起努力;外从高处着眼、实处用力,到国内顶尖医院找顶尖专家学习,同时跟着国内国际最新的指南和规范学习,系统培养,整体提升,确保一个也不能少,一个也不能掉队。”李荣香说。

就这样,从2003年到2015年,这12年是漯河市中心医院妇产科统一思想、统一目标、统一标准、统一规范的12年——在付秀虹的带领下,科室所有人心无旁骛,埋头苦干,认真学习,攻坚克难;同时科室之间求同存异,取长补短,同舟共济……然后到了2016年、2017年、2018年……2023年,团队的技术水平每年一个台阶,每年都有惊喜。

 

“精英团队、精品流程、精致服务”,这是付秀虹给团队提出的“三精”发展理念。正是这种精益求精的追求,该院生殖医学与遗传中心从运行第一天起就制订了严格的质控方案:“不求全国最大,但求全国最精致”,把病人从入院到怀孕3个月的过程分解成11个环节,每一个环节责任到人,有日质控、周质控、月质控,追求做到最精。

2017年11月25日,漯河市中心医院生殖医学团队迎来了最难忘的一天:豫中南医疗卫生机构首例试管婴儿诞生。

 

第一例成功后,紧接着就有了第二例、第三例、第四例……渐渐地,慕名而来的患者越来越多。

科室建设:打造可供参照的“漯河样板”

作为一名在临床一线工作30多年的妇产科医生,付秀虹深知,我国不孕不育患病率高达15%,且老百姓外出做试管婴儿的过程太艰难,来回往返得几十次。同时,我国出生缺陷发病率较高。出生缺陷和不孕不育严重影响社会的和谐稳定。

“如果群众在家门口就能做试管婴儿,还能顺便做产前筛查和产前诊断,就太好了。虽然我们困难很多,但是无论多难,只要干就没有干不成的事儿。”回忆当时的心情,付秀虹动情地说。

有了使命感,工作就更有动力了。从2013年接到组建试管婴儿团队任务到2016年8月漯河市中心医院生殖医学与遗传中心试管婴儿技术项目通过验收,3年来,付秀虹带领团队成员齐心协力,以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干劲攻坚克难,终于填补了豫中南地区试管婴儿技术的空白。

2013年,在组建生殖医学团队的同时,付秀虹以她敏锐的专业眼光,着手筹建生殖遗传人才队伍和实验室。她精心挑选13名骨干赴全国各大产前诊断中心进修培训,并于2015年开始建设产前筛查实验室、细胞遗传实验室、分子遗传实验室。2017年2月,漯河市中心医院生殖医学与遗传中心顺利通过产前筛查评审,2019年7月正式通过产前诊断机构评审。漯河市中心医院自此成为全省省辖市综合医院中首家获准开展全部产前诊断项目的医疗机构。

 

为筹备试管婴儿及产前诊断生殖遗传团队,漯河市中心医院从人才储备、技术、培训、实验室建设等方面统筹共建,这样极富远见与魄力的规划和学科布局在省内、国内都属超前。两个专业团队从筹备到建成,漯河市中心医院仅用了4年半的时间。医疗同行感叹道:“即使在拥有丰富资源的大医院,从零起步建成这两个专业也需要七八年的时间,漯河经验为很多医院提供了可供参照的样板。”

“我院生殖医学与遗传中心在全省同行中异军突起,得益于‘领头雁’付秀虹的示范和带动作用,得益于全院职工特别是生殖医学与遗传中心工作人员的团结协作。”时任漯河市中心医院党委书记的王海蛟回忆起当时的情景,颇为自豪地说。

业内好评,领导肯定,患者认可,对于一个50岁的女人来说,人生走到这一步,似乎该优雅谢幕,完美收官了,然而,付秀虹并没有就此停住脚步。

学科发展:打造豫中南学科建设高地

目前,国内外大多数综合医院妇产科仅拥有妇科和产科两个学科,而漯河市中心医院拥有妇科、产科、生殖、遗传4个学科。

“我们能拥有如此完备的学科建设架构,和付院长的医者仁心和高瞻远瞩是分不开的。”李荣香说。

“学科建设必须快人一步。目前,我们不仅补齐了保障女性全生命周期健康的最后两块‘拼图’,推动漯河妇产科综合医疗水平迈入全省第一阵营,还可以为女性做好从备孕、怀孕、孕期、出生、青春期、育龄期到更年期的健康管理,为未来妇产科学学科持续健康发展打好基础。”付秀虹骄傲地说,“下一步,我们的任务是做大做强4个学科的分支,更好地造福社会、造福百姓,利民便民,打造河南省妇产区域医疗中心的学科品牌。”

 

在付秀虹的带领下,漯河市中心医院于2021年获批建设河南省妇产区域医疗中心,2022年妇科、生殖医学科、产科获批河南省医学重点及培育学科,2023年妇产科被评为河南省临床重点专科。

自此,由付秀虹倾心打造的豫中南学科建设高地——依托漯河市中心医院妇产科建设的漯河市妇产生殖遗传医院正式挂牌。

“医生的本职是治病救人。用自己的医术去治病救人以及用自己的知识和技术去影响周围的医生去治病救人,是一名医生一生的追求。”作为河南省医学会妇产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漯河市医学会妇产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付秀虹也十分关心妇产科同仁的进步与提升。

 

这些年,在付秀虹的带领下,漯河市妇产生殖遗传医院组建了6个豫中南学术微信群,成员将近3000人,群里每天都有讲课、答疑、手术视频、学术文献、专业课件……

2018年元旦假期,付秀虹带教一例腹腔镜宫颈癌手术,漯河市中心医院妇科肿瘤团队把它分成36个步骤分享在群里。精准的解剖、详细的讲解,赢得了群里省内外妇产科大夫的热烈赞美和感谢。

“我们的团队每天都在群里讲课,遇到重大手术和关键步骤,还会录成视频放在群里,毫无保留地教给群里的每一个大夫。”付秀虹说,“只有大家的整体技术水平提高了,老百姓才能普遍受益。”

2016年,漯河市妇产生殖遗传医院被授予“全国妇科内分泌与妇科常见疾病培训基地”。自2017年起,付秀虹带领团队连续3年在漯河实行“1+N项目医联体帮扶模式”,基层医生受益7000人次,她被评为“全国金牌讲者”和“全国巾帼建功标兵”。

人才队伍:不惜做“检讨”也要建成人才梯队

今年36岁的杨少哲担任漯河市中心医院产前诊断中心负责人已经4年了。

“在这样的年纪担任这样的职务,可以说,在全省乃至全国范围内都不多见。”杨少哲说,“和我年纪相仿,担任类似职务的人,在我们团队并不是我一个人,而是一批人。”

 

付秀虹认为,妇产科横向做大做强的同时,专业分支纵向越分越细,一旦学科布局完成,人才梯队建设就应该提上日程。而学科带头人的选拔是关键。

“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学科带头人是团队的核心和灵魂,也是引领团队实现共同目标和价值的重要前提。”付秀虹说。

2019年,在漯河市中心医院领导班子的大力支持下,付秀虹根据妇产科四大学科的细化分支,打破常规,不拘一格选拔人才,一次任命第四层次年轻中层干部12人。在他们中,年龄最大的46岁,年龄最小的只有30岁,平均年龄仅33岁。其中,梁金玉33岁,妇科肿瘤后装放疗中心副主任李锦巍32岁,产科重症负责人袁翱龙31岁,生殖医学科副主任李俊峰35岁,胚胎实验室副主任胥博30岁。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不拘一格用人才,看准人早压担子,学科才会早受益。对于我们医院来说,生殖和遗传学科属于新兴学科,大家都是从零做起,想要学科持续健康发展,培养老人不如培养新人。一方面是年轻人接受新事物速度快,有潜力;另一方面是年轻人时间更充足,未来有更多的时间推动学科持续健康发展。”付秀虹说。

“因为这次提拔的干部太年轻,我们还被相关部门发函询问原因。得知情况后,付院长没有任何顾虑,亲自向相关部门陈述原因。”梁金玉说。

“在我退休前能把年富力强的接班人选出来是我最欣慰的事情。有了一批年轻优秀的学科带头人,妇产科定能走得更高更远。”付秀虹的自豪溢于言表。

走出去,世界就在你的眼前;走不出去,你的眼前便是世界。除了大胆提拔年轻干部,付秀虹还注重团队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

“我们能快速发展到现在,关键是人才。那么,人才从哪里来呢?我们是小地方的医院,高端人才不愿意来,那我们就不遗余力地培养人才。”付秀虹说。

2019年10月,漯河市中心医院启动“百名骨干留学工程”计划,第一批选派6名年轻临床骨干赴英国剑桥大学罗西医院和阿登布鲁克医院进修,其中就有3位妇产科大夫,平均年龄只有31岁。

“当他们每天用微信传来密密麻麻的笔记和思考时,我欣喜年轻人的无限潜力。目前,我们新一批的出国人才培养计划已经启动,妇产科计划每年派5名至6名年轻医生出国深造,他们将是妇产科的希望和未来。”付秀虹说,“我们已很好地完成了4个层次的专业人才梯队及专业管理人才梯队建设。2024年初,我们再次派李俊峰、杨少哲两位年轻骨干前往布朗大学研修深造一年。10年后,这个团队会走多远我不敢想象,但一定值得期待!”

科研平台:建成省级重点实验室

对于一个地市级医院来说,科研是最不敢提的话题。因为科研创新是最难、最漫长的过程。

2021年10月21日,河南省科技厅发文,全省市级医院唯一的省级重点实验室——“河南省生育力保护和优生重点实验室”获批建设。

“到现在都不太敢相信,我们竟然把这个省级重点实验室给申请下来了。”回想2019年面对“永远也不可能达到申报条件”的为难,付秀虹感慨万千,“但目标一旦确定,大家不再犹豫,敢啃硬骨头,敢蹚深水区,敢打攻坚战。我们从最基础的政策、制度等学起,请进来、走出去,硬是把不可能的事情变成了可能。”

实验室获批了,但怎么建设,所有人心里都没谱。

“实验室没钱,我可以厚着脸皮去申请,但最难的是人的问题,特别是实验室学术带头人的问题。”谈及当时建设的情况,付秀虹一脸苦笑。

 

为了给实验室找一个学术委员会主任,付秀虹发动身边所有人,通过私人关系请北上广的学术“大咖”来当学术委员会主任。但一听在漯河这个小城市建实验室,很多人劝她放弃:“实验室太烧钱了,你们做不起来,再加上漯河这个很多人都没听过的小城市,高端人才不会去。”

但一生要强的付秀虹没有放弃,她利用假期一趟趟往广州、北京等地跑。功夫不负有心人。刚刚退休的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党委书记、副所长,973项目“人类生育调节及其相关重要疾病的基础研究”首席科学家,中国科学院“”优秀学者段恩奎被付秀虹的执着打动,愿意放弃北京一家高校的聘请,到漯河的“河南省生育力保护和优生重点实验室”担任学术委员会主任。

“我来当这个实验室的学术委员会主任,啥也不为,纯粹是被付秀虹的执着打动的。”段恩奎说。

段恩奎担任实验室首届学术委员会主任以后,又通过影响力组建了实验室学术委员会。目前,“每周四晚上8点,实验室不见不散的文献点评线上会议”已经雷打不动地持续了113周。段恩奎每周四准时上线,认真点评,谆谆教导,如家长一样耐心地陪伴实验室成长。

“每次开完会,我都会无限感动和感慨:这棵小树竟然让我们种活了!虽然一开始很难,但是我坚信这将来一定是其他医院难以复制的核心竞争力。重点实验室的建设无疑再次增加了我们学科建设的质量和分量。”付秀虹说。

2023年12月17日,在2023年“河南省生育力保护和优生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会议上,与会专家对实验室这3年来取得的成绩,特别是在实验室平台建设、成果产出、人才引进和培养等方面给予了充分肯定。段恩奎提出,实验室要向外扩大,发挥带领作用,进行知识传播,建立自己的平台资源,让实验室强起来、响起来。

文化建设:润物细无声 功到自然成

这几年,付秀虹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漯河市中心医院妇产科为什么发展得这么快这么顺?

“可以说,我们用到什么人就有什么人,想做什么就能做成什么,每年都有突破,一年一个台阶。我们感觉一下子就得到了全省乃至全国妇产科界的关注、社会各界的认可及老百姓的信任。”付秀虹说,“其实,哪有什么‘一下子’和‘这么快’。现在我们已经找到了答案,那就是团队文化建设——润物细无声,功到自然成。”

 

付秀虹这些年一直用行动告诉团队所有人:没有人才,一切归零;没有文化,人才归零。文化是学科发展的持续动力。

目前,每个月一次的大妇产科中层质控会、每个月一次的大妇产科全体人员月报会,已经不再是单纯教技术,更多的是统一思想,教做人,提升大家的认知和境界。“我一直认为,团队的每个人就像一块砖,要靠水泥才能筑成墙,筑成长城。水泥就是把大家凝聚在一起的文化。文化既是一个团队的生态,也是一个团队的灵魂。没有文化,团队走不动,走不远,也走不高。”付秀虹说。

对团队文化建设有如此深刻的认识,和付秀虹的成长经历是分不开的。

“我的父亲是一名老军人,有极深的家国情怀。从小到大,一代代醇厚的家风渗透在一家人的骨子里。”付秀虹说。

从父亲教自己“德不近佛者不可以为医,才不近仙者不可以为医”这句话开始,她一直以肩负着的家国情怀要求自己并时时刻刻影响着团队成员。

这些年,很多人对付秀虹说:“像你这样的人才真是可遇不可求,漯河这个平台对你来说太小了。”

“我回到漯河工作就是父亲的要求。父亲认为,漯河是我们的家乡,大学毕业就应该回来建设家乡。”付秀虹说,“再说,我哪是什么可遇不可求的人才。我深切地感受到,在我成长的过程中,父母给了我简单自然的内心,家人给了我专注做事的平静,学校给了我学习思考的能力,组织给了我健康成长的土壤,社会给了我判断价值的眼光。如果真有什么特别之处的话,那就是在别人坚持不下去的时候我多坚持了一点儿,当别人认为不可能的时候我勇敢了一点儿,当别人思虑复杂的时候我内心更安静纯粹了一点儿。”

正是在她这种思想的影响下,如今的漯河市中心医院妇产科团队已被打造成一个团结型的集体、学习型的组织、创造型的团队。如今的漯河市中心医院妇产科已经建成豫中南公认的专业龙头科室,在治疗妇科良性及恶性肿瘤、不孕不育、女性盆底疾病、先天性生殖道畸形,以及孕产妇急危重症救治、腹腔镜及宫腔镜微创手术等方面均达到全国先进水平。付秀虹也实现了她刚当科主任时定下的“让百姓不出漯河就能享受到与国内国际同步的治疗方案和手术方式”的目标。

“回顾这30年来的历程,我感觉无论走得再远,都不能忘记当初为什么启程,要始终坚守着纯净的内心;无论走得再累,都必须始终保持对专业丝毫不减的激情;无论飞得再高,都不能减少对浩瀚医学的敬畏;无论面对怎样的诱惑,都必须始终恪守‘一个人,一件事,一辈子’的执着与专注。”付秀虹说。(记者冯金灿)

审核:星星 责任编辑:杨小玉